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细菌性疾病.pdf
《传染病--细菌性疾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细菌性疾病.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菌性传染病 猩红热 G A 组型溶血性链球菌(GAS,致病性最强,也称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患者和携带者是传染源(自发病前 1 天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获得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抗菌免疫力产生慢,持续时间短暂,具有型特异性。抗毒免疫力,红疹毒素产生抗毒抗体,持续终生,无交叉免疫。流行特征:多流行于温带热带,冬春季多见,学龄儿童多发,小于1 岁大于 50 少。病原学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粪便及健康人的咽部。1.致病的菌体成分(了解)M 蛋白:是 GAS 的重要致病因子,位于细胞壁,抗吞噬,与致病原是妨碍吞噬的毒力因子。粘附素:脂磷壁酸(L TA)和 M 蛋白
2、是两种粘附素,L TA 介导 GAS 的粘附。胞壁多糖 透明质酸荚膜(HAC):在体外保护 GAS 抵抗吞噬。2.致病性的胞外分泌物、链球菌 DNA 酶:DNaseB 分布最广,具较强的抗原性。链球菌溶血素:O S,作用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心肌 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分解质酸,促进结缔组织分解,增加组织坏死程度,有助于毒素的吸收和扩散。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和阻止血浆凝固。Spe:致热源物质,曾称“红疹毒素”,是外毒素。病理改变 1 感染性病变:化脓性炎症 2.中毒性病变:充血出血,皮疹(恢复期表皮细胞角化坏死脱落,脱屑)3.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滑膜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7
3、 天,大多 24 天。外科型 12 天。1.典型: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出疹期:充血性,与毛囊一致隆起突出的“鸡皮疹”,舌头初为“草莓舌”中期“杨梅舌”后期“覆盆子舌”。恢复期:第 2 周开始脱皮,常为糠屑样脱皮,手掌和足底可见大片脱皮。皮肤特征:帕氏线、口周苍白圈、贫血性划痕。疹退脱屑未遗留褐色瘢痕。2.轻型 3.重型:中毒型(高热、头痛、剧烈呕吐,中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脓毒型(可并发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4.成人型:不典型,皮疹面部首发,极少出现典型特征,5.外科型:不需要隔离。治疗:首选青霉素,过敏者选红霉素。预防:隔离 7 天,直至临床症状消失,咽培养连续
4、3 次阴性,无并发症出现可解除隔离,密切接触咽培养阳性者可口服或肌肉注射青霉素类药物。保护易感儿童幼托机构流行时,黄连素 1:1000 喷咽部;出现咽炎或扁桃体炎应用青霉素治疗 35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居首位。成份 1 菌毛:黏附作用 2 外膜蛋白:介导侵入,刺激机体免疫应答 3 荚膜:抗吞噬。会产生自溶酶。流行病学、奈瑟球属,G位于中性粒细胞内,以荚膜多糖分为 13 个血清群,ABC 常见,A 群引起全球大流行,BC 可引起地区性流行。我国 A 型为主(致病力 CBA,A 群带菌率与发病率呈平行关系,流行年份发病人群向高年龄组推移)。患者和带菌者是重要传染源,飞沫空气
5、传播,冬春季流行(3.4 月发病高峰),6 月2 岁发病率高,内毒素是致病重要因素,引起小血管痉挛和微循环障碍。病理变化为血管壁炎症、坏死、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可导致施瓦茨曼反应(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1928 年由施瓦茨曼所发现。他以革兰氏阴性菌苗为家兔皮内注射。24 小时后在用同种或异种菌苗为同一动物作静脉内注射,数小时后即可在原皮内菌苗注射处出现红肿、溃疡等炎症反应。)。流行特点:A 群发病数减少,但是仍然是优势菌群,B 群散发为主 A 群流行时,带菌率与病人同时上升,爆发点带菌率可达 5070%带菌率呈一定的稳定性,可有长期带菌、间歇带菌、不带菌。病理解剖 1.败血症期:
