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习题287.pdf
《高中语文-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习题28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习题287.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素养评价(二十四)静女 涉江采芙蓉 虞美人(春花 秋月何时了)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语言基础落实练 1下列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C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解析:选 B A 项,“爱”同“”;C 项,“说”同“悦”,“女”同“汝”;D 项,“归”同“馈”。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柔情似水 C只是朱颜改 D佳期如梦 解析:选 C C 项,借代,朱颜代指宫女。A、B、D 三项均为比喻。3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李煜生于江南,山清水秀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
2、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包藏丰富的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旋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贬官谪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A B C D 解析:选 C 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读者的感受”,再加之由词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联词语,
3、故可确定首句为;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顺序为。4请根据涉江采芙蓉中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 50 个字。答:_ _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围绕“还顾”“望”“长路”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多用修辞性语言,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盼归焦灼的意境;字数要符合题干要求。参考答案:艰难跋涉的旅人,停驻沉重的双足,回首遥望故乡,烟云渺渺,长路漫漫,迷茫的眼里写满焦灼。5下面这首诗的每一节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第一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合理;每个镜头脚本不超过 40 个
4、字。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场景:郊外。角楼之上。人物:一对青年男女。镜头一:青年女子躲在角楼的一角,青年男子左顾右盼,来回走动寻找女子,时不时抓头挠发。镜头二:_ _ 镜头三:_ _ 解析:“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描述的是娴静的姑娘送给男主人公红色的彤管,男主人公欣赏受赠的彤管鲜艳的色泽;“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描述的是姑娘把从郊野采来的茅草送给男主人公作为信物,男主人公对受赠的普通茅草却由衷地赞美。参考答案:(镜头二)青年女子从角楼现身,羞涩地送给青
5、年男子红色彤管,青年男子抚摸彤管,爱不释手。(镜头三)(两人一起到郊外)青年女子采茅草送给青年男子,两人肩并肩坐在草地上,青年男子很陶醉。6选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一个句子,展开联想,描写一个场景。不少于100 个字。答:_ _ _ _ _ _ _ _ 参考答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明月朗照中,江山已不再是李氏的江山。7下面词句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请根据词句描写的对
6、象和营造的意境将其扩写成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60 个字。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答:_ _ _ _ _ 参考答案:黄昏,如血的残阳(比喻)给这个小小的孤村披上了一层惨淡的红纱。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绕过村子,河水欢快地(比拟)向远处流去。暮色四合,几声哀鸣打破了村庄的寂静,原来是一群寒鸦,在飞向自己的巢穴。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句子是“,”。(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作者以季节更替发出追问的句子是“,”。(3)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由“明月”与“东风”这两个意象引发故国之思的句子
7、是“,”。(4)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以比喻、夸张手法表达无限愁绪的句子是“,”。(5)静女中的“,”两句,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未见恋人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6)静女中,写荑草是女主人公跋涉远郊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的两句是“,”。(7)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两句运用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与此意境相似的两句是“,”。答案:(1)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2)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5)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6)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7)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8)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古诗歌鉴赏增分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 题。回车驾言迈 古诗十九首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注 回车驾言迈:“回”,转。“言”,语助词。“迈”,远行。寿考:犹言老寿。“考”,老。奄忽:忽然,很快。随物化:犹言“随物而化”,指死亡。荣名:指荣禄和声名。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是全诗的纽带,既是对前四句叙事
9、写景发出来的联想和感慨,又是开启后六句议论感慨的由头所在。B“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是说人生、草木等事物的兴盛和衰败都有各自的时限,苦恼的是自己没有很早地建立起自己的功名。C“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人生不能像金石那样坚固而永恒,突出了生命的短暂易逝。D此诗富含哲理,其艺术风格质朴自然,行文如行云流水,但又不浅露,而是余味悠长,耐人寻味。解析:选 C“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法错误。不是夸张的手法,而是对比。10本诗的前四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相关词句,谈谈“悠悠”“摇”两词的表达效果。答:_ _ _ _ _ 解析:“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意思是“转
10、回车子驾驶向远方,路途遥远,长途跋涉,难以到达”。“悠悠”,远而未至之貌,既有“遥远”之意,又有“忧愁思虑”之感;与“涉”“长道”连用,不仅展现了一个旷远悠长的跋涉背景,更浮现出了一位忧愁思虑的跋涉者形象,给人一种苍凉旷远之感。“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意思是“抬头四顾,但见原野茫茫,春风吹拂,摇动着原野上无边的青草”。“摇”,用来描写东风吹动百草之态,让人顿感茂盛的百草飘摇衰萎如秋;“悠悠”“摇”,叠词与单字交叠使用,渲染了苍茫凄清的气氛,然而不但音声历落,且由一点“车”,衍为一线“长道”,更衍为整个的面“四顾”旷野,然后由苍茫旷远之景中落到一物“草”上,一个“摇”字,不仅生动地状现了风动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涉江采 芙蓉 虞美人 鹊桥 习题 28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