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必备大全(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必备大全(共8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地理核心知识(必背) 必修一一.地球运动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个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速度:角速度: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0,地表其他地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0。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产生时差时。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转,北右,南左。2.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23小时9分10秒。速度:近日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四季的划分和五代的形成。3.时间早晚判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
2、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京都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4.时差计算: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5.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昼,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夜,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
3、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简易天气系统1.锋面冷锋暖锋大气系统图雨区位置峰后锋前大气特征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雨雪天气,伴有强风。连续性降水、雾。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天气转晴。气温高,气压低,天气转晴。天气实例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冬季寒潮。2.气旋天地系统低压(气旋)高压(气旋)示意图(北半球)小结(北半球)风向: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多阴雨天气;逆时针辐合。风向: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晴朗、干燥;逆时针辐散。天气实例台风:有强风、暴雨、风暴潮引起。伏旱;寒潮。三.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分布冷热
4、干湿性质移动规律极地高气压带冷、干。出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之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极地东风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暖、湿。盛行西风暖、湿。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干。东北信风凉、干。赤道低气压带热、湿。东南信风凉、干。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干。盛行西风暖、湿。副极地低气压带暖、湿。极地东风冷、干。极地高气压带冷、干。2.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所处纬度最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中西部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常
5、年炎热干燥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四.洋流1.洋流的分布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大陆沿岸地区的气候:暖流增温加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寒暖流交汇处:北海、纽芬兰、北海道渔场。上升流:秘鲁渔场。海洋航行:顺(逆)洋流而行,可节省(浪费)燃料和时间。海洋污染:起到稀释和扩散作用。五. 褶皱,断层与地表形态及水循环1.水循环:自然界
6、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分为海陆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2.地表形态内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方式。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期中内力作用奠定基型的基本格局,起着主导
7、作用。3.褶皱和断层 褶皱是指地壳运动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其中有两种机泵形态,向斜和背斜。褶曲基本形态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一般:山岭;地形倒置: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翼岩层较老,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一般:谷地;地形倒置:山岭。断层是指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六.三大岩类间的互相转化的示意图岩浆活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必修二一 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区位条件),主导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首钢,亦庄,中关村与工业地域)农业:(1
8、) 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科技等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印务发展变化快。(3)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作物:水稻为主(好暖喜湿) 区位条件: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地势平坦,适合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4) 特点: 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
9、工程量大。 商品谷物农业:(1)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2) 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4)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大牧场放牧业:(1)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2) 区位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低价低;距离海港进,交通便利。(3)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乳蓄业:(1)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
10、:牛奶及奶制品(2) 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蓄产品需求量大。(3) 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 区位条件: 自然: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蓄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2) 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牧场。科技应用:化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工业:(1) 工业的区位因素:水源、土地、市场、运输、动力、原料、政策、劳动力(2)
11、工业的主要因素: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3)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首钢,亦庄,中关村与工业地域) 传统工业区:(1) 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2) 特征: 一个核心: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二个区位条件:煤炭和铁矿。三个问题:运输量大;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四个典型分布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化学,机械,纺织。德国鲁尔区:(1) 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交通;广阔的市场。(2) 衰落的主要原因:生产结
12、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3) 综合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新兴工业区:(1) 分布:意大利中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日本的“硅岛”等。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1) 主要条件: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发达的信贷体系;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政府的大力支持。(2) 发展特点: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过程分散集中生产资本集约程度低高工业分布分散在
13、小城镇或农村集中布局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特点:从业人员水平高;产品研发费用高;产品增长和更新速度快;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崛起原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军事订货二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原则) A 人的管理调控 B 经济 C 社会 D生态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城市化标志、过程、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占地面积广大。 城
14、市化过程: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布不明确。中期阶段30%70%,较高速度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四人口变化,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分布,人口迁移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原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政治因
15、素、个人喜好及动机。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出地迁入地有利于缓解劳动力过剩的矛盾。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为迁入地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与外地的思想文化交流与联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给教育,交通,就业和城市环境等带来压力。 必修三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调出区发展的影响: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让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各民族之间安定团结。对调入区发展
16、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还能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推动产业法杖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对于沿线地区发展的影响:拉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迁出地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迁入地接受迁出地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
17、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因此,迁入地在结束迁出地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对于发展中的迁入地,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原因:自然:气候干旱;气候异常。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牧区:减少水井的数目,合
18、理分配河流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建立农田防护林网。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作好农林牧用地规划,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四.河流的开发和利用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防洪:建设多个水库。航运:水坝修建后,河流保持平稳。发电:建立水电站,充分利用流域的水,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
19、可供工业发展。提高水质: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旅游:修建水客和流域环境得以改善后,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土地利用:调节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并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五.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普遍。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日益加剧;水污染严重;噪声扰民;耕地锐减,土壤肥沃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对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构建城市群:积极努力,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对外来人口管理。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