6、血管内皮损害。血管炎症、坏死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皮肤黏膜发生局造性出血。2.脑膜炎期:病变软脑膜和珠网膜 3.爆发性脑膜脑炎:病变脑实质,严重者脑疝。临床表现 潜伏期 17d.1.普通型:占 90%,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高热头痛、呕吐、全身及关节疼痛,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为特征表现)、脑膜炎期(头痛剧烈、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恢复期。2.暴发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剧、发展迅速。有败血症休克型(迅速出现循环衰竭为特征,突发高热、寒战、四肢厥冷、唇指发绀、血压下降,皮肤瘀点瘀斑迅速融合成片)、脑膜脑炎型(脑实质损害明显,严重颅内高压为特征)和混合型(病情最重)。3.轻型:多见于流行后期 4
7、.慢性败血症型:多见于成人,间歇性发热、瘀点瘀斑关节痛,需反复查菌。并发症:炎症引起脑神经损害;免疫复合物见于病后 714d,关节炎明显,多为无菌性,关节积液有时可检出 IgM、C3 或球菌抗原。5 婴幼儿脑膜炎:不典型;咳嗽为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惊厥及囟门隆起;脑膜刺激征不明显。6 老年人:发病率高;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机体反应差。辅助检查 1.血象:W 升高,中粒升高 2.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浑浊如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升高,蛋白质增加,糖、氯化物降低。(注:24 小时后重复腰穿非常重要。颅内压增高者必须先静滴甘露醇 30 分钟后再穿刺,且穿刺的针芯不要完全
8、拔出,脑脊液不可留取过多)3.细菌学检查:皮肤瘀点瘀斑涂片镜检,首先推荐使用。(因此菌在体外可产生自溶酶,故脑脊液标本不宜存放过久),培养需要 CO2.4.免疫学:RIA 检测脑脊液2微球蛋白适用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5.影像学:硬脑膜下积液和积脓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颅骨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区,形成的包膜可强化。6.杀菌力试验:(TTC 法),测定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对 Nm 的杀菌抗体水平,可用于健康人群的血清抗体测定,是标准试验。7.Nm 对温度敏感,运送时应保持 2535之间,不可低温运送。病原治疗:(一)典型:磺胺类(停药以临床症状消失为指征)、青霉素、氯霉素、氨苄西
9、林(用于病原菌未明确的 5 岁以下儿童)。(二)爆发型(败血症型与脑膜炎型):大剂量青霉素钠盐,亦可用氯霉素,不宜用磺胺类。同时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预防:病人隔离至症状消失后 3 天或不少于病后 7 天,接触者观察 7 天。疫苗程序:流脑 A、A+C 4 剂。药物预防:SMZ 3 天,口服 A 群流脑多糖疫苗与 A+C 群流脑多糖疫苗使用原则如下:1、A 群流脑多糖疫苗:起始接种时间为出生后 618 月,接种 2 针,第 2 针与第 1 针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3 个月;3 岁时接种第 3 针,与第 2 针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1 年。2、AC 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对象为 2 岁以
10、上的人群。(1)2 岁以上者已接种过 1 针 A 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 A+C 群流脑多糖疫苗与接种 A 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3 个月;(2)2 岁以上者已接种 2 次或 2 次以上 A 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 A+C 群流脑多糖疫苗与接种 A 群流脑多糖疫苗最后 1 针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1 年。(3)按以上原则接种 A+C 群流脑多糖疫苗,三年内避免重复接种。应急接种 当发生流脑流行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并根据流脑病例实验室诊断、人群免疫监测和菌群监测等结果,决定使用疫苗的种类并尽快组织对病例周围高危人群开展应急接种工作。A 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对象为
