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考试题和复习资料53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利工程施工考试题和复习资料53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施工考试题和复习资料539.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第一章 施工导流 一、填空题 1.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分段围堰法和全段围堰法两类。2.用分段围堰法导流时,宣泄水流前期用束窄的原河道,后期用底孔、坝体缺口或明槽等。3.围堰按及水流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横向围堰和纵向围堰。4.混凝土围堰的形式有拱形混凝土围堰和重力式混凝土围堰。5.解决围堰防冲的措施有抛石或柴排护底和上下游转角处设置导流墙。6.导流时段的划分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工建筑物的布置和形式、导流方式和施工进度等相关。7.截流的施工过程包括戗堤的进占、龙口范围的加固、合龙及闭气等。8.截流的基本方法有立堵法和平堵法两种。9.土石坝施工,若坝身在汛前不可能达到拦洪
2、高程时,可采用降低溢洪道高程、设置临时溢洪道、用临时断面挡水和临时坝面保护措施过水等措施。10.基坑排水按排水时间及性质分基坑开挖前的初期排水及基坑开挖及建筑物施工过程的经常性排水。经常性排水的水量来源包括围堰及基坑的渗水、降水、地基岩石冲洗及混凝土养护用弃水。11.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按排水工作原理分为管井法和井点法两种。12.水库初期蓄水是指临时导流建筑物封堵后至水库发挥效益为止的阶段。二、选择题 1.导流隧洞进出口应及上下游水流相衔接,及河道主流的交角以 A 左右为宜。A.300 B.450 C.600 2.导流隧洞进出口及上下游围堰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大于 B 。A.30m B.50m C
3、.80m 3.导流隧洞中的弯道转弯半径应该大于 B 倍隧洞直径为宜。A.3 B.5 C.10 4.导流明渠的进出口及上下游围堰之间一般要保持 B 的距离。A.3050m B.50100m C.100150m 5.在通航的河道上,分段围堰法导流时,束窄河床后的水流速度,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超过 A 。.2m .3m .4m 6.截流设计流量可采用截流时期内 B 频率的月或旬平均流量。A.5%10%B.10%20%C.20%30%7.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的洪水标准,对土石坝当拦洪库容小于0.1 亿 m3时为 A 年一遇洪水。A.5020 B.10050 C.100 8.水库蓄水一般按保证率为 C
4、的月平均流量过程线来制定。A.40%50%B.60%70%C.75%85%9.导流用临时泄水建筑物封堵的设计流量,一般选用封堵时段 A 年重现期的月或旬平均流量。A.510 B.1020 C.2050 10.截流日期一般选择枯水期的 A 。A.前期 B.中期 C.期末 11.基坑初期排水水位下降速度一般以每昼夜 B 为宜。A.0.30.5m B.0.51.0m C.1.01.5m 12.分段围堰法河床束窄程度约在 B 之间。A.30%45%B.40%70%C.75%85%13.对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量不大、水深流急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地方常采用 D 导流。A.明渠 B.隧洞 C.分段围堰法 D.
