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课历史质量分析66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21课历史质量分析666.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21 课历史质量分析 18-21 课历史质量分析篇一 今年八年级历史测试考试试卷正是在去年基点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一、试卷评价 试题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与劳动力的水平测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1)全卷五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探究题、读图题、
2、历史档案题。五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 45%,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其他题占55%,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五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3)突出了对学科
3、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 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三点:一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
4、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三是有部分题目超边了。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三、关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20XX 八年级水平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我们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们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
5、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
6、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校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18-21 课历史质量分析篇二 20 xx
7、20 xx 学年度期末统考的帷幕已落下。本试卷遵循孝感教科院的要求,以选择题为主。共 35 大题 70 分满分。从题型功能上看,选择题的优点在于题目设问明确、作答简便、答案唯一、评分客观,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考查较多的知识。且本试卷题目选材广泛,能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既强调用材料中所蕴含的有效信息,去分析历史现象,又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避免了以前历史教学中一直无法回避的死记硬背的弊端,对进一步深化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及特点(一)命题的指导思想:本次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自觉地把各项基本要求(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
8、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融入试题中去,体现考试的评价、甄别的功能。(二)试卷的基本特点:1、着重考查了学科主干知识。历史试题把教材中的内容在试题中活化、迁移和提升,往往通过引用教材以外的大量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还是在构成学科基本或重要理论的主干知识范围内。大体浏览一下,此次七至八年级试题考查的学科主干知识有: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址;沙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禹的传说;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高鞅变法的史实;春秋战国时的科技文化;秦的统一;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秦汉的科技文化;
9、三国鼎立;江南经济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国西晋南北朝的科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马关条约、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长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民国以来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变化;近代科技的成就等以上内容都是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评价、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学会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2、凸出素质,关注情感。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解决
10、实际问题的能力。例:七年级第 2 题、11题,八年级第 12 题,即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八年级第 16 题、34 题、35 题等无不隐含了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较为全面地考查。3、联系热点、关注生活。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查目标之一,是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和关注世界。因而,在考查历史试题时通过启发考生对现实的思考已是中考命题专家的思路之一。本次试题以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注重考查考生关注社会现实。例:七年级第 1 题、3 题、6 题,八年级第 26、27 题等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
11、爱国家、关注世界,体现了新课改一以贯之的理念。总的来说,此次命题难易适中,区分度适中,即考查考生的历史基本功和历史素养,又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卷面情况分析 以下是两所中学七、八年级的抽样分析情况:从抽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综合性强,注重理解判断的题失分较多,可见,试题的区分度适中。三、教学建议 综上分析,我们的历史学习要求师生能“以不变应万变”,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做到以本(课本)为本,把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训练,有效复习备考。具体方法如下:1、构建知识网络。每学完一课,要求学生对本课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从事件的原因、
12、时间、主要人物、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整理归纳,最终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网络。2、加强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学习。历史试题越来越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但能力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考生练好基本功,记准史实,理解历史原因,掌握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和影响。3、纵横对比分析,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试题中都有纵向或横向对比分析题,属于“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是有较好区分度的试题,体现试题的选拔性功能。而学生往往就在此类题上易失分。因而,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多关注宏观知识、纵向综合、横向联系。4、关注热点问题,国际焦点问题。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现实是过去的延续,将来是今
13、天的延伸。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以史为鉴”,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为此,在学习有关历史知识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5、有必要进行解题技巧的训练。从解题原则来说,可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共十六个字,“即精析题意”、“回归教材”、“注重发散”、“力求完美”。从解题方法来说,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是“阅读理解材料”,两个基本点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读懂是前提、获取是关键、利用是目的。解题的步聚是:三个环节,即读、找、答。总之,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待于全体
14、同仁的共同努力。18-21 课历史质量分析篇三 一、试卷说明 从总体看试卷,试题覆盖面广,能紧紧围绕知识点,重视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紧扣书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侧重点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的设计具有发展性。题源于教材,试题难度适宜。二、答题情况分析 从试卷中反映出以下问题:选择题满分20 分。出错较多的是需要记忆的小题。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等。如最早原始人-元谋人。第二题:非选择题,本试题总分 30 分,依旧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1)一些学生态度不端正,试卷存在大量空白,甚至无试
15、卷。一些同学只做选择题,或者后面空了许多题。(2)一些同学不会审题甚至不仔细审题,答非所问。如材料题题3 问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许多同学答道家。又如 2 题问商鞅的思想,许多同学答创新精神。(3)不会做看表格题题,看表格题得分过少(4)一些同学基础知识不牢固,甚至没有记忆,如分封制的作用等。(5)错字较多。如秦朝-奏朝、三、建议 1.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没有看题就放弃了。所以要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简便方法,是他们学习历史快乐起来。2.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
16、,有的放矢地作答。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尤其是材料题,一定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3.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4.加强历史中的写字练习。18-21 课历史质量分析篇四 一、总体结构分析 本次试题,试卷平实,难度适中,题型常见,新意无多,重点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与回归教材
17、的能力,相对来说选择题的难度要超越非选择题,学生只要基本功扎实,拿高分绝非难事。二、选择题分析 1、考察由士族门阀制度向科举制的转型。2、考察文艺复兴对欧洲思想解放的影响。3、考察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技术水平的进步。4、考察启蒙运动领袖人物伏尔泰的核心价值观。5、考察维新思想中谭嗣同鼓吹变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6、考察近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7、考察欧洲思想解放对宗教画的影响。8、考察十月革命之后苏俄对各阶层的整合。9、考察罗斯福新政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对调节阶级矛盾的影响。10、考察建国之初,在反右之前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学术界的相对宽容氛围。11、考察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三、非选择题联军
18、侵华之前清政府中央集权的衰落与地方势力的崛起,这几道题材料虽然不源于课本,但是与课本观点相近,做来应不是难事。四、复习建议 距离高考剩下不到两月,可以启动第三轮复习,三轮复习重点解决,一是历史观、方法论的问题,二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三是答题规范与速度的问题,将这三个问题解决,今年的历史高考一定会出现一个以往难以企及的高度。18-21 课历史质量分析篇五 一、试卷分析 此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下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100 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卷时间为6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试卷共四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30分,第
19、二题归纳列举题,共计 30 分,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 20 分,第四题是探究题,共计 20 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特点 1、整套试卷对教材各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2、部分选择题设置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3、本套试卷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试题比较容易。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 1 小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相当于国家宪法一部文献是 答案选 B,很多同学选 A。错误原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不够牢固。2、(选择题 6 小题)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上海 APEC 会议,学生多答 A.WTO 错误原因
20、: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凭感觉答题。3、(选择题 13 小题)写新中国的艺术成就 错误原因:对问题认识不清,复习是没有把该项内容放在重点上,另外11、12、14、小题 错误也较多,究其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不清,掌握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的。4、材料分析题,俩题中对(1)小题的回答,大部分同学答的较好。(2)小题大部分同学答非所问,没有弄清题意。(3)小题,大部分同学对其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不够全面准确,是造成失分率高的原因。5、探究题中 17 题(1)小题的回答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正确,小部分同学答题不全面,基本都能够说出,此题得分较高。(2)小题第一问大多能回答出来,第二问就回答的不够好,分析其原因,
21、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3)小题是一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普遍答的不够好,暴露出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较差。18 题有点难度,即综合课程内容有体现活学活用的能力,一道好题,能看出学生平时的功底。所以学生能大好该题说明学生会学习。我们学生有 85%能很好的回答该题。三、整改办法: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 现在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一些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可能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