11、6 个月15 岁儿童,或根据当地发病情况扩大接种年龄范围;AC 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对象为 2 周岁以上儿童、中小学生及其他高危人群,在流行区可对 2 岁以下儿童接种。监测疫情监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免疫史情况、分析趋势、接种率监测 白喉 流行病学: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隐性感染、轻症、不典型患者有重要意义),飞沫传播,儿童易感性最高。多见于温带地区,冬春季节常见。锡克试验判定人体有无免疫力(阴性有免疫力,阳性为易感者),已被间接血凝试验及 ELISA 法所取代。病原学:G+,无芽孢、荚膜和鞭毛,异染颗粒是本菌形态特征之一,为形态学诊断的重要依据。亚碲酸钾培养基(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
12、在含有亚碲酸钾血清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能吸收碲盐,并还原为金属碲,使菌落呈黑色,为其他棒状杆菌共同特点)。产生白喉毒素(外毒素,携带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才产生,无棒状杆菌噬菌体的不产生外毒素)。(A 片段有酶活性,水解,B 片段无酶活性,但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易位作用使 A 片段进入细胞)轻型:本病散发有关 中、重型:与流行有关 机制:外毒素急性假膜性炎症局部吸收后,致全身毒血症状和多脏器变化。病理改变:以中毒性心肌炎和白喉性神经炎为主,以心肌、末梢神经最敏感,心肌损害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早期浊肿、脂肪变性,继而多发性灶性坏死、肌纤维断裂 末梢神经:神经髓鞘呈脂肪变性,随之断裂,
13、眼、腭、咽、喉、心脏受损常见。肾:浊肿、间质性肾炎 肝:脂肪变性与坏死。临床分型 潜伏期 17 天,一般 24 天。1.咽白喉:占 80%,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牛颈、淋巴结肿大)2.喉白喉: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症 3.鼻白喉:鼻塞、浆液血性鼻涕。4.其他部位:并发症:中毒性心肌炎(最常见);周围神经麻痹(以软腭麻痹最常见,鼻音声重、呛咳等,多无后遗症)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细菌学:亚碲酸钾培养基是国际通用的棒状杆菌筛选鉴别培养基。CO 环境。毒力试验包括体外(PCR 和 Elek 平板试验)和体内试验(豚鼠注射抗毒素,再注射培养液)。3.血清学检测:锡克试验。诊断:典型
14、症状同时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不典型者细菌学检查还需锡克试验与毒力试验均阳性方可确诊。治疗:抗毒素(特异性治疗手段)和抗生素 预防:呼吸道隔离 3 周,重者需 46 周或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愈后 2 次咽拭子培养阴性方解除隔离,不得早于治疗后 7 天,接触者医学检疫 7 天,带菌者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隔离治疗 7 天。7 岁以上密接可肌注精制 DAT(白破类毒素)沙门菌感染 G 阴性菌,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和确诊依据,首选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伤寒 属沙门菌属 D 组。周有鞭毛,可活动,无芽孢无荚膜。抗原有菌体(O 抗原)、鞭毛(H)抗原: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亦可用于制备
