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习题10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师说》习题1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习题100.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素养评价 一、文言基础落实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 C人非生而知之者 D君子生非异也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 C.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 D.不拘于时学于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
2、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君将哀而生之乎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6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古时文章以行气为核心,文中一口气行完,并表达出一个意思称为句。在行完一口气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自然小停顿、间隔称为读。B 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字前加一个表示其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职业身份。如本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C士大夫,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
3、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D六艺,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前者。7名句默写。(1)在 师说 中,韩愈以孔子从师为例得出了“,”的结论,这也是作者对新的师生关系的概括。(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3)韩愈在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_ _(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译文:_ _ 二、文言文阅读增分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4、 题。问 说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
5、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说 习题 1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