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596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5964.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五 教育理论综合(小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l 分,共 24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只有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2()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A斯金纳 B阿特金森 C阿尔波特 D布卢姆 3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4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率,其中描述动机的是()o A效果律 B准
2、备律 C练习律 D同化律 5斯金纳认为,()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孟子 7双轨制在()表现得非常典型。2/10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中国 8()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马斯洛 9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1868 年,俄
3、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本著作,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是()。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3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4、 D无法判断 3/10 14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A孟禄 B达尔文 C利托尔诺 D汤姆逊 1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特性是()。A身心和谐发展 B强调培养武士和公民 C强调劳动教育 D强调农业和法律教育 16把两个及其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A谈话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
5、析法 D调查法 19()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A教育测量 B教育测验 C考试 D教育评价 20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4/10 2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22“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3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更为重要。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4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6、()。A理论加实践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读书加劳动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题至少有 2 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A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 D生成性学习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小学儿童学习准备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动作技能水平 B人际交往水平 C自我意识水平 5/10 D智力发展水平 4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选择作用 5“三个面向”主
7、要是指()。A面向 21 世纪 B面向现代化 C面向世界 D面向未来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启发性原则 2课程 3后摄抑制 4过度学习 5自我意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1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2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4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1请简要回答主要的教学原则。2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3简述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六、论
8、述题(共 7 分)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1材料:(1)教师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毫无意识。(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鼓励。(3)教师只对班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同学关注。分析产生这几种情况的原因。针对这几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教学过程民主化?2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成了剧本。第二天,我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有的同学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6/10 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后,我把她
9、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谈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请我帮忙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2C解析1920 年
10、,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结果发现社会情境中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活动好。3B解析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4B解析在桑代克体系中,动机被看做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准备有关,即桑代克所谓的“准备律”。5C解析惩罚减少反应的发生,而正强化、负强化和塑造均导致行为的加强。6B解析略 7B解析美国实行单轨学制,苏联与中国为分支型学制。8B解析科尔伯格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
11、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9C解析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来进行教学,这遵循的是循序渐进原则。10B解析1868 年,乌中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11B解析“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含有获得一种知识技能就可以促进其他知识技能掌握的意思,可见所说的就是学习迁移现象。12D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挖掘、运用和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提倡发现学习法。13 C解析教师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然而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出现于 17 世纪
12、的法国。14C解析“生物起源说”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7/10 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15B解析斯巴达的教育重视军事和公民的培育,重视女子教育;而雅典的教育更加重视身心的和谐以及公民的教育。16D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17B解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18B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
13、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19,D解析教育评价的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20A解析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21B解析赫尔巴特所建立的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被广泛地推行,这种制度要求儿童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被称为传统式的教育理论的代表。22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14、。23B解析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社会测量中,对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因此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效度更为重要。24B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2ABCD解析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3ABCD解析略 4ABCD解析(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
15、,预定了发展结 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2)选择作用。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基本范围,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3)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4)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5BCD解析略 三、名词解释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8/10 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
16、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3后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4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5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四、辨析题 1参考答案错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关于学校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2参考答案错误。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
17、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的本体。3参考答案错误。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不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即教的心理活动、学的心理活动、教与学的互动机制。4参考答案错误。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不相同。有结构问题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问题的明确性。问题的目标很明确,问题解决者可以很确切地知道他需要达到什么目标。问题的条件是明确给出的,而且问题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具有对应性,所给的条件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也是充分的。第二,解法的确定性。从条件通向目标的方法是确定的,有明确
18、的算法规则,可以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而得出,而且答案是唯一的。这种问题一般是定义明确的、封闭性的问题。课本中的练习题多为这类问题。无结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联系在一起。问题的一个或多个侧面是不明确的。五、简答题 1参考答案主要的教学原则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目标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2参考答案一般来说,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表达能力。教师的表达能力是指教师通过言语和表情动作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感情向外表现的能
19、力,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和表情能力两个方面。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2)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是指教师指引和带领班集体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9/10 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与合作精神的形成。班级管理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班级环境的设计能力,班级活动的组织能力。(3)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普遍具有的运用特定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课前准备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能力。(4)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处理师
20、生关系的能力、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能力、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能力。3参考答案这一阶段儿童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知觉集中倾向。这是指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只凭感觉认识事物,注意往往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全面地观察问题,顾此失彼,容易出现问题。(2)不可逆性。这是指这个时期的儿童思考问题时不能既从正面想,又从反面去想,既从原因看结果,又从结果分析原因,进行顺向与逆向兼顾的思维。(3)自我中心主义。这是指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六、论述题 参考答案义务教育的意义: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
21、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主要表现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义务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一个国家的民主生活从教育层面上说就是要建立在教育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基础之上,同时国家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建立民主生活的基础和工具。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在经济落后地区,经常会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儿童和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犯,所以,义务教育必须由国家给予强
22、制的保障措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维护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七、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毫无意识地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虽然看起来是平等的、民主的,其实这种“毫无意识”却是忽视了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未能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动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和鼓励,一方面可能是这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同学的学习成绩较好,教师受升学率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注。10/10 (3)只对班上的少数人关注,可能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
23、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其他的方面。这种情况会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对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关注、鼓励,而忽视很大一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民主化,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一是要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认识到教学目的最主要的还是让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获得发展。同时,这种发展不应以分数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更应该树立多样化的衡量标准。(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能因为有的同学不主动参与就不关注他们,这部分学生恰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的群体。(3)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积极地配合教学。因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来完成的,忽视哪一个主体都会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4)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争取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气氛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5)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要经常不断地向师生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让师生共同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2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照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开发潜能,追求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