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电阻欧姆定律测电阻41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电阻欧姆定律测电阻4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电阻欧姆定律测电阻410.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步教学法学案 2020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电阻、欧姆定律、测电阻 专业;才能做得更好 要点索引:1、理解电阻的定义、单位.2、知道滑动变阻器结构、变阻的原理、接线方法.3、理解欧姆定律;并会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4、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常用方法.5、会利用已学的公式进行基本电路计算.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讲中讨论了电路的连接和基本量测量的知识;本讲中我们将要讨论电阻和欧姆定律的知识点与考点.本讲的内容比较多;在历年中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在 5-8 分;试题形式可以为填空、选择形式的基础性的考查;也可以是实验探究性考查;比如探究欧姆定律或伏安法测电阻;作为实验题考查的频率还是较高的;下面我们用
2、七步教学法为大家梳理本讲涉及到的重点知识与考点;助你在考前复习中可以抓住要点;提高命中率.一、基础点睛:1、理解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有关.我们需要理解探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装置;如下所示: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装置图中的 a、b、c、d 四根导体在选择时有什么不同呢 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比较 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常用单位有:千欧 K、欧;进位为 1000.2、滑动变阻器: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可以用电阻丝做成定值电阻;还可以做成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它连入电路中的阻值;起到调节或分压作用;实物图、工作原理示意图、电路图符号如下
3、所示.注意事项:1 接线时只能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必须和线路串联;让电流通过电阻丝.2 变阻器的铭牌上都标有阻值调节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使用时不得超过它允许通过的电流值.3、欧姆定律 1 定义: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定义公式:I=RU;U 的单位为伏特;R 的单位为欧姆;I 的单位就是安培.3 变形公式:R=IU;可以用来求导体的电阻;切记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3)理解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如上图所示;为探究欧姆定律的基本实验图;实验是利于控制变量法;先控制R的值不变;改变R两端的电压;观察
4、通过 R 的电流的变化规律;再控制 R 两端电压为一个定值;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器可以是 5 欧、10 欧、15 欧;观察通过R 的电流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上述的规律.4、伏安法测电阻 测量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由变形公式 R=IU就可以求出电阻;往往利用三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让测出的电阻值更加接近真实值.测量电路图:伏安法测电阻的常用电路图和上面探究欧姆定律的电路图一样;只需要调节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使待测电阻有对应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就行.注意事项:1 若待测的电阻较小;可以采用下面 a 图所示的接法;因为此时通过伏特表的电流极小;可以忽略;安陪表的示数就基本是待测电
5、阻中的电流.2 若待测电阻阻值较大;就要采用下面b图所示的电路;即伏特表跨接法;此时安陪表两端分得的电压极小;伏特表的示数可以基本认为是待测电阻的电压;此时安陪表的示数就是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尽可能的减小了误差.其它测电阻的方法较多;但基本原理还是相同的;这里就不赘述;若要遇见;我们注意分析就行.5、电阻的串并联 1 电阻的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长度;因此越串电阻越大;规律为:R=R1+R2+.2、电阻并联:参与并联的电阻在初中阶段只需要考虑两个就行.电阻并联时就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会越并电阻越小;其规律为:12111RRR1212R RRRR 电阻的串并联
6、计算规律同样适合于小灯泡的串联或并联;因为小灯泡也是纯电阻性用电器;它的灯丝其实就是电阻丝.二、夯实小练 同学们;上面我们梳理了本讲的知识点;在中考中基础性的考查还是占有很大的成分;每位考生必须重视;下面我们来上几题;让你练练手;夯实我们的基础吧.1、下面有关导体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没有电阻;绝缘体有电阻 B.铜的电阻比铁的电阻小 C.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比较;铁丝的电阻较大 D.要改变导体的电阻;可以改变通过的电流 答案;C;解析: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在于电阻的大小;绝缘体是指电阻无穷大的物体;故 A 错误;要比较电阻的大小;需要比较导线长度、粗细及导体的材料;故 B 错误;
7、粗细相同;长度相同的铜丝的电阻要比铁丝小;故 C 正确;导体的电阻与通过 导体的电流无关;故改变电流无法改变导体的电阻;故 D 错误;故选 C.2、要使一根镍铬合金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 B减小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 D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 答案;C;解析:A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 AB 错误;C、将这根导线拉长;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可以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故 C 正确;D、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 D 错误.3、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
8、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在 a、b 两点间分别接入定值电阻 R1、R2;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两个电阻的 U-I 关系图象;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个电阻大小关系的是 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在通过相同电流时;电阻大的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也要大;因此;图像 B 正确.三、经典呈现:为了让广大考生对本次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一步了解;我们收集了近两年中考出现的经典题目;主要是考卷中的压轴题;展示给广大考生;开拓我们的视野;训练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便轻松应对考试喽.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 P 向右
9、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AM 接 A;N 接 B;BM 接 C;N 接 D;CM 接 C;N 接 B;DM 接 A;N 接 D.答案:D;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灯泡变亮;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时;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滑片向右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右端连入电路;下面的接线柱一定接 D;上面的接线柱接 A 或 B 均可.2、如图所示的各种电路;同种元件的参数均相等;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灯从亮到熄灭的电路是 答案:D;解析:图 A 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当滑片 P 滑到左端时;会引起电源短路;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图 B 中滑动变阻
10、器与灯泡串联;当滑片 P 左右滑动时;只能改变灯泡亮度;不能使灯泡熄灭;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图 C 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滑片P使灯泡处于短路状态;无论怎样滑动滑片灯泡都不亮;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图 D 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当滑片 P 滑到右端时;会引起灯泡短路;实现灯泡由亮到灭;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3、在如图所示的电子压力计中;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与弹簧上端固定在一起;弹簧的压缩长度与受到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滑动变阻器 PB 段电阻为 R1;当闭合开关 S 后 A.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B.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C.滑动变阻器PB段R1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
11、增大D.把电压表改成压力计时表盘刻度均匀 答案;D;解析:分析电路;滑动变阻器阻值、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 R1的电压;当压力增大时滑片向下移动;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电阻阻值 R1变小;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不变.A、B、C 错;电压表示数 U=IR1;电路中电流不变;电阻 R1随弹簧的长度有关;由于弹簧的压缩长度与受到的压力大小成正比;因此 R1的阻值与压力大小成反比.因此把电压表改成压力机时;表盘刻度应该是均匀的.四、思维拓展 上面我们点出了经典的题型;为了让广大考生检测自己对本次所讲的知识点理解情况;下面列出了几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做;拓展我们的思维;看看
12、自己是否能够把握经典的题型;这对完成考卷中的压轴题大有好处呢.1、小刚用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 A、B 两点间的电阻由 5换为 10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2、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适当增加电池节数 C将滑动变阻器适当左移 D将滑动变阻器适当右移 答案:D;解析:要探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必须用到控制变量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当把 5的电阻换成 10的电阻时;按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换上的电阻分得的电压比没换时要高;为了控制变量;必须把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增加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增加分压;从而达到控制定值电阻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复习 专题讲座 电阻 欧姆定律 4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