5、全段围堰法 14.一般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的山区河流常用 B 导流。A.明渠 B.隧洞 C.分段围堰法 D.全段围堰法 15.导流的分期数和围堰的分段数 B 相同。第 2 页 A.一定 B.不一定 C.不 D.是 16.分段围堰法后期常用泄水建筑物的类型有底孔、C 等。A.明渠 B.隧洞 C.缺口 D.全段围堰法 17.导流建筑物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划分为 D 级。A.B.C.D.18.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 C 选择,并结合风险度综合分析,使所选标准经济合理,对失事后果严重的工程,要考虑对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措施。A.型式 B.等级 C.级
6、别 D.内容 19.当坝体筑高到不需围堰保护时,其临时渡汛洪水标准应根据坝型及坝前 D 选取。A.水位 B.坝高 C.风浪高 D.拦洪库容 20.划分导流时段时要全面分析河道的水文特点、被围的永久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其工程量大小、C、工程最快的施工速度等。A.施工方案 B.施工方法 C.导流方案 D.导流建筑物型式 21.划分导流时段时尽可能采用 A 围堰,进行枯水期导流,是降低导流费用加快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A.低水头 B.高水头 C.土石 D.砼 22.在划分导流时段时,要确保枯水期,争取 B ,还要尽力在汛期中争工期。既要安全可靠,又要力争工期。A.汛期 B.中水期 C.洪水期 D.涨水期
7、 23.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洪水流量大,历时短,而枯水期则流量小,经常可采用 C 的导流方案,以降低导流费用。A.明渠 B.隧洞 C.淹没基坑 D.全段围堰法 24.导流建筑物设计流量即为导流时段内根据洪水设计标准确定的 C ,据以进行导流建筑物的设计。A.最小流量 B.平均流量 C.最大流量 D.流量 25.围堰是一种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用来围护河床中基坑,保证水工建筑物施工在 B 上进行。A.平地 B.干地 C.水下 D.水中 26.当泄水建筑物完成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实现围堰 D ,迫使水流经泄水建筑物下泄,称为截流。A.进占 B.护底 C.裹头 D.合龙 三、判断题 1.下游围堰堰顶高
8、程的确定,不考虑波浪的爬高。()2.截流日期一般多选在枯水期末、流量最小的时刻。()3.分段围堰法适用于河床宽、流量大、施工期较长的工程,尤其是通航频繁和冰凌严重的河流上。()4.明渠导流一般适用于河床一侧的河滩基岩较高且岸边稳定情况。()5.当围堰拦蓄一部分水流时,上游围堰堰顶高程应通过水库调洪计算来确定。()6.土石坝施工的导流时段应以全年为标准,并以导流标准规定的一定频率的年最大流量作为导流设计流量。()7.坝体中的导流底孔并不需要全部封堵,而只要浇筑一定长度足够挡水即可。()8.在渗流系数小于 0.1m 的粘土或淤泥中降低地下水位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电渗井排水。()9.井点系统排水时,
9、地下水下降深度约为 45m。()四、名词解释 1.围堰:是维护水工建筑物基坑,避免施工过程中受水流干扰而修建的临时挡水建筑物。2.导流标准:导流建筑物级别及其设计洪水的标准。3.导流时段:按照导流程序划分的各施工阶段的延续时间。4.导流总费用:导流建筑物费用及淹没损失费用之和。5.截流:施工中截断原河道,迫使原河床水流流向预留通道的工程措施。五、问答题 1.施工导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选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形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及截流、拦洪度汛、及坑排水等措施。2.分段围堰法选择
