新幼儿园教学管理规定60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幼儿园教学管理规定60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幼儿园教学管理规定602.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幼儿园教学管理规定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幼儿园听课制度 1.园长、保教主任要深入班级听课,了解情况。业务园长每周至少听课 12 节;保教主任每周保证有 12 节的时间深入班级听课。2.各班主题结束后,以年级为单位,由年级级长组织听取班级教师做主题小结汇报。3.听课时要做好记录,课后及时与班上老师、保育员交换意见,指导和帮助保教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听课也可以采取录像分析的方法,将教师教学活动自然状态随机拍摄下来,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分析、评价。4.每周五前要制订并张贴下周的周计划,安排好下周教学活动。活动教案由年级级长检
2、查,每周末由园长或教务副园长随机抽查 1-2 人的周教育活动计划,每日活动后要及时做好教育活动效果分析。5.提倡教师间互相观摩、听课,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每月要到本年级、本教研级各班听课一次,教师间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 5 次(大型活动及观摩课除外),园长、教务副园长经常下班听课,所有人员均做好听课记录,及时交流。6.每月业务学习时间,业务园长或保教主任要将听课和下班的情况作小结,对有显着成绩或有进步的班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存在问题给予指正、解决。幼儿园备课制度 1.每学期结束后主任集中备课(编写下学期的课程、计划)。2.每周集中备课一次。各年级组每周二下午集中备课,讨论、研究及交流前一教学阶段的问
3、题,下一主题开始前两周研究制定下一教学阶段的计划,由教务副园长及教研组长负责。各班再根据本班孩子发展情况实际制定详细教学活动推行计划,由班主任负责。3.每天下午 1:302:30 为主任、教务副园长备课时间。4.每周五交备课本,(级长收)由保教主任批阅。5.备课要认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学习水平及接受能力进行。深刻领会教材,掌握教材中的难点、重点,明确教养目的、内容、形式、方式、书写整洁。6.要根据教养计划,认真准备教具。7.教师每人每月上交一篇教育笔记,一篇观察日记,并撰写教师成长日记,由年级级长审阅,园长或教务副园长随机在电脑中抽查。8.每学期进行备课本展评,成绩记录在个人业务档案。幼儿
4、园教科研制度 教科研工作是幼儿园整体园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研活动小组的任务是从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从日常教学工作中积累经验,加以总结使之能够上升到理论层面,指导日常教学工作。教研活动小组应该规范化,具体表现为设立明确的教研活动目的,拥有尽可能详尽的教研活动内容,制订明确的教研计划,掌握基本的教学研究步骤、程序和根据分析等专门技能。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确定学期教研工作重点,制订教科研计划工作和研究专题,教师要根据本班实际和幼儿发展水平,选好研究专题,期末进行专题总结。2、班级及年级组的教研活动以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主,并重视教研活动的资料收集
5、。3、全体教师都要参加教研活动,保证每学期活动 5-8 次,时间为每月最后一周周四或周五下午。4、每学期组织教师互相观摩各班的半日活动、环境布置等,并做好记录和评价。5、积极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无特殊情况不请假,保教人员积极参加搜集、整理编写教育教学资料,按规定写教育笔记、主题小结、学期总结、论文等工作,提高理论水平。6、园长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育计划,检查一日生活各环节,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7、每学期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和实际水平,制定个人研究专题,并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期末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对积极向市、区幼儿教育报刊投稿的教师给予相应鼓励。8、科研课题组人员要按总课题组的
6、计划和要求撰写专项课题计划,开展教科研活动,做好学期工作总结。9、根据教师教研活动出勤情况和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对教师教研工作做出评估纳入幼儿园教师管理工作。幼儿园教职工学习、培训、进修制度 1、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认真钻研业务、鼓励和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3、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学期初、学期末集中学习。4、每周一次业务学习,以提高教职工的素质。5、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加盟总部安排的幼儿园学习、观摩。6、因工作需要参加短期培训者,由园长委派或本人提出经园长同意方可参加。7、派往人员的学
