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 X 第一章总则 第条为了满足林业苗圃下称苗圃工程设计需要,提高苗圃工程设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 X.第条 本规 X 适用新建和改 扩 建的林业固定苗圃工程设计,集体所有制固定苗圃可参照执行.第条 苗圃按土地总面积划分类型如下:一、大型苗圃:土地总面积 20hm2上.二、中型苗圃:土地总面积 7-20hm2含 20hm2.三、小型苗圃:土地总面积 7hm2以下含 7hm2.第条 苗圃生产的苗木质量应达到国标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育苗工艺应按照国标育苗技术规程的要求,苗圃工程设计应根据苗木生产的规模和技术要求,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第条 苗圃工程应根据主管部门批
2、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设计.第条 苗圃工程的项目构成如下:一、生产设施:圃地工程.二、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土壤改良、给水、排水、道路、供电、通讯、防护林与仓库棚窖、机具检修、化粪池、气象哨、消防、科研、温室等工程.三、行政与生活福利设施: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住宅以与公#卫生福利工程.第条 苗圃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 X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 X 的规定.第二章 圃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 圃址选择条件 第条 圃址选择应贯彻城乡结合、农工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和以圃定居经营、统一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第条 圃地选择:一、地形地势 应选择地势平坦,自然坡度在 3 度以下,排水良
3、好的地方,山地丘陵区因条件限制时,可选择在山脚下的缓坡地,坡度在 5 度以下.2/9 二、坡向 北方林区宜选在东南坡;南方林区宜选在东坡、北坡和东北坡;高山地区宜选择半阳坡的东南坡或西南坡.三、土壤 圃地土壤以团粒结构,质地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轻粒壤土;土层厚度在 50cm以上,PH 值以 5-8 为宜,其中针叶树圃地 PH 值以 5-6.5 为宜,阔叶树圃地以 5-8 为宜.四、水源 苗圃应选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中盐含量不超过 0.15%,地下水位适宜的深度:砂土地区 1-1.5m 以下,砂壤土 2.5m 以下,粘性壤土 4m 以下为宜.五、病虫害 地下害虫数量超过标准规定的允许量或有较严重的
4、立枯病、根腐病等病菌感染的地方不宜选作育苗圃地.第条 在圃址选择时,除满足苗木生产的条件下,应靠近主要交通衔接点,为了方便生产与生活,有利于解决劳力、畜力和电力来源,在可能条件下宜靠近乡镇.第二节 苗圃勘测 第条 苗圃工程在设计前应对苗圃 X 围的历史、现状、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居民点、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勘察与调查论证工作,提出苗圃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第条 圃地土壤调查:圃地采用土壤剖面调查,一般可按 1-5hm2设置一个剖面,但不得少于三个,剖面规格:长 1.5-2m,宽 0.8m,深至母质层 最浅 1.5m.每个剖面都要记载下列因子:一、剖面位置与编号用草图示位
5、.二、海拔高、坡度、地下水位.三、按层次记载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结持力、石砾含量、植物根系分布与整个剖面形态特征等,并确定其土壤的土类、亚类、土种名称.圃地土壤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区划,并根据需要提出土壤改良工程项目.第条 圃地病虫害调查:采用挖土坑分层调查.样坑面积 1.01.0m,坑深挖至母岩.样坑数量:5hm2以下挖 5 个土坑;6-20km2挖 6-10 个土坑;21-30hm2挖 11-15 个土坑;31-50hm2挖 16-20 个土坑;50hm2以上挖 21-30 个土坑.土坑调查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危害植物程度、发病史和防治方法.通过调查提出病虫害防治工程项目.-page
6、-第条 调查气象资料:一、年、月、日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最低日气温、土表层最高最低温度、日照时数与日照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的初终期与初终期间的累积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的初终期.3/9 二、年、月、日平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降水时数与其分布、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与其量和最长连续无降水量日数.三、风力、平均风速、主风方向、各月各风向最大风速、频率、风日数.四、降雪与积雪日数与初终期和最大积雪深度、霜日数与初终期、雾淞日数与一次最长连续时数、雹日数与沙暴、雷暴日数、冻土层深度、最大冻土层深度与地中 10cm 和 20cm处结冻与解冻日期.五、当地小气候情况.第条 圃址测量 一、圃址 X 围
7、内与其外部相关的道路等地段应进行地形测量.二、施测时应将土壤与病虫害分布区域的境介标入地形图.三、地形图测量比例尺为 1:5001:2000.第三节 苗圃总平面设计 第条 苗圃总平面设计应根据自然地形,生产工艺、功能区划以与与外部衔接等要求,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第条,辅助用地面积规定 辅助用地系指除圃地以外的用地.大型苗圃的辅助用地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 25%;中、小型苗圃的辅助用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 30%.第条 辅助生产设施的平面设计 一、道路网:布设从行政管理区与外部交通相联结的干道;国内道路应以保障生产、方便管理和生活,适应机耕需要,布设支道和岔道.大型苗圃可根据需要布设环圃道路
8、.二、道路网,给水与排水系统应综合考虑,统一协调布设.三、有风、沙危害,需要设置防护林带的苗圃,应按林带树种的防护性能,一般以树种高的 1517 倍距离结合苗圃用地设计防护林带,林带宜与道路网配合设置.第条 中、小型苗圃的职工宿舍与住宅可以在圃外适宜的地点建设.第三章 圃地工程设计 第条 圃地工程系指苗圃生产用地建设工程 第条 苗圃生产用地应根据计划培育苗木的种类、数量、规格要求、出圃年限、育苗方式与轮休或休闲等因素以与各树种的苗木单位面积产量,按下式计算生产地面积.4/9 n N A B P=i=1 ni C 式中 P某树种育苗面积公顷;N每年需要该树种的苗木数量株;A苗木培育年数;hi该树
9、种单位面积产苗量株;n树种数量;B轮作区的区数;C该树种每年育苗所占轮作区数;B/C实行育苗轮作区情况下使用.-page-培育二年以上换床苗木,其生产用地,用上述公式分别播种区和移植区计算,然后相加即可.在确定生产用地总面积时,应考虑育苗生产过程中的抚育、起苗、贮存等工序的苗木损耗,可按计算结果增加 35%面积.第条 圃地的区划原则:一、合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和经营管理.二、根据立地条件与树种生物学特性要求和育苗方法与经营管理水平综合考虑,进行作业区区划.三、作业区的长度与宽度比例应适当.1、作业区长度:大型苗圃或机械化程度高的苗圃以 200300m 为宜,中型苗圃或畜耕为主的苗圃以 5010
10、0m 为宜.2、作业区宽度:以长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为宜.在排水良好地区可宽些,反之则窄些.3、山地苗圃作业区长度、宽度可按照地块现状尽量保持完整形状.四、作业区宜循南北走向.第条 作业区划分:.5/9 一、播种区 应选择地势较高而平坦,坡度小,土层厚度 50cm 以上,肥力中等,灌溉方便,背风向阳地段.二、无性繁殖区 应依据树种生物学特性,以满足扦插、嫁接埋条压条、分蘖分株育苗的工艺条件,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三、移植区 应依据苗木培育规格和树种生长速度与其特性,选择独立完整的地段.四、试验区 应根据引种、组培和新种引植与新品种的特性与其采用工艺条件,选择便于观察、试验的地段,宜结合温度统一区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业 苗圃 工程设计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