10、河床束窄程度应该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答:束窄河床的流速不得超过通航、筏运、围堰及河床的容许流速;各段主体工程的工程量、施工强度比较均匀;便于后期导流用的导流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及截流。第 3 页 3.混凝土围堰有那些特点(优点)?答:抗冲及抗渗能力大,挡水水头高、底宽小,易于及永久混凝土建筑物相联接,必要时可以过水。4.如何确定导流总费用最低的导流设计流量?答:假定不同的流量值,求出各流量值得到的建筑物的建筑物的尺寸、工程及所需费用。估算各流量值时基坑的年平均淹没次数及每次淹没损失及施工期的总损失。导流建筑物的修造费及基坑淹没总损失之和最小的流量即为导流总费用最低的导流设计流量。5.分段围堰法导
11、流,后期用临时导流底孔来修建砼坝时,如何划分导流时段?答:宜分三个导流时段。第一时段河水由束窄河床通过,进行第一期基坑内的工程施工,第二时段河水由导流底孔下泄,进行第二期基坑内的工程施工,第三时段进行底孔封堵,坝体全面上升,河水由永久建筑物下泄或部分或全部拦蓄库内,直到工程完建。6.什么是导流方案?答:不同导流时段不同导流方法的组合称导流方案。7.立堵截有何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平堵截流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答:立堵截适于龙口单宽流量较大,出现的较大流速比较大,流速分布很不均匀,需要单个重量比较大的材料,截流工作前线狭窄,抛投强度受到限制,施工进度受到影响。适用于大流量、岩石较薄的岩基河
12、床上。平堵截适于流龙口单宽流量较小,出现的最大流速也较小,流速分布比较均匀,截流材料单个重量也较小。截流工作前线长,抛投强度大,施工进度较快。通常适用于软基河床上。8.砼坝施工坝身在汛前浇筑不到拦洪高程,应采取何措施以保证汛期不停工?答:在坝面上预留缺口渡汛;采用临时断面挡洪。9.混凝土坝用临时断面挡水时,对施工纵缝应如何处理?答:调整纵缝位置;提高初期灌浆高程;改变缝的形式。10.论述导流、截流、围堰及基坑排水之间的关系。答:施工导流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施工导流规划,主要是划分导流时段,选定导流标准,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的型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
13、寸;拟定导流挡水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及泄水建筑物的堵塞方法。围堰是主要导流挡水建筑物,围堰形式很多,土石围堰和混凝土围堰是最常用的结构型式。截流及围堰关系密切,通常截流戗堤就是围堰的一部分,截流在施工导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又是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主要控制项目之一。截流戗堤合龙闭气、培高加厚形成围堰以后,就要开始进行基坑排水。搞好基坑排水,就可创造干地施工的条件。由此可见,贯穿始终的是施工导流,而截流、围堰及基坑排水之间,明显存在依从关系,即由施工工艺程序决定的逻辑顺序关系。六、计算题 第二章 爆破 一、填空题 1.在无限均匀介质中,炸药爆炸,按岩石破坏特性,可将爆破作用的影响圈划分压缩圈、抛掷圈、松动
14、圈 和震动圈。2.无限均匀介质中炸药爆炸,岩石受爆破作用产生各影响圈半径的大小及炸药特性及用量、药包结构、爆破方式以及介质特性密切相关。3.在有限介质中起爆集中的药包,当药包的爆破作用具有使部分介质直接飞逸出临空面的能量时,则爆破后将会在岩石中由药包中心到自由面形成爆破漏斗。其几何特征参数有爆破漏斗底半径、最小抵抗线、爆破作用半径、可见漏斗深度和抛掷距离。4.爆破作用指数 n 为爆破漏斗底半径及最小抵抗线的比值。当 1 时,其爆破作用为标准抛掷爆破;n1 时,其爆破作用为加强抛掷爆破;0.75n1 时,其爆破作用为减弱抛掷;0.33n0.75 时,为松动爆破。5.土石方开挖工程中,通常采用的基
15、本爆破方式有浅孔爆破法、深孔爆破法、药壶爆破法和洞室爆破法等。6.在阶梯爆破中,为充分利用临空面,无论是基坑还是渠道开挖,总是先开出先锋槽,形成阶梯,这样,不仅增加了临空面,同时便于组织钻孔、装药、爆破和出渣各道工序的平行流水作业。7.深孔爆破中,炮孔深度超出台阶高度以下的超钻深度,其作用是降低装药中心位置,以便有效地克服台阶底部阻力,避免或减少残埂的产生。8.洞室爆破中,联通地表及药室的通道统称为导洞。通常有平洞和竖井两类。其进口位置选择应以便于运输、工程量最省和施工安全为原则。9.微差爆破时,微差间距时间的选择应保证:先爆炮孔的起爆不能对后爆炮孔及网路造成破坏;每个炮孔前面有自由面。10.
