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诊疗.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诊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诊疗.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0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诊疗 概述 血浆中阳离子是 Na、K、Ca、Mg,其中以 Na 含量最高,约占阳离子总量的 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阳离子含量虽少但却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以 Cl 和 HCO3 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 X 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细胞内中的阳离子有 K、Mg 和 Na,含量以前两种为多,而 Na 只占少量.细胞内液阴离子磷酸盐和蛋白质为主,HCO3和硫酸根只占少量,而 Cl 只在少数组织细胞内微量存在.由于测定细胞内电解质含量很困难,所以临床都以细胞外液的血浆或血清的电解质含量作为诊疗的
2、参考依据.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血浆中 Cl、HCO3总和与阳离子 Na 浓度之间保持有一定比例关系,即:Na=HCO3+Cl+1210mmol/L.各体液渗透压均处于同一水平,即摩尔渗量为 294296mOsm/L;理论渗透压为 756760kPa.电解质与血浆晶体渗透压:根据血浆钾、钠、葡萄糖、尿素的浓度可计算出:血浆晶体渗透压=2Na+K+葡萄糖+尿素.电解质项目 1.钠代谢 钠、氯 是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每公斤体重约含钠60mmol/L,若体重为 70 公斤体内含钠总量为 4200mmol/L.体内钠约 50%分布于细胞外液,40%存于骨骼,10%存
3、在于细胞内.机体通过膳食与食盐形式摄入钠和氯,一般摄入 Na 量大于其需要量,所以通常人体不会缺钠和缺氯.Na、Cl 主要从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肾排出,肾排钠量与食入量保持平衡.肾对保持体内钠含量有很重要的作用.当无钠摄入时,肾排钠减少甚至不排钠.以维持体内钠的平衡.肾对钠的排出特点是多入多出,少入少出,不入不出.钠代谢的调节:钠代谢的调节主要通过肾脏,调控钠排出的因素有:1球一管平衡:肾小管重吸收的钠与肾小球滤过的钠成比例.2肾素一血管紧 X 素一醛固酮系统:此系统是调控水盐代谢的重要因素,当血容量降低、血压下降时,肾素分泌增多.肾素肾小球旁器合成分解血管紧 X 素原产自肝脏,从而形成血管紧
4、X 素,后者在 ACE血管紧X 素转换酶,来自血管内皮细胞,肺部最多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 X 素.2/10 AG,AG在氨基肽酶的作用下,转变为 AG,AG和 AG皆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主要作用是刺激醛固酮分泌,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重吸收钠并排出钾和氢保钠排钾.3对钠代谢有调节作用的其他内分泌激素有:抗利尿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和心钠素等.钠平衡紊乱:钠离子是细胞外液含量最高的阳离子,对保持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参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体内可交换的钠总量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决定因素,通过渗透压作用可影响细胞内液.细胞外液钠浓度的改变可由水、钠任一含量的变化而引
5、起,故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水与钠的正常代谢与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1低钠血症:血浆钠浓度降低,小于 130mmol/L 称为低钠血症;血浆钠浓度是血浆渗透浓度Posm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低钠血症通常是低渗透浓度的反映,又称低钠性低渗综合征.Posm 降低导致水向细胞内转移,使细胞内水量过多,这是低钠血症产生症状和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血浆钠浓度并不能说明钠在体内的总量.低血钠可见于摄入少少见,丢失多、水绝对或相对增多.是一个复杂的水与电解质紊乱.原因很多,可分为肾性和非肾性原因两大类.肾性原因:肾功能正常情况下,机体很少是因为摄钠过少引起低钠血症的,因为肾脏有较强的保钠能力
6、,肾功能损害而引起低钠血症的有因渗透性利尿、肾上腺功能低下以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非肾性原因:可见于呕吐、腹泻、肠瘘、大量出汗和烧伤等疾病过程,除丢失钠外,还伴有不同比例的水的丢失.低钠血症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进而出现细胞水肿,严重者有可能出现脑水肿和消化道紊乱.假性低钠血症:由于血浆中一些不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的增多.使单位体积的水含量减少,血钠浓度降低钠只溶解在水中,引起低钠血症,前者见于高脂蛋白血症血脂10g/L、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100g/L 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后者见于静脉注射高 X 葡萄糖或静脉滴注甘露醇以后.2高钠血症:主要见于水的
7、摄入减少如下丘脑损害引起的原发性高钠血症、排水过多 尿崩症、钠的潴留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缺水和缺钠 概述 缺水和缺钠在外科临床上非常之常见.因机体内水和钠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缺水和.3/10 缺钠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类型其病理生理变化和一些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治疗前应加以鉴别.病因 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引起.缺水和缺钠的原因不同,其程度上也各有不同,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水和钠的等渗液体丧失称为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是指缺水多于缺钠;低渗性缺水则缺水少于缺钠.症状 1.口渴,头晕,乏力,谵妄,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昏迷.2.厌食,恶心,呕吐,腹胀.3.尿
