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教学设计33.pdf
《《别董大》教学设计3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董大》教学设计33.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别董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 学会“曛”这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过程和方法 从分析情感入手,学习鉴赏送别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写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唐诗的语言特色,读中悟情,理解写景与表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唐诗,了解我国悠久、文明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把握送别诗的特点,提高古
2、诗鉴赏能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哪首诗吗?谁能大声地把这首诗背诵出来呢?教师请数名学生背诵 渭城曲并作点评,复习该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用清新明丽的自然景色衬托出离别时轻快而又富于殷切希望的场景,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2.教师:同学们,“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离别时
3、会有各种各样不能言说的心情,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为亲朋好友送别的情景呢?你是感受呢?(随机请学生回答)那么,今天我再来学习一首古人的送别诗,看看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渭城曲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3.教师播放课件,配乐诗朗诵。4.教师利用课件出示:(1)本诗的作者是(),()代,以()诗见长,与岑参并称()。代表作有()。(2)诗人送别的友人是()。(3)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送别友人并写下这首诗的?带着这些问题,教师请学生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指名介绍诗人高适的生平及主要作品,诗人送别的朋友董庭兰的情况。5.背景介绍:教师出示课件进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介绍。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
4、,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他受到冷落,愤而离开京城,高适为他送行,留下了这首诗。二、反复诵读,整体把握。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 23 遍,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教师出示课件,显示生字词)2.指数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别董大 教学 设计 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