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汇编: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图题的解法和技巧(3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汇编: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图题的解法和技巧(3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汇编: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图题的解法和技巧(32).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晒盐”过程中可得到粗盐和卤水。粗盐中常含有多种杂质,必须对其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卤水经常用作工业制镁的原料。(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为:溶解、_ 。(2)在一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粉末 6g,向其中加入 20g 水,经充分溶解后,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当滴入稀盐酸 30g 时(即图中 A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写化学式)。计算混合物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2实验室
2、用 10.0g 某石灰石厂的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对样品进行分析,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时间/min 1 2 3 4 剩余固体质量/g 8.6 7.3 6.7 6.7 (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 CO2质量是 _。(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若将生成的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请上 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3为测定某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取黄铜(含铜和锌)样品置于烧杯中,另取80 克稀盐酸,逐滴滴加。实验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黄铜属于 (选填“合金”或“合成材料”);(2)实验结束后溶液的 pH 7(选填“
3、”“=”或“”);(3)如图中曲线 (选填“AB 段”、“BC 段”、“CD 段”),稀盐酸反应消耗完没有剩余;(4)原有黄铜样品的质量 m 为 克;(5)计算稀盐酸的浓度。4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 H2SO4和 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 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1)100g 废水中含 CusO4的质量为多少_?(2)废水中 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4、 5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和铜屑等设计生产石青、波尔多液的工艺流程如下:查阅资料:硫酸铜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14.3 17.4 20.7 25.0 28.5 33.3 40.0 55.0 75.4 (产品制备)(1)流程图中 X 的化学式_;(2)反应在 80条件下制备硫酸铜,其化学方程式为_。(组成测定)小组同学为测定石青的组成,称取了一定质量的石青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查阅资料:石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CuCO3bCu(OH)2 Cu(OH)2在 6668完全分解:Cu(OH)2加热CuO+H2O;CuCO3在 200220
5、完全分解:CuCO3加热CuO+CO2 CuSO4固体为白色,CuSO45H2O 固体为蓝色 实验步骤:连接仪器,并 ,准确称取 69.2g 的 aCuCO3bCu(OH)2放在 C 装置中;打开活塞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装置 D、E 的质量;关闭活塞,控制 C 装置中的温度为 250对石青进行热分解,直至 C 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打开活塞,继续通一段时间空气;冷却后,称量,装置 D 增重 3.6g,装置 E 增重 17.6g。(3)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的填空:_;(4)洗气瓶 A 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B 中所装液体为_(填名称)。(5)试确定石青的化学式_(请写出计算过程)。
6、(6)若缺少 F 装置,测得的 a:b 的值将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脱水探究)硫酸铜晶体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的 CuSO45H2O 固体 2.50g,放在上图实验装置 C 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7)G 点固体的化学式是_;H 点固体的颜色是_。(8)将 CuSO45H2O 固体加热到 570分解后,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硫的一种氧化物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1)海水中富含镁、钠、氯等,这里的“镁、钠、氯”指的是_(填元素或原子)。小明
7、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海水,进行如图 1 操作:(2)若经过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所得液体 C 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可多选)。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3)操作应选用的装置是_(填图 2 序号),其原理是利用其_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从微观分子角度解释闻到水中异味的原因_ (4)小明取少量液体 D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则液体D 是_(填“硬水”或“软水”)。(5)自来水中含有少量 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 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CaCO3)、水和二
8、氧化碳,这是水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试写出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 7p 型透明导电化合物 CuAlO2具有良好的热电性能,在热电转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如图为从航空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 CuAlO2的工艺流程。(资料)、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Cu(OH)2、Al(OH)3完全分解的温度分别为 80和 450;、CuAlO2高温易分解、受热易氧化;银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的名称是_,此操作不用玻璃棒的后果_滤液 A 中的溶质为_。(2)煮沸过程中蓝色固体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煅烧”
9、时温度须控制在 1042-1085范围内且在氩气中进行,其原因是_。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8金属及其材料的发现和使用,标志着人类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在该实验中,一氧化碳是_(选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表达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2)在装置安装后、实验进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装好药品,应先通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的原因是_;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3)澄清石灰水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上述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代号),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4)镁铝合金被誉为“2
10、1 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一种镁铝合金 Mg17Al12是特殊的储氢材料,完全吸收氢气后得到 MgH2和 Al,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 MgH2上标出氢元素的化合价_。(5)为了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哪种试剂可行_(填字母代号)。A Fe、CuSO4溶液、Ag B FeSO4溶液、Cu、Ag C FeSO4溶液、Cu、AgNO3 D FeSO4、CuSO4溶液、Ag 9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选填“从水中取出导管”
11、或“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可用装置 B 或 C 制 CO2,该反应化学表达式为_,C 装置相对于 B 装置的优点有_。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_(选填“能”或者“不能”)体现 C 装置的优点。(4)E 图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并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可以通过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来表示。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液面上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选填“有”或“无”)影响。不考虑气压和温度的影响,用此套装置的测量结果仍然偏大,其原因是_。(5)某兴趣小组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联想到了渔民用块状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过氧化钙和水反
12、应能够放出氧气,所以小组决定以过氧化钙为原料制取氧气: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与现象 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小林希望加快该反应速率,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同学们对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a)氢氧化钙和氧气(b)碳酸钙和氧气。请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选择另一生成物的原因是_。10小南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 1)进行了改进,如图 2 所示,在 T 形三通管
13、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少许浓氨水滴入 T 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注: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的是_(A 或 B),图 2 实验中可观察_(填“ab”或“bc”)段纱布条先变色。若将图 2 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_(填“快”或“慢”)。(2)小明利用图 1 装置探究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变化(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图 2 是用传感器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氧
14、气浓度变化情况的曲线。步骤 1: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白磷始终不燃烧。步骤 2:冷却至室温,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照射引燃白磷,白磷燃烧。(3)在步骤 1 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图 2 哪一段表示红磷的燃烧_(填 AB、BC、CD或 DE);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择_(填“红磷”或“白磷”)效果会更好。【参考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A 解析:过滤 2MgCl 设混合物中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2222HCl+MgOHMgCl+2H O735873g 10%x()5873g 10%=73x x=5.8g 则混合物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15、为:5.8g100%96.7%6g 【详解】(1)粗盐中含不溶性杂质,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先溶解,再过滤;(2)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粉末中,稀盐酸会和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由图可知,A 点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 30g,B 点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 73g,加入盐酸后,溶液的质量在增加,因为盐酸会将氢氧化镁不溶于水的沉淀溶解在溶液中,使溶液质量增加,B 点后溶液质量也在增加但出现一个转折点,说明氢氧化镁已经被溶解完,溶液再增加的量即为过量稀盐酸的质量;可见 A 点代表氢氧化镁还没有被稀盐酸溶解完的状态,溶液中的溶质应为原有的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镁,化学式为2MgC
16、l;由分析可知,B 点代表氢氧化镁刚好被稀盐酸溶解完的状态,可以根据消耗盐酸的质量求出反应的氢氧化镁的质量,见答案。2C 解析:(1)3.3g(2)75%(3)【详解】(1)经过 3 分钟的高温煅烧,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表明碳酸钙已经完成参与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量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10.0g-6.7g=3.3g。(2)解:设样品中 CaCO3的质量为 x。32CaCOCaO+CO100443.3gx高温 100443.3gx x=7.5g 样品中 CaCO3的质量分数=7.5g10.0g100%=75%答:样品中 CaCO3的质量分数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模拟 试卷 汇编 算题 流程 实验 题图题 解法 技巧 3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