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五石之瓠试题35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五石之瓠试题35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五石之瓠试题351.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探究导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2、探究道家哲学思想的思辨性,分析老庄的哲学之道对当今社会所起到的积极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 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些名言涉及到了哪两位古代文化名人?依据是什么?二、走进老子和庄子 要求:速读材料,标画人物和人物思想的关键点 老庄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2、“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2 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他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末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试题 35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