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品行教育的原则10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童品行教育的原则1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品行教育的原则105.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童品行教育的原则 说到品行教育,很多人以为就是道德教育,在咱们家长上学的时候,学校里都有道德教育,这些道德教育都是作为课程,通过老师讲授,抄写,和问答的方式,来灌输给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能建构起一个人的良好品行。我们知道,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的身体,一部分是身体里所承载的精神,精神的品质如何,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如何。所以,叫做“品格”,也叫做“品行”。在人的精神内涵中,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的部分,一部分是才的部分。人的部分指的就是“品行”,才的部分是指的知识、能力,和技术。咱们所有在职场上混过的人,都知道,人需要有“才”的部分,但是“人”的部分更为重要。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对
2、孩子进行“人”的部分的建构。这几年,人们发现,咱们国人的道德下滑,“人”的概念开始降低,人们纷纷想法来阻挡这种人类品质的倒退现象。有的人发现了老古人经典中描述的做人的方案和策略比较好,所以,就开始倡导复古,把孩子弄去坐在那里,背诵经典,按经典的描述来要求孩子做到,我看到,有这样学校的老师,因为孩子背不下这些经典,老师拿着尺子来打孩子的手背,孩子被吓得尿裤子哭。从这一点我们看到,背诵一个东西,不能肯定使背诵的内容成为孩子人格的内涵。最新的教育认为,幼儿教育如果不是指向人格建构的,就不能称之为“幼儿教育”。最新为自己的教育制定了人格建构的十五项教学目标。其中品行教育属于一项。品行教育的方法不是由某
3、些学者(离开孩子,坐在研究室里)为孩子设计出某些品行的任务,然后由幼儿老师套在孩子身上。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成人了解怎样的品行对孩子将来的生存最有利,然后,把这些有利的内容变成课程和教育的行为,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那些良好的品行特质。也就是利用我们所设计的环境,和与孩子共同生活当中产生的机会,来对孩子进行品行建构。比如,一个妈妈在餐厅里,她的五岁儿子由于索要一件不应该要的东西,妈妈不给,孩子大发雷霆,这时,妈妈既不舍得打孩子,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孩子撕心裂肺地哭着,全然不顾餐厅里其他人的感受和对环境的破坏,这是发脾气的孩子无法顾及的。这是一个教机,可以利用它来帮孩子建构良好的品行特质。我们
4、看到这位妈妈的做法是:站在那里,目视前方,孩子拼命地推搡妈妈,摇晃妈妈,而妈妈没有任何反应,最后孩子开始打妈妈。妈妈还是没有反应,再往后,妈妈被推得实在受不了了,自己跑到电视面前,双手抓着椅子背,站稳后开始看电视,以此来忽略孩子的大喊大叫给她带来的不舒服感。也忽视别人投来的不愉快的目光。这个妈妈的做法,第一:会让这个孩子不确定妈妈是否爱他。第二:让这个孩子不确定自己的痛苦是否会被他人了解到,人类是否能够进行感情和心灵的沟通。第三:孩子无法学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刚刚发生的冲突、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情绪。而恰恰这些就是情商。正确的做法是:1、妈妈应该坚持原则,这就是面对孩子保持自
5、己的立场,这是公道的。我们相信孩子能够承受人类的公道。2、妈妈在保持公道的时候要向孩子说明原因,并以坚定的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们没有准备今天给你买这样的东西,所以今天不会给你买。(态度坚定但不带情绪。)3、孩子大发脾气,大哭大闹时,把孩子带到一个不会影响别人的地方,告诉他:今天不买这个东西,我看到你很生气,你可以发脾气,但我们不能影响别人。4、妈妈蹲下来,平静地看着孩子,让孩子知道他的情绪,妈妈是了解的,也让孩子从妈妈的表情看到,妈妈并不会因为他大发雷霆和他的脾气而改变自己的立场。所以孩子就不会利用自己的情绪来控制别人。5、孩子如果打妈妈,妈妈必须要抓住孩子的双手告诉她:你可以发脾气,但是不
