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刑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刑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刑法 第七章 刑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A、制定刑法 B、解释刑法 C、执行刑罚 D、适用刑法 2、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A、犯罪地 B、外国人的本国 C、外国人的居住地 D、外国人的经常住所 3、在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是()A、从旧兼从轻 B、从新兼从重 C、从旧兼从重 D、从新兼从轻 4、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是()A、社会关系 B、犯罪客体
2、C、危害结果 D、犯罪对象 5、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发病 B、住院治疗 C、精神正常 D、视具体情节而定 6、醉酒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A、可以 B、应当 C、不一定 D、视具体情节而定 7、我国刑法规定,采取制的是()A、累犯 B、教唆犯 C、单位犯罪 D、首犯和主犯 8、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A、法律有规定的 B、情节严重的 C、造成重大损失的 D、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 9、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是(),就可进行正当防卫。A、犯罪 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行为 C、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D、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 10、紧急避
3、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是()A、实行的目的不同 B、实行的程度不同 C、针对的危害程度不同 D、针对的对象性质不同 11、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A、中止犯 B、既遂犯 C、实行犯 D、连续犯 12、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A、应当 B、可以 C、视情节轻微程度 D、如果是过失的 13、我国刑法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处罚。A、主要罪行 B、重要罪行 C、全部罪行 D、最重的罪行 14、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A、犯罪性质 B、犯罪情节 C、犯罪
4、人地位 D、犯罪原因 15、刑法规定,贿赂罪的成立条件之一必须是为谋取()A、违法利益 B、非法利益 C、个人利益 D、私人利益 16、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A、绝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是一般主体 B、一般主体 C、特殊主体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A、驱逐出境 B、剥夺政治权利 C、罚金 D、没收财产 18、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执行。A、1 年 B、2 年 C、6 个月 D、最高不得超过 3 年 19、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和犯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决定罚金数额
5、。A、犯罪性质 B、犯罪作用 C、犯罪情节 D、损害结果 20、某公民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 年,他实际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A、3 年 B、15 年 C、18 年 D、12 年 21、没收财产之前犯罪分子所负担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财产偿还的,()应当偿还。A、经犯罪分子本人同意 B、根据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 C、经合议庭人员集体评议是否 D、经债权人的请求 22、我国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A、2 年以内 B、5 年以内 C、任何时候 D、3 年以内 23、我国刑法规定,犯
6、罪后自首又有()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罪。A、重大立功 B、立功 C、悔改 D、积极 24、我国刑法规定,判处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15 年 B、10 年 C、20 年 D、18 年 25、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是20 年。如果20 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核准。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央政法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罪刑法定原则 B、不告不理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E、无罪推定原则 2、罪刑相适应原则,就是根据行为人犯罪
7、的(),决定其刑罚。A、事实 B、情节 C、性质 D、社会危害性 E、主页动机 3、犯罪的特征有()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因果相关性 D、应受刑罚惩罚性 E、违反道德性 4、犯罪构成包含的要素为()A、犯罪客体 B、犯罪主体 C、犯罪的客观方面 D、犯罪对象 E、犯罪的主观方面 5、犯罪的客观方面主要有()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E、犯罪对象 6、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放火、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A、强奸罪 B、抢劫罪 C、贩卖毒品罪
8、 D、投毒罪 E、故意杀人罪 7、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处罚。A、从轻 B、减轻 C、免除 D、不予 E、酌情 8、犯罪的过失分为()A、过于自信的过失 B、不可避免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不可抗御 E、不可预见的 9、正当防卫的必备条件之一,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此处“正在进行”是()的行为。A、客观上确实存在 B、并非主观想像或者推测 C、即将来临 D、正在进行的 E、刚刚发生过后的 10、犯罪预备成立的条件为()A、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犯罪的预备行为 B、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 C、犯罪人未直接造成严重结果 D、行为人在预备阶段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
9、外的原因 E、行为人仅限于谋划 11、在犯罪中止中,自动放弃的犯罪中止应满足的条件为()A、行为人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 B、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 C、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行为人必须彻底放弃正在进行的犯罪 E、行为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12、犯罪集团的主要特征有()A、主体必须是由 3 人以上组成的 B、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固定性 C、具有共同实施某种犯罪的目的性 D、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E、有固定的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首要人物 13、在共同犯罪的形式中,按照各个共同犯罪人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人分为()
10、A、主犯 B、牵连犯 C、从犯 D、教唆犯 E、胁从犯 14、我国刑法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处罚。A、从轻 B、减轻 C、免除 D、不予 E、判处缓刑 15、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要件有()A、犯罪客体是我国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犯罪的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危害我国安全的行为 C、犯罪的主体既有一般主体,又有特殊主体 D、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出自故意 E、有外国人参加的犯罪 16、侵犯公民人身要得、民主权利罪的构成要件是()A、犯罪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B、犯罪的客观方面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C、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少数是特殊主体
11、 D、犯罪必须是出自故意 E、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般出自故意,个别出于过失 17、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自故意的有()A、危害国家安全罪 B、侵犯财产罪 C、贪污贿赂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 E、渎职罪 18、贪污贿赂罪的构成要件一般有()A、犯罪的客体,是侵犯社会主义公有财产所有权,破坏国家职务廉洁性 B、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以及其他人员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 C、犯罪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犯罪的主观方面,多数是故意,少数是过失 E、犯罪不一定是利用职务之便 19、刑罚是()A、只适用犯罪分子 B、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 C、只能由国家审判机
12、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D、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E、适用于一切违法和犯罪行为人 20、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分类包括()A、主刑 B、加刑 C、减刑 D、附加刑 E、缓刑 21、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A、剥夺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 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C、剥夺担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D、剥夺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E、剥夺 自由信仰的权利 22、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量刑时,应当根据(),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判处。A、犯罪的事实 B、犯罪情节 C、犯罪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D、犯罪的因果关系 E、犯罪性质 23、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A、前罪与后罪必须
13、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与后罪都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 C、后罪必须是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5 年以内 D、前罪与后罪必须有一个是故意犯罪 E、后罪必须是故意犯罪 24、一般自首构成的主体是()A、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的 B、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C、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D、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 E、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的嫌疑人 25、缓刑成立的条件是()A、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B、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暂缓执行原判刑罚不致再危害社会 D、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E、必须由检察机关不予抗诉的案件 26、关于假释,正确的说法有()A、
14、适用对象限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 1/2 以上 C、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D、因杀人、爆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有特殊情况,可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进行假释 E、不适用于累犯 27、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有()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 5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5 年 B、法定最高刑为 5 年以上不满 10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10 年 C、法定最高刑为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 年 D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 20 年 E、对法定最高刑为管制、拘役的,未单独规定追诉时效 28
15、、我国刑法对追诉时效的规定的例外情形有()A、在法定的国家机关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的 B、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审判的 C、被害人在追诉期限提出控告,法定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 20 年后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 E、被害人与加害人及其亲属私了的 参考答案 一、1、D 2、A 3、A 4、D 5、C 6、B 7、C 8、A 9、C 10、D 11、B 12、A 13、C 14、B 15、B 16、C 17、A 18、B 19、C 20、C 21、D 22、C 23、A 24、B 25、B 二、1、ACD 2、ABCD 3、ABD 4、ABCE 5、ABD 6、ABCDE 7、ABC 8、AC 9、ABD 10、ABD 11、ABD 12、ABCD 13、ACDE 14、AB 15、ABCD 16、ABCE 17、ABC 18、AB 19、ABCD 20、AD 21、ABC 22、ABCE 23、ABC 24、AB 25、ABCD 26、ABCE 27、ABCDE 28、ABC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