7、费、住宿费由幼儿园报销。8、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国家承认毕业学历的学习深造。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技能 一、观察幼儿的能力 二、面向全体幼儿教育的能力 适宜教育行为 不适宜教育行为 A 注意对每个幼儿的教育,不偏爱、不歧视,没有被“遗忘的角落”,给每个儿童表现的机会。A 班上有“明星”儿童,经常得到夸奖及各种表现的机会;也有“角落”儿童,常常被遗忘,胆小、内向、听话的幼儿。B 集体活动或个别指导时,都能照顾到全体幼儿。B 常常因为个别指导或处理问题,不能照顾大多数幼儿。C 鼓励每个孩子的进步,欣赏每个孩子的作品。C 挑选好的作品进行展览,表扬几个孩子。D 能依据大多数幼儿发展水平,确定班级学期目标,
8、调整月目标。D 凭经验确定目标,照抄照搬书本上或其他班级的目标。三、因人施教的能力 适宜教育行为 不适宜教育行为 A 经常观察评估幼儿发展,会恰当选择与设计观察工具。A 忽视观察幼儿,不会选择与设计观察工具 B 会对照幼儿发展领域目标、年龄目标,评估全班幼儿发展现状,发现个体差异。B 凭经验与感觉评价幼儿,或凭一次观察给幼儿下结论。C 重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观察,了解幼儿兴趣、需要、性格、学习方式、行为习惯。C 幼儿活动时,不知应观察什么,观察时只注意观察知识、技能、学习情况。D 具体客观地作观察记录或教育笔记,认真作观察分析 D 不做教育笔记、观察记录;或为了应付检查而随意记录、追忆记录、抄袭
9、别人的记录。适宜教育行为 不适宜教育行为 A 了解并理解幼儿能力、兴趣、性格、学习方式的差异,相信这些差异多是发展特点和速度的差异,每个儿童都有发展潜力与优势。A 不了解幼儿个体差异,把差异绝对化,认为是“聪明与笨”,“淘气与听话”,不停地表扬与批评。B 允许幼儿按自己速度前进,依据差异提出不同要求,提供不同材料,给予不同指导。B 希望所有儿童获得相同的技能,“一刀切,齐步走”,对不能完成任务者有急躁情绪或放弃态度。C 依据个体差异安排适宜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感兴趣的活动,都能获得成功。C 活动内容单一,选择性少,部分幼儿常被迫参与活动,无快乐感、成功感。D 评估时,重纵向比较幼儿自身的发展变
10、化,少进行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不苛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D 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幼儿,多采用横向比较法,当着幼儿或家长评论幼儿的“优劣”。四、确定与分解目标的能力 适宜教育行为 不适宜教育行为 A 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大多数幼儿发展现状,确定学期目标。A 凭经验任意确定学期目标,目标过低或过高。B 会根据本班幼儿发展变化,调整月目标,会层层分解目标。B 照抄照搬书本中的或其他班级的月目标。C 学期目标,月目标与活动目标相互对应。C 学期目标、月目标与活动目标不对应,无层次。D 活动目标重点突出,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查。D 活动目标笼统抽象,不可操作与检查。五、依据目标选择与设计活动的能力 适
11、宜教育行为 不适宜教育行为 A 依据月目标、季节、节日等因素,设计与选择教育活动。A 凭教师兴趣爱好,任意选择教育内容。B 一个目标通过多种活动去实现。B 追求一个活动实现一个目标,希望“立竿见影”。C 一个活动指向多个教育目标,挖掘每个活动的多种教育动能。C 每个活动只考虑本领域目标,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价值。D 每个活动目标明确,合理选择教具、学具、组织形式、方法手段有利于实现目标。D 追求教育形式,忽视教育目标,形式不为目标服务。六、依据目标创设环境的能力 适宜教育行为 不适宜教育行为 A 围绕班级目标设计与变更环境,去除背离与干扰目标的环境、材料。A 环境与目标脱节,只注意环境美化、忽视
12、教育目标,目标变化时,环境无变化。B 环境体现不同年龄、层次目标。B 各年龄班环境雷同,不能体现年龄差异。C 明确每个环境的教育价值,了解每种材料与幼儿发展的关系。C 活动区“徒有摆设”,目标不明确。D 同类玩具材料难度不同,体现不同发展层次目标。D 环境材料单一,只有不同类材料,没有不同层次的材料。七、尊重幼儿人格的能力 适宜教育行为 不适宜教育行为 A 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幼儿,不能对朋友说的话、做的事,也不能对幼儿说与做。A 认为孩子小,当着孩子随便说话、做事,给孩子起外号,以孩子缺陷开玩笑、讽刺、说反话。B 理解童心世界,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尽力避免无意中误解孩子,伤害幼小心灵。B 凭教师
13、情绪,对幼儿凭印象处理问题,常误解幼儿、伤害幼儿。C 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信心,坚持正面教育、态度亲切。C 有体罚、变相体罚,简单处理问题、训斥幼儿,使孩子担惊受怕,无安全感。D 蹲下来以平等的姿态与幼儿说话,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布置环境。D 教师“居高临下”,对幼儿说话按教师意图决定一切,习惯于叉腰、抱肩、手背后,与幼儿保持距离。八、尊重幼儿需要的能力 适宜教育行为 不适宜教育行为 A 尊重幼儿活动的需要,保证足够的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动手、动口、动脑。A 习惯于“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问,幼儿答”的教学模式,只给少数幼儿动手、动口机会。B 尊重幼儿游戏的需要,提供游戏时间,允许
14、幼儿自选玩具材料,让每个孩子开心地玩。B 任意挤占幼儿游戏时间,以“不准玩”作为惩罚手段,游戏时间材料不足,教师干与过多。C 尊重幼儿交往的需要,尽可能多给说话机会,允许幼儿自选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说话,敢说话。C 常限制幼儿说话,经常说“闭嘴”“不许说话”“请安静”。D 尊重幼儿成功的需要,帮助每个幼儿获D 不注意鼓励、支持、帮助“失败得成功,体验成功快乐,建立自信。者”,“成功者”过多夸奖,对“失败者”过多批评。E 理解幼儿自主的需要,珍视幼儿各种积极表现,尽可能多给幼儿参与讨论,选择与决定的权利,不强迫幼儿做不感兴趣的事。E 教师包办代替过多,常对孩子说“不行”“不能”“不准”,指挥与强
