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会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固定资产管理会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管理会计.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附 1 岗位职责 1 办理固定资产设置手续、受赠处理、登记、保险等事项。2 办理固定资产移转、闲置有减损的处理。3 办理固定资产工具、附属设备、事务性登记、入帐、汇总、报表设备处理。4 严格按照财务盘点制度盘存。附 2 固定资产分类和计价 固定资产的分类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分类。固定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的标志进行分类。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或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器具、工具、动力设备、传导设备、运输设备、管理用具等。非
2、生产用固定资产,是指不参加或不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招待所、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俱乐部、食堂、浴室、理发室、医院、疗养院、专设的科学研究试验机构等单位使用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把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分类,可据以分析各类固定资产在全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研究固定资产的结构,便于了解生产技术的机械化水平,促使企业合理地配置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固定资产按其使用情况,可分为使用中的、未使用的不需用的和封存的固定资产。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是指正在使用中的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固定资产。由于季节性生产和修理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以及存放在车间务用的机器设备等,仍属企业生产所需,也
3、应列为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是指未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调入尚待安装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以及经批准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是指不适合本企业生产需要,或者超过本企业当前需要,已经报请上级批准处理的固定资产。封存的固定资产,是指按规定经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封存不用的固定资产。把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分类,可以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程度,促使企业提高固定资产利用利率,并且保证正确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按其所属关系,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企业自有固定资产是指产权属于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在租
4、赁期内视同企业自有固定资产管理。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对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综合上述分类方法,分为以下七大类:1.生产用固定资产。其中再按经济用途进行明细分类。2.非生产用固定资产。3.租出固定资产。4.未使用固定资产。5.不需用固定资产。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7.土地。指 1951 年清产核资和 1956 年私营工商业转为合营时估价入帐的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土地。因征用土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帐。固定资产的计价 固定资产既要按实物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又要按货币计量单位进行计算。正确地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是真实的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必要条件,也是正确
5、计提折旧的重要前提。固定资产通常有以下几种计价方法:原始价值。指企业在购置、建造或获得某项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全部货币支出。现行财务制度规定:购入的,按照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自行建造的,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融资租入的,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接爱捐赠的,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按照同类设备计价。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
6、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企业购建固定资产交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二)重置价值。指在目前情况下重新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所需发生的全部支出。当企业取得无法确定原价的固定资产时,如出现盘盈固定资产时,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当国家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时,也应当采用重置价值。(三)折余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又称净值。它反映固定资产现值。上述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有着不同的用途。采用原始价值,可以反映对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可以同企业生产、财务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投资效果,考核固定资产的利用
7、效率;采用重置价值,可以在统一价格的基础上综合反映固 定资产的总额,有助于考察各个时期企业技术装备的水平;采用折余价值同原始价值的对比,还可一般地了解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当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固定资产计价入帐,不能任意估价,不能任意变更已入帐的固定资产价值。附 2 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根据固定资金的经济性质和周转的特点,企业固定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 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是管好用好固定资产的基础,是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对国家应尽的职责。为此要严密组织资产的收入、发出、保管工作,正确、全面、及时地反映固定资
8、产的增减变化,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做到卡卡、卡帐、帐帐、实物资金几对口,报清固定资产家底帐。二、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果 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保管、维护和修理工作,使之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合理利用,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固定资金占用,节省固定资产寿命周期内的费用支出。目前全国工作企业的固定资产,尚有三分之一没有得到比较好的利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做。三、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发展,固定资产需用量也需相应增加。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对固定资产需用量做到心中有数,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才有可靠的根据,各类固定资产的配置才能合理,形成生产能力,从而才