15、伤寒菌苗。Vi 抗原见于新分离的菌株,是重要的毒力因子,产生的凝集效价低且时间短。用于发现带菌者和流行病学调查。菌体裂解时释放强烈的内毒素。机制 1.潜伏期:穿黏膜入回肠集合淋巴管经过胸导管入血(第一次菌血症)侵入内脏及回肠孤立淋巴结吞噬细胞内增值入血(第二次严重菌血症)2.初期、极期:播散、肠淋巴结肿胀、坏死、增生(易出血、穿孔、中毒性心肌炎)。出现玫瑰疹。(13 周出现中毒性肝炎和 HUS)3.缓解期:再经肠道侵入淋巴结,淋巴组织发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引起溃疡。(病程 23 周),可出现再燃。4.恢复期:肠壁愈合。病理解剖 第一周:肠道淋巴组织增生,纽扣样突起。第二周:淋巴组织坏死、出现黄色
16、结痂 第三周:结痂形成溃疡,可引起肠穿孔,病变最严重。第四五周:溃疡愈合,不留瘢痕。肠道病变不一定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分型:1 轻型,多见于儿童,早期抗菌、疫苗者 2 暴发型 3 迁延型:慢性乙肝、胆道结石、慢性血吸虫患者。4 逍遥型 小儿伤寒:不典型,病情急、病程短、热型不规则,吐泻重,肝脾大,肺炎多。老年伤寒:不典型,体温低,多虚弱,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功能不全,记忆减,病程长,恢复慢,病死多。并发症:肠出血(最常见)、肠穿孔(最严重)、中毒性心肌炎、以上 3 个 23 周最容易出现,中毒性肝炎(13 周易出现)、支气管炎(小儿,多见于初期)及肺炎(成人,多见于极期)、溶血性尿毒综
17、合征。鉴别诊断 1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卡他症状,无表情淡漠、无玫瑰疹、无肝脾大 2 细菌性痢疾:左下腹痛 3 疟疾 4 革兰阴性败血症:皮下瘀点、瘀斑 5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 6 恶性组织细胞病:不规则高热,进行性贫血、出血、淋巴结肿大,脊髓恶性组织细胞。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12 周)-粪便培养(34 周)-肥大反应(45 周)1.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用于评估病情与诊断。中性粒细胞降低的原因:分布异常;破坏增加;受细菌毒素的抑制。2.血培养:病程第 710 天阳性率最高。3.骨髓培养:病程第 710 天阳性率最高。4.粪便培养:第 34 周阳性率最高。5.肥达反应:O:出现早、消失快;H
18、ABC:出现迟,维持久。诊断:O1:80,H1:160,A 或 B1:80 伤寒:O,H 均超过正常值 甲付:O、A 增高 乙付:O、B 增高 三联苗:H、A、B 均增高。假阳性:急性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6.ELISA 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是公认较好的诊断方法。7.对流免疫电泳(CIE):用于血清中可溶性伤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操作简便,便于基层推广,特异性高。治疗:肠道隔离,症状消失后2 周或症状消失后每隔5 天粪便培养,连续2 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23 天。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氟喹诺酮(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是首选药物。第三代头孢菌
19、素类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耐喹诺酮药物。便秘是宜低压灌肠,禁高压;皮质激素易掩盖肠穿孔的症状和体征。甲副复发率高,流行分布局限,我国成人甲副为主;乙副呈世界性分布,儿童乙副为主。其他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常见致病菌。最常见: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流行病学、1.传染源:家禽、鼠类 2.途径:污染食物(蛋、家禽、冷藏肉、未灭菌乳制品、海产),蛋是肠炎沙门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1.胃肠炎型: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菌,占 70%;进食后 648 小时,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稀便无血便,量中。2.败血症型: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免疫抑制患者。沙门菌感染易