16、采用不耦合装药,可降低爆炸的峰压,从而降低或避免了粉碎作用;同时增长了爆压的作用时间,可以获得较大的爆破冲量,从而提高爆破的有效能量利用率。11.定向爆破是使用抛掷药包进行的大爆破,系指使一定数量的爆破介质按照指定的方向抛掷出去,由于临空面的影响,主导抛掷第 4 页 方向总是指向最小抵抗线方向上。如果临空面的曲率半径越小,介质抛掷速度越大,抛掷堆积越集中。12.定向爆破设计中,最小抵抗线 W 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抛掷方向和抛距的要求,同时应满足爆落和抛掷方量。13.反映炸药基本性能指标有爆速、敏感度、威力、氧平衡、最佳密度、安定性和殉爆距离等几个参数。14.炸药在外部能量的激发下,引起爆炸反应的
17、难易程度称为敏感度。15.不耦合系数是指炮孔直径及药卷的比值。16.集中爆破中,采用标准情况下的单位耗药量计算装药量。所谓标准情况系指标准炸药、标准抛掷爆破和一个临空面。二、选择题 1.爆破作用指数的大小可判断爆破作用性质及岩石抛掷的远近程度,一般用 n 来区分不同爆破漏斗,划分不同爆破类型。当 A 时,称为加强抛掷爆破漏斗。A.n1 B.0.75n1 C.0.2n0.75 D.n0.2 2.当采用药壶法爆破时,每次爆扩药壶后,须间隔 B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3.进行石方开挖时,在主爆区爆破之前沿设计轮廓线先爆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以缓冲、反射开挖爆破的
18、振动波,控制其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影响,使之获得较平整的开挖轮廓,此种爆破技术为 B 。A.定向爆破 B.预裂爆破 C.光面爆破 D.静态爆破 4.施工现场临时仓库内爆破材料严格控制贮存数量,炸药不得超过 D t,雷管不得超过 个和相应数量的导火索。雷管应放在专用的木箱内,离炸药不少于 m 距离。A2,8000,2 B2,10000,1.5 C3,8000,1.5 D3,10000,2 5.爆破材料应使用专车运输,行驶速度不应超过 B h。A10 B20 C30 D40 6.实际采用裸露药包爆破时的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A 。A300 B350 C400 D450 7.在无限介质中进行集中药包爆破
19、,可用于 B 。A松动爆破 B炸胀药壶爆破 水下深层爆破 8.工程爆破的单位耗药虽是在一个临空面情况下采用的,随着临空面的增多,单位耗药量 C 。A随之增加 B不变 C随之减少 9.阶梯爆破布置炮孔时,为避免漏气,影响爆破效果,炮孔不宜穿过及地面贯穿的裂缝;宜使炮孔及岩石层面和节理面 C 。A平行 B斜交 C正交 10.洞室爆破,当药室规模较大或形状复杂时,可用两个或多个起爆药包,用 B 将各包互相联接。A导火索 B传爆线 C导爆管 11.洞室爆破,药包最小抵抗线 W 及药包中心至地表铅直距离 H 之比值一般为 C 时,破碎及抛掷效果较好。A1.01.2 B1.0 C0.60.8 12.预裂爆
20、破就是要在开挖线上形成一条足够宽度的裂缝,其目的是为了 C 。A保护爆破区岩体免遭破坏 B保护爆破区岩体,以免能量损失 C消减爆破区的冲击波能量,保护保留区岩体免遭破坏 13.用定量炸药炸塌规定尺寸铅柱的高度表征了炸药 A 的能力。A粉碎介质 B炸胀介质 C抛掷介质 14.炸药在外部能量的激发下,引起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称为 A 。A敏感度 B安定性 C稳定性 15.当炸药的含氧量大于可燃物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则称之为 C 。A.负氧平衡 B.零氧平衡 C.正氧平衡 三、判断题 1.所谓不耦合系数,就是炮孔深度及药卷长度的比值。()2.定向爆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及所爆破的介质的性质无关。()3.延