6、可以伤害别人的身体,我不允许你打我。6、等孩子不打了,就把手松开,如果孩子再打,就再抓住他的手。这是一个帮助孩子成长起自律的过程。一直到孩子能控制自己不再打你,就不用再抓他的手。7、这时不要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因为这时孩子什么都听不进去,太多的道理会使孩子产生语言疲劳,对他将来的学习生涯带来不好的影响。8、等孩子不哭了,询问孩子:我可以抱抱你吗?然后把孩子抱在怀里,修复感情。然后找地方坐下来,跟孩子一起讨论刚才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智慧地解决问题。9、讨论出方案,就照着方案去做。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吸取孩子的建议,并适当地做出一些退让,让孩子有成就感。如果在孩子努力争取之下,孩子
7、一点都不退让,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无效,久而久之,就会唯命是从,失去了自我。经过这个过程,第一:使孩子发现,妈妈能够了解他的感受,第二:使孩子练习面对公道,而不是利用情绪可以改变公道。第三:使孩子学会智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用破坏自己机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第四:孩子有机会练习控制自己,这是对自己的控制,是需要一点一滴地练习的,如果家长不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孩子无法成长起自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品行建构的理念是:第一: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人看。第二: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有承受力。第三:把冲突作为教机,来帮助孩子成长,实际上,无论遇到任何品行的问题,都可以用这样的套路来解决。另一个案例:一个小男孩
8、在幼儿园门口,指着一个家长,嬉笑着对他说:你的头像屁股。当时,这个男家长眼睛有点不自然,但可能在心里又调整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宽厚孩子,于是挤出了不愉快的微笑,眼睛看着我说:没事没事。当时我感觉到很晕。难道一个很有素养的成人,允许一个儿童出现这样的不良行为都没有责任去帮助他吗?难道一个成人在儿童将要喝下毒药的时候,对自己说我能忍受他喝下毒药,反正他也毒不死,再者他也不是我的孩子。我们想想,在动物群里,有的动物会对所有的动物幼崽负责。比如大象,它们看到有的小象做出不合适的行为,任何一个大象都会去帮助那头小象纠正,不管它是谁的孩子。而我们人类应该比大象要高级得多,如上面那个案例,当时我走到那个男家
9、长面前,对他说:“怎么能没事呢?任何人不应该这样对待别人。”我对那个男家长说请你和我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我让他和我一起蹲下来,我双手抓着那个男孩的上臂,使他的眼睛必须要看着我的眼睛,用平静但严肃的表情对他说:“你是想跟这个叔叔问好,是吧?你可以这样跟叔叔说,”然后我转向了男家长,与男家长重新演示给孩子看。我握着男家长的手说:“你好,我想问问你是谁的爸爸。你的孩子进教室了吗?很高兴你把孩子送到我们最新做我的朋友。”当时估计我把那个爸爸折腾得够呛,他在那里不知所措。我小声对他说“你可以回应我,说我也很高兴认识你”我又教男家长跟我说:我很高兴你对我有礼貌,你这样说,我很舒服。然后,我让男家长对小男
10、孩说:刚才,你指着我的头说那是屁股,我觉得很不舒服,因为你刚才这样说了,所以我现在要离开你,走了。希望下次再见到你,你会向我问好。然后我小声地轰那个男家长让他赶紧离开。虽然我们的戏演得不好,经常穿帮,家长不知所措,笨手笨脚,但是小男孩在那里看得很认真,之后我很注意每天早晨他来的时间盯着他,看他会不会还说别人的头是屁股。第二天,他不说屁股了,却说别人是个猪。这次是一个女家长,我们配合得就默契多了。但是我警告了小男孩,如果他再指着人说别人是猪,或者指着别人脑袋说屁股,我会请他坐反思角。下一天,他一见到我,便指着我的头说:你的头也是屁股。说完了,嬉笑着边跑边看我,等着我去追他。我像没听见一样,根本不
11、看他一眼。他无趣,又来到我身边,再次指着我说:你的头像屁股。我一把抓住他,严肃地对他说:你这样说,我很不高兴。我不喜欢别人说我的头是屁股。然后我指着我自己的屁股说:我的屁股长在这里,如果你指着我的屁股说,这是大李的屁股,我会很高兴。如果你说我的头是屁股,我会很生气。生气的时候,我会转过脸去不理你,等你准备好了不这样说了,我才愿意跟你玩儿。说完我就转身背对着他。他在我的后面还在反复地说。我既不转过脸去,也没拉他坐反思角。只是说:你准备好不再说我的头是屁股了,我会转过来跟你玩儿。这时,他来到我的身边,用手指着我的屁股说:这是大李的屁股。我转过脸来,说,你说得很对。我很高兴你没有说我的头是屁股,现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品行 教育 原则 10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