9、有可能提高固定资金的利用效果。四、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有计划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用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划,按规定有计划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保证固定资产更新的资金供应。五、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 在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投资时,既要研究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又要分析技术上的可行性,还要分析经济上的效益性,为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科学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是固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要求。附 3 固定资产需用量的核定 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首先必须核定固定资产的需用量。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就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方向确定的计
10、划生产任务和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计算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数量。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有利于确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保证企业有稳定的生产经营条件,有利于企业领导取得组织、指挥生产经营的主动权,是加强经济核算,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条件。做好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工作,对挖掘资产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占用固定资金,提高固定资金利用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称。(一)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的要求 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同确定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方向、规划产品品种和产量、设备调整、组织专业化协作等都有密切关系。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思想重视,组织落实,结合生产规划进
11、行,并注意以下问题:1搞好固定资产的清查。固定资产清查,一是要对企业的全部机器设备、仪器、厂房、仓库和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逐台登记、造册、查清现有固定资产的实有量;二是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对各类固定资产的质量进行逐台鉴定,查明哪些设备完好,哪些带病运转,哪些停机维修,哪些应该报废;三是要根据各类机器设备的技术规范,分别查明单台设备的设计生产能力、现有生产能力和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和综合生产能力。只有做到对现有固定资产数量清、质量清和能力清、才能正确核定出各类资产的合理需要量。2以企业确定的计划生产任务为根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要根据企业确定的计划生产任务和企业结合市场需要所确定的
12、今后几年生产发展的意向,加以核定。核定时要因厂制宜,注意留有余地。例如,老企业计划生产任务超过计划生产能力的,按计划任务核定;生产任务不足的,按原设计能力核定;新建、扩展企业按投计能力核定;某些产品方向和生产任务多变、生产规模不定的,应根据当年计划生产任务,结合历史发展情况加以核定。3要同挖潜、革新,改造和采用新技术结合起来。核定 固定资产需用量,既要保证生产的需要,又要减少资金占用,把企业的设备潜力挖掘出来。要弄清现有设备的薄弱环节,采取技术革新和组织措施,改造老设备,合理使用关键设备。还要考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要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水平。4经充分发
13、动群众,有科学的计算依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同企业设备、动力、房屋等管理部门密切协作,依靠群众做好这项工作。要收集和利用必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如设备完好率、设备停修率、出勤率、工时利用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为了保证指标的先进性的现实性,应做好“五比五查”工作。即以现有的生产水平同设计能力比,查设备效发挥情况;同国家提出的要求比,查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同先进单位比。查设备利用有何差距;同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比,查是否还有潜力可挖;同生产经营发展双,查是否切实可行。(二)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的基本方法 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应注意结合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分清
14、主次,抓信重点。在企业全部固定资产中,生产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决定生产的基本因素,它的品种繁多,数量很大,构成复杂,占用资金也最多。因此,要重点搞好生产设备需用量的核定工作。核定生产设备需用量的基本方法,是将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企业确定的计划生产任务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平衡生产设备的需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某项生产设备需用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生产能力 计划生产任务和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可按实物量计算,也可按台时计算。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在计划生任务既定的情况下,查定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是计算生产设备需用量的前提。生产设备需用量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核定:1计算生产设备的生产能
15、力。单台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取决于计划期单台设备的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和单位时间内设备的生产定额两个因素。计划期单台设备的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全年制度工作日数设备检修停台日数)每日开工班数每班工作时数 全年制度工作日数,是指全年日历日数减去节假日和星期日(7 天52 天)以后的工作日数,按 306 天计算。设备检修停台日数,一般可以根据设备修理计划并参加照上年有关的实际资料加以计算。每日开工班数,根据实际情况按一班、两班或三班计算。每班工作时数,一班制按 8 小时计算,两班制平均按 75 小时计算。连续生产的设备,通常是不间断地操作的,全年制度工作日数按日
16、或日数计算,每日制度工作时数按 24 小时计算。机械加工生产设备的有效工作时数,应在计算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数的基础上,汇总计算各类生产设备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单位时间内生产设备的生产定额,是指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量。它既可按实物量指标(吨、公斤、件、台)计算,又可以用台时来计量。用实物量指标计量,通常表现为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多少产量,这种生产定额叫做设备产量定额,如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多少产量,这种生产定额叫做设备产量定额,如高炉、平炉、纺纱机、织布机等生产设备的生产定额是以实物量表示的。用台时计量生产设备的生产定额,通常表现为单位产品在单台设备上加工需要多少时间,这种生
