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文档感悟国培.pdf





《研修文档感悟国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修文档感悟国培.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悟国培 分享收获 一、理论提升,引领方向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多的是参与教学实践,备课上课是永恒的主题,尽管也参加过理论培训,但往往是时间比较短,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造成了思想观念上轻理论重实践的想法。在这次培训中,教育部的专家们以他们多年来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思考,高屋建瓴地为我们解读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纲要。像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满生教授作的学习贯彻纲要,推进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资历深厚的顾明远教授作的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发展处乔玉全处长做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等报告
2、从宏观上深刻剖析现在阶段我国各级教育存在的弊病,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原则、核心、方针、发展任务,给我们指明了今后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尤其指出创新是教育的强大动力,教师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从学科发展上,本次培训的首席专家、北师大的王民教授通过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动态与反思,让我们明确了我国地理教学要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估作为主要的关注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将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这是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专家们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而精辟,为我们的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
3、、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品质的“教育大餐”。先进的理论只有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发挥彰显它的作用,才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引领作用,如何用这些先进的理论,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是根植在理论基础上的课堂,我想这就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思考并研究的课题之一。尤其让我感动的是 80 多岁顾明远教授、赵济教授,虽然年事已高,可思路仍是那么清晰,顾老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对教师寄予的厚望让我们不敢懈怠,把他的“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记在心间;赵老对中学地理教材如数家珍,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教育家们德高望重的背后是他们几十年的付出,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结果;两鬓斑白的王能智教授三个
4、小时的讲座一直站着,虽然有那么高的学术成就,却是那么谦虚,那样平易近人,“我这么说行吗”,“我说明白了吧”,“我说清楚了吗”,老教育家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付诸行动呢?二、专家指导,增强动力 还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正好赶上换教材,当时的老教师们对新换的教材有诸多的不适应,不到十年的时间,我面临着的不仅是教材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从懵懂困惑中一路摸索着走来,付出了太多的艰辛,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也处于茫然之中,正当我要安于现状时,很幸运地参加了这次国培。本次培训中有二十余个学科培训讲座,从内容安排上看,本着理论实践反思这样的程序,让我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
5、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既使思想得到升华,又在专家的娓娓道来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专家们所阐述的教育观点、大量生动的教学实例、言谈中闪烁着智慧的光彩,精辟、独到的见解令人折服,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启迪、反省和思考,也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动力源泉。之一:在这次培训中,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的王能智教授拥有四十多年的教龄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老教授,他主讲的中学地理教师的 PCK专题是我第一次听到,所谓的 PCK,就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是学科教学知识,是将学科专业知识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教给学生的教学知识,为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完善学生自身的发展,它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尽管没有将
6、这一理论理解透彻,但王老师所强调的一些观点却给人以启发:如:什么样的算是好课?虽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征,但通常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是教师要有“诚”。即教师是否诚心诚意地对待学生。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要视自己的学科为神圣,喜欢上这一堂课。二是对学生要有“诚”,能公平的对待学生,课堂上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参与面尽量广一些,即我们所说的面向全体学生。2对待学生要有“程”。教师能真实的看待学生的认知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是怎样的?当时的思维状态怎样?对这一知识点,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是怎样的?认知能力如何?某一结论学生是怎样得出来的?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还是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得出来的
7、?教师要善于“抓扣”即要学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诊断,抓相异构想,了解学生当时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交道重要的是诊断,这样提高才快;解扣即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能够将学生的需求转化成具体的目标任务,让任务驱动行动,解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学生心中的点火点,即治疗的过程,教学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诊断和治疗的过程。3课要有“魂”。就是有亮点,学生或教师在课堂上生成的亮点,课后能让学生或老师不断品味。4.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变化。一堂课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看学生能力的变化。怎么看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变化?就是通过拓展训练,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
8、问题的能力。5最高境界:怎样让学生进入琢磨的状态。当然这是要求的很高了,一堂课,一个班级里能有 23 个学生进入琢磨状态,那就已经是很成功的课堂了,学生会主动琢磨某一问题的实质或向外拓展,琢磨就意味着他要尝试,要有切磋,要有反思等等。其中前四项是基本要求,后一项带有探究性质,仅仅用一张纸来评价一节课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已经过时了。之二:在这次培训中,有几位来自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专门作了关于地球地图教学策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指导,如吉小梅老师在“地球地图教学策略”的报告,既有理论也有方法,她从课标的角度,分析挖掘教材。报告中有两次提问,对我们的影响深远,第一次她这
9、样问我们,在我们的课堂中:认识地球形状的故事讲了吗?反复使用地球仪了吗?学生观测教室的影子了吗?与其他地方的同学交流了吗?使用现代的 Google earth 了吗?这些提问让我们反思,我们过去的课堂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以课时紧张为借口不给学生体验的机会,很少有老师能做到领着学生去测量影子,与其他省市区的同学交流。当我们淹没在繁重的教研、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中和生活中时,往往忽略了不断的学习滋养自己,尤其是对地理学科外的领域重视不够,比如很多教师对 Google earth 非常陌生,更难以做到熟练、恰到好处的应用到课堂教学;再如 Mapinfor 等常用制图软件、Photoshop
10、 等软件的应用也是软肋。地理教师应该是个杂家,要追踪科技的前沿并占有、使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现在,教师们都会说: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做得如何呢?吉小梅老师再一次向我们发问,在我们的课堂上:是谁给出证据证明地球的形状?是谁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了地球的大小?是谁用事实说明了地球的自传 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谁运用地球仪说出了经线与纬线的划分?于是我们得到一种很好的反思课堂教学的方法:我的教学是以“谁”为中心设计的?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因为教学策略是上位的,是有思想观念统帅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它是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它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
11、学生的学习行为。因而,有了教学策略为武器,就可以改进我们的教和学的行为,就可以改进我们的课堂,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三、课堂实践,拓展思路 在培训中,来自一线的教研员和教师不仅带来了自己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也带来了他们新的思路和方法,无论是从录像课中还是从教学观摩课中,都感受到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无不建立在对课标的深度解读中。备课先分析课标,再细化成课堂目标,用课标作为课堂指南,避免课堂走偏,盲目性,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过去,很多教师对课标重视不够,备课时一般只有备教材、备学生两个视角,这样做出的课会有时会感觉缺少地理的味道,或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面,就教材教教材,难以顾及学
12、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培训,弥补了我们在课标认识、使用方面的缺口。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在首都师大附中听了付迟老师的一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堂课是地图一节的难点之一,但付老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各种地形、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各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更重要的是他以身边的地理事物为例(香山、来访的泰国朋友),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学生设计了学习思路。为了告诉泰国朋友香山的高度,同学们先后理解了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为了告诉泰国朋友香山的地表起伏状况,同学们认识了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等地形;为了将地表起伏状况告诉泰国朋友,同学们学会了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能准确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修 文档 感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