8、少,甚至无尿.4.皮肤弹性减低,口唇和皮肤乾燥,眼窝凹陷.5.浅静脉萎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检查 1.等渗性缺水:有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肠梗阻腹膜炎等病史.出现口渴,尿少,厌食,嗜睡,皮肤乾燥弹性差,心率快,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者.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液浓缩,血细胞压积增高,血清钠、氯降低不明显.2.高渗性缺水:有高热,大量出汗,禁食等病史.出现口渴,尿少为主要表现,重度者出现狂燥甚至昏迷等 临床表现者血清钠高于,尿比重高,血细胞压积增高.3.低渗性缺水:有大量丢失体液后,只补充水或补钠少的病史.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直立时易昏倒,血压 极易下降等临床表现者.血清钠低于,尿比重低,尿钠,氯
9、减少,血液浓缩,血细胞压积增高.4.在治疗过程中,需反复查血细胞压积、尿比重和血液生化,与时调整补液.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2.补充钠和水份,补充血容量.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静脉滴注.根据缺水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应用不同的药物.2.钾代谢 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之一,健康成年人,每公斤体重含钾量为50mmol/L,若体重为 70 公斤,体内含钾总量为 3500mmol/L.钾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只有 2%在细胞外液.钾在动植物食品中含量丰富,人体钾的来源全靠从食物中获得,健康人每日摄入的钾足够生理需要,钾的吸收很完全,只有约 10mmol 从粪便中排出.正常人排钾的主要途径是尿液,肾
10、对钾的排出特点是多入多出,少入少出,不入也出,所以,禁食的病人应注意补钾.钾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调节体液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和保持细胞应激功能的重要电解质之一.机体有完整调节血钾水平的机制.4/10 影响肾脏排钾的主要因素是醛固酮保钠排钾,其次为糖皮质激素.醛固酮的分泌除受肾素、血管紧 X 素系统调节外,还受到血钾、钠浓度的影响,当血钾高升,血钠降低时,醛固酮合成分泌增多,反之则分泌减少.体液酸碱平衡的改变也影响肾脏对钾的排泌,酸中毒时,尿钾增多;碱中毒时,尿钾减少.影响钾在细胞内外转移的因素很多,有生理性的如:Na 一 K 一 ATP 酶、儿茶酚胺、胰岛素、血糖浓度、剧烈运动等;也有病理性的
11、如:血 pH、高渗状态、组织破坏、生长过快等.钾平衡紊乱:钾平衡紊乱与否,要考虑钾总量和血钾浓度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钾总量是指体内钾的总含量,由于钾主要分布在细胞内约占总量的 98%,因此血 K+浓度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体内总钾量.血 K 浓度是指血清 K 含量,血浆钾浓度要比血清钾浓度低约 0.5mmol/L左右,因为血液凝固成血块时,血小板与其他血细胞会释放少量钾入血清之故,临床以测血清钾为准.影响血钾浓度的因素有:某些原因引起钾自细胞内移出到细胞外液时,则血钾浓度会增高;细胞外液的钾进入细胞内时则血钾浓度会降低;细胞外液被稀释时,血钾浓度降低;细胞外液浓缩时血钾浓度会增高;钾总量
12、是影响血钾浓度的主要因素,如钾总量过多,往往血钾过高;缺钾则伴有低血钾;当细胞外液的钾大量进入细胞内或血浆受到过分稀释时,钾总量即使正常,甚至过多时,也可能出现低血钾;若细胞内钾向细胞外大量释放或血浆明显浓缩的情况下,钾总量即使正常甚至缺钾时也可能出现高血钾.体液酸碱平衡紊乱,必定会影响到钾在细胞内、外液的分布以与肾排钾量的变化.临床观察 怀疑为钾平衡失调时,除了测定血清 K+浓度外,还应分别从影响钾代谢以与钾平衡失调后代谢变化的多方面检查,如肾功能指标、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水平、酸碱平衡指标以与尿量、K+、Na+和 Cl-的浓度,以便综合分析钾平衡紊乱的原因与其对机体代谢失调的影响程度.低钾血症
13、:血清钾低于 3.5mmol/L 以下,称为低钾血症.临床常见原因有:钾摄入不足:因为人体钾来源全靠食物提供,所以长期进食不足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禁食者如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由于钾来源不足,而肾仍然排钾,很易造成低钾血症.钾丢失或排出增多: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胃肠减压和肠瘘者,因为消化液丢失,消化液本身含有一定量钾,外加.5/10 消化功能障碍,吸收减少,从而导致缺钾;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促进钾排泄与钠储留作用,当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均能引起低血钾;心力衰竭,肝硬化患者,在长期使用利尿剂时,因大量排尿增加钾的丢失.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如静脉输入过多葡萄糖,尤其是加用胰岛素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14、,进而合成糖原,都有 K+进入细胞内,很易造成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或输入过多碱性药物,形成急性碱血症,H+从细胞内进入细胞外,细胞外 K+进入细胞内,造成低血钾症.此外,血浆稀释也可形成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 5.5mmol/L,以上,称为高血钾症.临床常见原因有:钾输入过多,多见于钾溶液输入速度过快或量过大,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尿量减少,又输入钾溶液时易于引起高血钾.钾排泄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少尿或无尿如急性肾功能衰竭;细胞内的钾向细胞外转移,如大面积烧伤,组织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钾大量释放人血;代谢性酸中毒,血浆氢离子往细胞内转移,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与此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
15、H+增加,而泌 K+减少,使钾贮留于体内.低钾血症 概述 血清钾浓度低于.,称为低钾血症.病因 多见于长期禁食或少食,钾盐摄入不足;大量呕吐,腹泻和长期应用速尿等利尿药致钾排出过多而引起.临床表现以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症,失钾越多越快或同时伴有、浓度增高,则症状更明显,低钾血症常与原发病的症状相混杂,易延误诊断,应加以重视.静脉补钾时,尿量须在小时以上,切勿过快或过量,严禁静脉推注.症状 1.四肢软弱无力,软瘫,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2.神志淡漠,目光呆滞,嗜睡,神志不清.3.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4.心悸,心律失常.检查 1.血清钾低于.2.心电图显示波低平,双向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电 酸碱 平衡 紊乱 诊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