15、迫幼儿完成“任务”。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1、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季节,按照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安排的内容开展各项活动。其中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对各项内容的实施要制订相应的质量指标。2、每天保证有二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3、每餐之间间隔 3 小时以上。4、幼儿体育锻炼时,医生要进行强度和密度测查。5、集体、分组、个别活动相结合,教师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及合作伙伴,给幼儿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幼儿一日生活
16、常规标准及管理细则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标准是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以及幼儿园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加盟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它提出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和对老师及保育员的工作要求,它对完善教师保育员的岗位职责;规范幼儿、教师、保育员在各项活动中的行为;强化教师、保育员的保教意识、目标意识;提高幼儿、教师、保育员的各方面素质;使幼儿园的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标准”从下发之日起,各班级要认真学习掌握,严格遵照执行,使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时间 内容 对幼儿的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 对保育员的要求 7:30/8:20 入园 晨检 早
17、锻 早操 晨间 活动 1 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要求,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向老师和小朋友问早、问好。2 愿意并愉快的接受晨检,向医生或老师讲明带来的药及有关说明。3 将自己的衣服和书包整齐的放在固定的地方,并自觉饮水一杯。4 中大班值日生要学习做好值日工作,愿意为小朋友做事情。5 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早锻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6 做操时精神注意力集中,动作准确,能听音乐(口令)整齐的做操。7 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晨谈或发声练习,晨谈时能完整、流畅、正确地讲述发生的事情。1 仪表端庄、热情接待每一位幼儿,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或药物。2 大班组织指导值日生工作。3 按时组
18、织幼儿户外早锻,运动器械要充足,活动设计要科学合理,并符合幼儿发展水平。运动器械用后组织幼儿收好,放回原处。4 穿戴整齐,精神饱满地做好示范。5 组织幼儿进行晨谈或其它活动,目标明确,要求具体。6 提醒幼儿按天气的变化换好衣服。1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室内整洁有序、空气流通。2 协助教师接待好家长和幼儿。3 为饮水机备好温水。4 帮助教师做好早锻的准备工作。5 配合教师组织幼儿做操,做好个别指导。6 整理书包、衣物。7 协助教师搞好晨间活动。8:20/8:50 盥洗 早餐 自选 活动 1 能正确洗手、不玩水、保持盥洗室清洁卫生。2 安静愉快的进餐,养成文明进餐的习惯、细嚼慢咽、不挑食。保持
19、桌面、地面和衣服整洁。3 用餐后漱口、插嘴、洗手。4 餐后进行自选活动。1 提醒并帮助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盥洗。2 随机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生活知识技能的培养,进行个别指导。3 观察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4 组织幼儿餐后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当日活动安排,作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1 协助教师检查指导幼儿盥洗。2 取早点、分早点。3 观察幼儿进餐情况,随时添加。4 做好餐后清洁工作。5 配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工作。8:50/10:40 教育 活动 区域 活动 水果 1 愿意参加各种活动,愉快并有兴趣地感知和操作。2 注意力集中,能大胆响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在集体中有表现自我的愿望和能力,养成动
