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习题38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赤壁赋-习题38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赤壁赋-习题383.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素养评价(二十二)赤壁赋 一、文言基础落实练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选 D A 项,“冯”同“凭”,乘。B 项,“属”同“嘱”,劝请。C 项,“缪”同“缭”,盘绕、围绕。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 任凭 B正襟危坐 危险 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简直 D相与枕藉乎舟中 交错 解析:选 B“正襟危坐”中的“危”,应该解释为“端正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逝者如斯,而
2、未尝往也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 D.固一世之雄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解析:选 C C 项,都是介词,在。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 项,形容词词尾/语气词,表示疑问。D 项,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解析:选 D A 项,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西班牙斗牛是一种人跟牛相斗的娱乐活动。B 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
3、:二十四节气之一。C 项,古义:指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女子。D 项,古义今义相同,都形容时间极短。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侣鱼虾而友麋鹿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和不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相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解析:选 D 下:名词作动词,攻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四个句子加点词的活用情况都不相同,故选 D 项。6下列各句中,和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 B游于赤壁之下 C而今安在哉 D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选 C C
4、 项为宾语前置句,A、B、D 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7名句默写。(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2)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洞箫声“,”,这是通过音乐引起想象,运用比喻来描写听者的感受。(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能听到即为音乐,能看到即为美景,因为“,”,所以可以认为它们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被人们共同享用。答案:(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2)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3)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8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苏轼是 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眉州眉山人。(2)既望是指农历望日之后的第 天,望在这里
5、指农历每月的 日。(3)斗牛在文中指天上的斗宿和 宿。斗,在这里指 ;牛,指的是 。答案:(1)北宋 东坡居士(2)二 十五(3)牛 南斗 牵牛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译文:_ _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译文:_ _ 参考答案:(1)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2)想与神仙一起遨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二、文言文阅读增分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
6、,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7、。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
8、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解析:选 A“坐庭中”“噤未能言”的主语均为“士”,“噤未能言”语意完整,不可断开;“轼宽其禁约
9、”句子结构完整,不可断开,排除 B、C 两项。“使得尽技”的主语是“轼”,“每摧辱举子”的主语是“内侍”,所以“技”后应断开,“内侍”后不应断开,排除 D 项。故选 A 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解析:选 B 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自幼聪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赤壁赋 习题 38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