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pdf
《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一、语言教育 中必须重视创造性培养(一)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要能适应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能为使我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作出贡献,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智能型的,是富于创造性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新人。(二)从学前阶段起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可能性 幼儿自身是潜在着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是十分灵活的。鲁迅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
2、入蚁穴”这说明人的一生中,在幼儿期就有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据华东师大教育系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在这时期学习和教育对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三)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斯大林说: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录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的了。这段话说明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思维是人的大脑对现实的抽象反映活动,它必须用词和句来进行,没有语言作为思维
3、的材料,任何思维都 2 是无法进行的,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又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言语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情节,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便能获得发展,他的言语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形象。(四)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语言教育中的创造教育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教法中,有不少很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
4、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老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教诗歌时,有的老师只是让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像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 束缚在 老师所规定的很小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只把幼儿当作教育的承受者,而不是参加者,即使让幼儿参加,也只是根据教学要求作出反应,忽略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过份偏重于“跟我学”不去诱导幼儿动脑子想,想新的内容。这些弊病,会遏制儿童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因此在语言教育中,我们要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训练,转变
5、为多向性、变通性,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培养,让幼儿学得主动一些、活泼一些。二、在语言教育中怎样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 总的说来是抓住进行思维训练的主要因素 语言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一)选择能诱导创造性思维的语言教育内容 1 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启发幼儿联想。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给幼儿一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诗歌,能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让幼儿欣赏木偶奇遇记那样的有着神奇而又美妙的情节的童话,不仅能给幼儿美的享受,而且能引起他们的遐想,启迪他们的智力。所以教师对于教给幼儿的每一首儿歌、每一个故事都要认真选择,即所选的教材有丰富的想象,有悬
6、念,可为幼儿提供思考线索。例如诗歌轰隆隆,全诗内容是:“轰隆隆,轰隆隆,谁来了?雷公公,唤醒了小青蛙,叫来了小蜜蜂,去采蜜,去捉虫,千万可别做懒虫。”教这首诗歌有利于让幼儿联想:雷公公还唤醒了谁,它们做什么?春天伴随春雷的还有什么?春雨干些什么?这样的教材,内容没有局限性,它可以启发幼儿想象雷公公的形象,说出春天苏醒的许多动物,联想到春天萌发的各种植物及其他事物。但并不是有了好教材,就能自然地让幼儿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两个老师教同一个教材,而教学效果有很大差异,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造成水平高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对于教材理解程度不一,则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有了好的教材,教师还要准确理解它,
7、深入钻研它,找出其中可以用来训练幼儿思维的线索,为幼儿提供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机会。2 让幼儿根据一幅图片、一段生活经历或见到一组情景,发挥自由想象,讲述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熟悉的,又不是单一、呆板的,才能让幼儿去比较、选择各种可能,讲出与之不同的情节。4 3 课外的教材。由于幼儿身心特点的原因,他们每天在课堂学习的时间少,单凭课堂上利用教材来训练创造思维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利用课外各种机会来启发幼儿进行扩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教师要寻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像小动物、花草、颜色鲜艳造型美的工艺品,变幻不定的云彩、自然景象 指导幼儿观察它,激发幼儿去探索这些事物的奥秘,讲述他们的想象。对幼儿游戏、
8、活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让幼儿来讨论解决办法,例如“冬天早晨来上幼儿园很冷怎么办?”“六 一儿童节要来了我们怎样布置教室?”“班上的图书破了怎么办?”让幼儿自由想象,自由作出抉择,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谈话内容,可以引导幼儿在寻找办法的过程中,思维向各个方向发散,然后选取一个最佳方案,使他们的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都获得发展。(二)采取良好的方法和多种方式进行训练 对于同一教材,有的教师只能将内容硬灌给幼儿,有的却能启发幼儿主动地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这个差别是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带来的,因此有了好的教材,还得讲究好的语言教育方法。选择方法的原则是有利于抓住创造力的要素来进行训练。创造力有两大
9、要素:一是智能要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实践力;二是非智能因素,包括动机、兴趣、热情、毅力等。其中想象是思维跳动的火花,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因此下面着重谈谈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的方法和形式。l.唤起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的思维。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说过:“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察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就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这句话说明了想象与科学创造的关系,一切创造性活动离开了创造便无法实现。创造思维不是依靠现成的表象,而 5 要对头脑里保留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才能产生新形象,进行创造性活动,因此唤起想象是至关重要的。唤起想象的方式方法是:第一,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话。语言的形象
10、性主要不是诉之于视觉,而是诉之于听觉,也不是直接将形象呈现于人们面前,而是要启发人们通过想象来再造形象的。教师用柔和、自然、准确、清晰的语音说话,注意语调有抑扬顿挫的变化,恰当地模拟象声词,运用修辞艺术,再加上恰到好处的眼神、手势辅助表情,去描述事物,进行文学作品教学,幼儿根据教师的描绘,想象出意境,在头脑里产生新的形象。第二,设计出美观、形象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教具。最好是活动的,可以让幼儿去动手操作,或者是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让幼儿自己去摆弄它,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想象,讲出独特的内容。例如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单个的图样,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出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第三,设置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幼儿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 教育 培养 幼儿 创造性思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