21、期起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创造临空面。()4.药爆炸属于化学爆炸,在瞬时内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若传播介质为岩土,则称为地震。()5.爆破冲击波从岩石介质到空气介质,越过临空面必然产生反射,形成拉力波。其波阵面产生切向拉应力,从而引起径向裂缝。()第 5 页 6.采用非标准炸药爆破,其装药量计算需用爆力换算系数对单位耗药量进行修正。该值是实际采用炸药的爆力值及标准炸药爆力值之比,采用炸药的爆力愈大,亦愈大。)()7.浅孔爆破中,为了避免爆后留有残埂或产生超挖,炮孔深度需根据不同岩石情况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开挖阶梯高度。()8.洞室爆破的起爆体,通常用木板制成箱状,内装敏感性高
22、、传爆速度快的烈性起爆炸药和雷管组或传爆索。()9.预裂爆破中的预裂爆破是在岩体开挖区进行松动爆破之后进行的。()10.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延期起爆所引起的震动波比同时起爆所引起的震动波要小。()11.为使爆破安全准确,当电源电压已知时,实际通过每个雷管的电流强度i 应小于每个雷管最小准爆电流,即ii。()12.在爆破起爆网路设计中,采用复式电爆网路时,准爆的可靠性比较大。()四、名词解释 1.爆破漏斗:当爆破在有临空面的有限介质表面附近进行时,若药包的爆破作用具有使部分破碎介质直接飞逸出临空面的能量时,往往形成一个倒立圆锥形的爆破坑,形如漏斗,称为爆破漏斗。2.爆速:爆炸反应沿着药包传播
23、(爆轰波)的速度。3.威力:包括爆力和猛度。爆力是炸药对介质的破坏威力。猛度是炸药的猛烈程度。4.半孔率:开挖壁面岩石的完整性用岩壁上炮孔痕迹率来衡量,炮孔痕迹率也称半孔率,为开挖壁面上的炮孔痕迹总长及炮孔总长的百分比。5.空气冲击波:炸药爆炸时,高温、高压气体在介质破裂的瞬间冲入大气,强烈地压缩邻近的空气,形成空气冲击波。五、问答题 1.爆破装药量计算中,所选用的单位耗药量是标准情况下的采用值,何为标准情况?如何确定单位耗药量?答:标准情况是指:标准抛掷爆破、标准炸药、一个临空面。对不同岩石爆破使用标准炸药的单位耗药量可查有关手册。如所用炸药不是标准炸药,则应将所查得的值乘以 320(e 为
24、所用炸药的爆力)。若不是临空面,也应乘以一个修正系数(两个临空面为 0.83,三个临空面为 0.67)。如为非标准抛掷爆破,在计算装药量时用爆破作用指数函数 f(n)加以修正,而不需修正单位耗药量。2.简述光面爆破的成缝机理。答:由于采用不耦合装药(即药包和孔壁间有环状空隙),空隙的存在削减了作用在孔壁上的爆压峰值,并为孔间彼此提供了聚能的临空面。削减后的爆压峰值不致使孔壁产生明显的压缩破坏,只切向拉力使炮孔四周产生径向裂纹,加之临空面聚能作用使孔间连线产生应力集中,孔间裂纹发展,而滞后的高压气体沿缝产生“气刃”劈裂作用,使周边孔间连线上裂纹全部贯通。3.用岩石爆破机理和临空面的作用说明爆破漏
25、斗的形成。答:炸药在有限介质中爆破,产生冲击波。拉力波使岩石产生弧状裂缝,压力波使岩石产生径向裂缝。由弧状和径向裂缝将岩石切割成碎石。当药包的爆破能量尚具有使部分介质直接飞出临空面的能量时,便会形成爆破漏斗。4.预裂爆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预裂爆破起爆及开挖区爆破的程序设计的主要参数各有哪些?答:预裂爆破是为了保护非开挖区岩石免遭破坏。预裂爆破孔的起爆是在开挖区爆破之前。预裂爆破设计参数有孔距、线装药量。5.电爆网路有哪几种连接方式?各有何优缺点?答:串联法:要求电压大、电流小,导线损耗小,接线和检测容易,但只要一处脚线或雷管断路,整个网路所有雷管都拒爆;并联法:要求电压小电流大,导线损耗大,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工程 施工 考试题 复习资料 53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