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教学设计5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观潮》教案教学设计5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教案教学设计55.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观潮教案教学设计 观潮教案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奥妙无穷,她可以点悟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活力。同学们想不想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啊?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直接投入其中,身临其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方式叫旅游;另一种是通过阅读名人大家的文章间接感受自然美,接受自然的恩惠,如同在高明的导游指点下把江山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方式叫神游。不知同学们旅游了哪些地方(生说)神游过什么名胜可否去过钱塘江看到钱江涌潮(生答)没去过的同学别遗憾,老师把这一奇观下载了下来,想不想先睹为快啊现在就让我们与钱塘江大潮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一下号称“壮观天下无”钱江涌潮吧
2、!下面请同学们眼观耳听心悟,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放视频)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点拨同学们,眼见了实际的大潮算是我们去旅游了一次,下面再让我们走进南宋词人周密的观潮中去神游这一“天下之伟观也”的钱塘江大潮,感受周密那笔卷惊涛,墨泻江潮的杰作。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2、品读课文,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2 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4、师点拨,考查,出示投影上的内容 教师导学 1、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
3、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2、同义词释义联读。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皆:皆披发文身()皆出酒食()3、解释划线的词语。既而渐近()倏而黄烟四起()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附可能会探究的问题)A、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探究学习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B、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3 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潮 教案 教学 设计 5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