17、产定额,称为设备台时定额,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生产额通常采用台时定额。由于生产设备的生产定额有两种形式,单台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也有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按产量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设备产量定额 按台时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设备台时定额 2计算完成计划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为了计算各类生产设备需用量,应将全年计划生产任务的实物量,按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换算成计划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换算成计划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计算公式如下:计划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1)计划产量。当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品种不多时,可按生产
18、计划规定的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计算;如果企业产品品种较多,难以按不同品种计算,则可将结构相似、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产品进行适当的归类,从中选择某一规格的产品为代表产品,将共它规格的产品按照换算系数成为代表产品的产量,换算系数通常可按加工台时比例确定。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的换算系数该产品单位台时定额代表产品单位时定额(2)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指技术资料的所规定的现行台时定额。(3)定额改进系数。定额改进系数是指预计新定额与现行定额相比。由于现行定额制订后,并不是每年都修订的,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采用新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行定额被突破,计划年度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应较现行定额先进。根据上年台时定额的完成情
19、况,并考虑到计划年度可能达到的水平,可以确定计划年度改进后的定额,此项定额称预计新定额,预计新定额与现行定额的比率称定额改进系数。例如,现行单位产品台时定额为 40,预计计划年度采取措施可压缩为 38 台时,则:定额改进系数384010095 由于预计新定额较现行定额先进,故而应对按现行定额计算的计划年度的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按定额改进系数打一个折扣。计划年度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计算表如表:计划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计算表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计划产量(台)37000 24000 4800 定 现 单 单 单 额 计划生产 行 位 位 位 现行 改 任务需用 台 产 产 产 台时 进 台时定
20、额设 时 品 小计 品 小计 品 小计 定额 系 总数 备 定 台 台 台 总数 数 名 额 时 时 时 称 定 定 定 额 额 额 1 21产量 3 43产量 5 65产量 7246 8 978车床 100 3700000 80 1920000 150 720000 6340000 95 602300铣床 40 14800030 72090 4322632000 90 236880 0 000 000 刨床 10 370000 5 120000 12 57600 547600 98 536648 合计 200 7400000 150 3600000 300 1440000 3生产能力与计划生
21、产任务的平衡。生产能力与计划生产任务的平衡,是核定生产设备需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平衡计算,可以掌握企业生产设备能力余缺情况,为调整生产设备,充分利用设备生产 能力提供依据,为调整生产设备,充分利用设备生产能力提供依据。生产设备生产能力余缺是通过计算设备负荷系数确定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类设备负荷系数计划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 该种设备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 100 上例第一生产车间各类车床负荷系数计算如表 各类机床负荷系数计算表 设备名称 设备台数(台)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 计划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 多余()或不足()台时 设备负荷系 数()1 2 3 423 532 车床类 铣床类
22、 刨床类 1280 560 120 5568000 2436000 52000 6023000 2368800 536648 445000 67200 14648 108 17 9724 102 80 合计 2720 14000 9988 根据上表资料即可计算各类机床多余或不足台数。计算公式如下:某类机床多余()或不足()台数128060230043501046 台 以上计算结果说明,第一生产车间机床生产能力与计划生产的任务基本适应,但有的机床生产能力尚有多余(即负荷不足),有的机床生产能力不足(即超负荷)。对于多余的生产能力,在原材料、燃料、动力有供应来源,产品又适销对路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
23、加产量,或扩大外协加工任务;对于生产能力不足的,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压缩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或适当增加机床。通过以上方法,使设备生产能力与计划生产任务达到基本平衡。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现有设备潜力,又能保证计划生产任务的完成。在机器制造企业,计算出加工车间生产设备需用量后,还要计算铸造车间和装配车间设备生产能力以及与计划生产任务的适应程度。铸造、装配车间生产能力的大小,一般是由它们的生产面积决定的,生产面积用平方米小时表示,说明每平方米面积使用的小时数。计算公式如下:计划期可提供的生产面积现有生产面积计划期工作天数每天工作小时数 计划生产任务需用生产面积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占用面积定额单位产品停留时间定额
24、定额改进系数 负担系数接近或达到 100,表示生产能饱和;负荷系数小于 100,表示生产能力多余,可适当增加生产任务;负荷系数大于 100,则表示生产能力不足,应当采限措施,压缩单位产品占用的面积定额,或压缩单位产品停留时间定额。如确有必要,也可适当增加生产面积,以达到生产能力与计划生产任务的基本平衡。企业的其他配套性设备,如厂房、动力设备、传导设备、运输设备等,它们的需用量与生产设备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配套性固定资产需用量,可在核定生产设备需用量的基础上,按照它们在基年与生产设备的比例,综合计划年度提高设备利用率的要求进地核定。将计划年度需用量与基年实有数相比,就可求得计划年度该类设备的多余或
25、不足。至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需用量,应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研究决定。一般是在企业现有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基础上,结合职工人数和增加和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提出计划年度需要增加的非生产性固定资产项目。各类固定资产的需用量核定以后,可编制企业年度的固定资产需用量计划,计划中按固定资产类别以原价列示计划年度的固定资产总值。附 4 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预测 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预测,就是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落实之前,论证设资项目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效益性,进行方案比较,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做好这一工作,有助于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少,投产快,效益高,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固定资产 管理 会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