20、手动脑的好习惯。3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有初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思维的积极性。4 有良好的教学卫生习惯。1 组织晨间谈话,帮助幼儿了解当然活动安排。2 观察并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和形象有趣地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3 培养幼儿有意注意和参加各种活动的兴趣。4 各种新授和复习内容都要有充足的学具,让幼儿感知和操作,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参与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1 配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2 上午:取水果,休息。5 遵守活动区规则,有明确的规则意识。6 有初步的活动思路,珍视自己的价值。题。5 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6 注意语言规
21、范,坚持说和教幼儿说普通话。并在生活过程中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7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设置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活动,并提供足够一日活动的材料。8 注意观察指导幼儿,随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9 提醒幼儿整理收放好玩具等。10 组织幼儿按时吃水果,做好户外活动的准备工作。10:40/11:30 户外活动(有组织的户外活动分钟)1 主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2 逐步学会走、跑、跳、钻、爬、攀登、平衡、投郑、拍球等基本动作和技能;学会变换基本的队形、队列技能,遵守游戏规则。3 懂得随天气的变化锻炼前后增减衣服。1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有计划的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激发幼
22、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2 为幼儿创设合理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提供充足的符合要求的体育器械和玩具。3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安排好活动的强度和密休息 4 活动中遇到身体不适,会告诉老师。5 知道安全基本常识,逐步学会保护自己。度。4 随机指导幼儿,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5 提醒幼儿增减衣服。11:30/11:45 盥洗 餐前 活动 1 有秩序正确的盥洗,养成及时洗手的好习惯。2 看电视时不吵闹、不妨碍别人。1 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盥洗方法,随时进行生活知识、卫生常识教育。2 洗手后安静就座。3 做好餐前准备工作,用消毒水擦净桌面(擦桌布要专用并消毒),准备餐具、餐巾。4 可组织收听收看小广播、小电
23、视节目,唱游活动、手指游戏等,并与幼儿共同做好半日活动小结。11:45/12:15 午餐 1 养成餐前洗手的习惯。2 安静就座,愉快进餐。3 学会正确使用餐具(中班下学期开始学习使用筷子),饭后会收拾餐具。4 不将饭菜混在一起吃,一口饭一口菜的吃,不挑食、不剩饭,吃饭时不玩,口中有饭时不讲话,保持桌面、1 提醒指导幼儿餐前洗手并形成习惯。2 组织幼儿洗手后安静就座进餐。3 餐前进行营养教育,引起幼儿的食欲,餐前餐中不批评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4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和收拾餐1 为幼儿配好餐,做到主副食品分开,并专人专用。2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3 随时给幼儿添加
24、饭菜。指导值日生收拾桌面、地面,做好地面和衣服的整洁。5 中大班自己添饭。6 用餐后漱口,擦嘴,洗手有秩序、安静地进行自选活动。具。5 观察幼儿进餐情况。6 指导值日生工作。7 撒到地面上的饭菜及时清扫。8 组织幼儿餐后安静进行活动。餐后卫生工作。4 撒到地面的饭菜及时清扫。12:15/12:30 户外散步活动 能按教师要求散步,在楼内不吵闹,不喊叫。组织散步,不要在楼内跑动、吵闹、注意安全。收拾好室内卫生,铺好床铺。12:30/14:30 午睡 1 整理好衣裤、鞋,放在固定地方。2 安静就寝,睡姿正确,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休息 1 提醒帮助幼儿盖好被子,纠正不正确睡姿及不良睡眠情况,发现异常
25、,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2 无特殊情况不离开寝室。3 小班及托班给幼儿测量体温。14:30/起床 盥洗 1 安静起床,有秩序地穿衣裤、鞋。1 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正确穿衣、裤、鞋。1.清扫、整理寝室卫生。14:45 饮豆浆 2 中大班学习整理床铺。3 有次序地正确盥洗,不玩水,保持盥洗室地面清洁卫生。2 指导中大班整理床铺、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3 指导幼儿正确盥洗。4 帮助幼儿梳头,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14:45/15:30 午点 1 精神饱满地做好午间操。2 同上午户外活动。1 组织幼儿到室外做午间操。2 组织幼儿开展有计划、有恰当活动量和活动密度的户外游戏或体育锻炼。其中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教学管理 规定 60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