20、引起动脉炎。治疗:无并发症的胃肠炎型可不用抗生素治疗。严重的胃肠炎或发育不良的婴儿及免疫缺陷需用 败血症型:氟喹诺酮。迁延性感染:新生儿、老年人、移植患者、淋巴细胞增生症、HIV 感染、严重关节疾病、镰状红细胞病。需要预防性服药:23d 抗生素治疗。神奈川试验:副溶菌株能溶解人和家兔的红细胞 感染性腹泻 大肠埃希菌(国际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现代工程的主要工程菌)1.胃酸:抗酸性:幽门螺杆菌、分支杆菌。2.正常菌群:可产生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肠道菌素抑制其他细菌。肠球菌可抑制艰难梭菌。3.胆盐:破坏外膜抑制病原体生长繁殖。肠杆菌、肠球菌及其他正常菌群可耐受胆盐,因而在肠腔或含胆汁的麦康基培养
21、基中生长良好。4.肠道分泌 IgA 及淋巴组织:细菌侵袭力:1.粘附因子:为细菌定植所必需。G 阴性主要为菌毛、外膜蛋白,G 阳性有膜磷壁酸、糖萼、荚膜多糖 2.鞭毛:运动 3.荚膜、表面抗原:抗吞噬、抗溶菌。4.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凝固酶、IgA 水解酶。内毒素:所有 G与部分 G:刺激黏膜、入血引起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 外毒素:多数 G的毒力因子。真菌性胃肠炎:最常见的是假丝酵母菌。腹泻的区别 不同点 分泌性腹泻 侵袭性腹泻 部位 小肠 结肠、直肠 病原体 病毒、细菌 细菌 粪便性状 水样或稀便 粘液脓血便 腹泻次数 10 余次/d 频繁/难以计数 其他表现 脐周痛 里急后重轻或无 脱
22、水重 左下腹痛 里急后重明显 脱水相对轻 大肠埃希菌(国际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产毒性 侵袭性 致病性 出血性 集聚性 ETEC EIEC EPEC EHEC EAEC 婴幼儿、旅行 大儿童、成人 婴幼儿、旅游 婴幼儿、旅游 菌毛、毒素 特异性外膜蛋白 Vero 毒素 毒素、粘附素 菌毛的黏附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1.菌毛定植因子抗原(CFA)包括 I 型菌毛、CFA/I、CFA/2.毒素:不耐热毒素(HST):1 个 A亚单位,5 个 B 亚单位。A 有活性,B 与受体结合。大质粒编码,侵袭临近细胞 O26、O111、O157 O157 可引起 HUS 水样腹泻无里急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黄色蛋花
23、样腹泻,初为水样腹泻,后持续性腹泻脱水 重,小儿老年人较重 粘液脓血便 重者发热腹痛腹胀 血水便,易爆发流行 临床表现:1.腹泻:艰难梭菌:血水样腹泻、排出假膜,伴恶臭,是医院内腹泻的主要致病菌。2.腹痛:EIEC/EHEC/志贺菌:左下腹痛。金葡菌/蜡样:中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 空肠弯曲菌:脐周或上腹间歇性绞痛。阿米巴:右下腹痛。3.里急后重:常见于侵袭性 4.呕吐:金葡菌/蜡样剧烈呕吐、含胆汁或血液。并发症 1.脱水及电解质紊乱:2.HUS:主要见于 EHEC、志贺菌。3.Guillain-Barri(GB)综合征:空肠弯曲菌。4.肠道并发症 5.胃肠外感染 6.血清病样反应:耶尔森关节
24、炎、结节性红斑 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更以胃肠炎型最多见。胃肠炎型 1.副溶:TRH(耐热的溶血素)、TDH(不耐热),多见于海产品、腌制品。2.沙门菌:是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奶蛋制品最多。3.变形杆菌:分为普通、奇异、摩根 3 类,肠毒素致病,摩根可产生组胺脱羧酶,产生组胺,导致过敏反应。多见于腐败的有机物。4.大肠埃希菌 5.腊样芽孢杆菌:革兰阳性,需氧。肠毒素致腹泻,催吐毒素致呕吐。可能由质粒或噬菌体携带。6.金葡菌:A 型最多见,产肠毒素,耐热。神经型:肉毒杆菌,作用于眼肌、咽肌,瘫痪为主。多见于罐头、面酱制品。机制:分解小分子运动神经突触和胆碱能神经末梢第一阶段(毒素与
25、神经末梢表面部分可逆性结合)-第二阶段(毒素处于乙酰胆碱释放部位,与临近受体不可逆结合)-抑制乙酰胆碱释放肌肉瘫痪。严重可见脑神经核、脊髓前角病变,脑膜充血、水肿。临床表现:早期恶心、呕吐;继之头痛、头昏、乏力,视力模糊、复视、斜视,可见便秘、尿滞留、唾液、泪腺减少。体检可见精神紧张,眼睑下垂,眼球调节功能减退,腭、咽、呼吸肌、四肢肌对称性弛缓性轻瘫。婴儿中毒:首发症状为便秘、拒奶,全身驰软、哭声低沉。创伤性:无恶心、呕吐,可发热、毒血症状。实验室检测 1.病原学:待检物加热煮沸 20 分钟,接种血琼脂厌氧菌培养。2.毒素:动物试验;中和抗体;禽眼睑接种(快速诊断)3.婴儿:粪便中查菌和毒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细菌性 疾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