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糖类脂质分解讲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酸糖类脂质分解讲解.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基础课时案 4 核酸、糖类和脂质 小题对点练 考点一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及鉴定 1嘌呤代谢异常会加重痛风病,因此痛风病患者不宜外源性补充富含下列哪类物质的食品()A鸡蛋清 B花生油 C白糖 D猪肝 解析 腺嘌呤、鸟嘌呤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作为 DNA 复制的原料。鸡蛋清、花生油、白糖都是非细胞结构,不含嘌呤碱基,而猪肝是细胞结构,含有嘌呤碱基。答案 D 2下图是位于双链 DNA 或双链 RNA 中的两个核苷酸,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若五碳糖 a 是核糖,则碱基 a 有 4 种、碱基 b 也有 4 种 B若五碳糖 a 是脱氧核糖,则碱基 a 有 4 种、碱基 b 也有 4 种 C若碱基 a 与碱
2、基 b 之间有两个氢键,则五碳糖 a 可能是核糖 D若碱基 a 是胸腺嘧啶,则碱基 a 和 b 之间有两个氢键,五碳糖 b 可能是核糖 解析 胸腺嘧啶是 DNA 中特有的碱基,而核糖是 RNA 中特有的五碳糖,双链 DNA 或双链 RNA 中不应同时存在胸腺嘧啶和核糖。答案 D 3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 8%的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 DNA 与蛋白质分离,使 DNA 水解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质和呈红色的细胞
3、核 解析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加入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即两种试剂是同时加入的,A 错误。加入盐酸的目的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使蛋白质和 DNA 分离便于染色,但不能使 DNA 水解,B错误。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呈绿色的细胞核和呈红色的细胞质,D 错误。答案 C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 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埃博拉病毒进行染色可观察到 DNA 和RNA 的分布 解析 对
4、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来说,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而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其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也是核酸,但其核酸不在细胞内;DNA 分子的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DNA 分子的碱基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决定了 DNA 的多样性;埃博拉病毒只有 RNA,不含 DNA。答案 B 5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编号 化合 实验检测 组成 主要 物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单位 功能 脂肪 苏丹染液 橘黄色 脂肪酸 储存能量 糖原 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提供能量 蛋白 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氨基酸 承担生 命活动 核酸 甲基绿染液 绿色 核苷酸 携带遗 传信息 A.B C D
5、 解析 中脂肪的组成单位是脂肪酸和甘油;中糖原为多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核酸包括 DNA 和 RNA,其中 DNA用甲基绿染色,呈现绿色,RNA 用吡罗红染色,呈现红色。答案 C 考点二 糖类和脂质 6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都含有 C、H、O、N 4 种元素 C其组成单体都是葡萄糖 D都是还原糖 解析 淀粉、纤维素、糖原都属于糖类中的多糖,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淀粉和糖原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三者都是糖类,组成元素都是 C、H、O;三种糖均不是还原糖。答案 C 7如图为糖的分类
6、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淀粉和纤维素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B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C动物中的糖原都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换,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解析 纤维素是结构物质,不储能;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肌糖原不能与血糖相互转换,所以 A、B、C 都错误。纤维素的单体为葡萄糖,D 正确。答案 D 8如表所示是糖类、脂肪主要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数据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种类 质量分数/%C H O 脂肪 7377 1112.5 9.012 糖类 5258 7.08.
7、0 4045 A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B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分解时,脂肪产生的能量多 C脂肪、糖类在体内代谢的共同代谢终产物是CO2和 H2O D脂肪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解析 在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中,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中的,而氢含量较糖类的多,所以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释放的能量多,产生的水多,消耗的 O2多。脂肪、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 C、H、O,在体内代谢的共同代谢终产物是 CO2和 H2O。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答案 D 考点三 细胞中的多种化合物综合 9(2014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都是生物体内重
8、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含碳的R 基 D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解析 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等不可作为能源物质,A 正确。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比,脂肪含 C、H 元素比例高,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B 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至少含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 R 基,但 R 基中不一定含 C 元素,C 错误。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发挥传递信息作用
9、,D 正确。答案 C 10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和丙图分别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的基本单位 B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和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都是自由水 C若丙图中 a 为脱氧核糖,则由 b 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6 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解析 若丙图中 a 为脱氧核糖,则 b 为脱氧核苷酸,可构成 DNA,DNA 完全水解会产生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最多 4 种:A、G、C、T),最多共6 种产物;甲图所示为氨基酸分子,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蛋白质;丙图是核苷酸分子,是组成核酸的基本
10、单位,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结合水;蔗糖是植物二糖,不可能出现在动物细胞中。答案 C 11.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结构单位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可用苏丹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解析 物质甲与乙构成染色体,则甲为 DNA,乙为蛋白质,物质丙为磷脂,甲的结构单位为脱氧核苷酸;DNA 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而非“主要”遗传物质;鉴定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答案 D 12 甲图中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
11、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图中的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是脂肪 B若甲图中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 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 5 种 解析 甲图中可表示蛋白质,可表示糖类或脂肪,可表示 DNA、RNA、ATP、磷脂等,可表示叶绿素。“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暗示该物质为脂肪;为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乙图中单体若是氨基酸,则该四肽彻底水解时,肽键断裂,需要消耗 3 分子水,则水解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 3 个;乙图中若单
12、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 4 种碱基,共 6 种产物。答案 D 大题冲关练 13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 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 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_;_。(2)图中过程为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种不同的物质。过程所需原料是_。已知 mRNA1片段中有 30 个碱基,其中 A 和 C共有 12 个,则其对应基因中 G 和 T 共有_个。(3)LDL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LDL 可以与细胞膜上的 LDL 受体结合,通过_(方式)进入细胞,此
13、过程与细胞膜的_有关。(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的合成。(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是_,据上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 机制。(6)当 LDL 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答案(1)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转录 6 氨基酸 30(3)蛋白质 胞吞 流动性(4)LDL 受体(5)内质网 反馈(6)增多 14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 A、B 代表元素,、是生物大分子,图中 X、Y、Z、P 分别为构成生物
14、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A、B 分别是_、_。(2)如果是人和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 X 的名称是_。(3)P 经_ 方式形成,连接两个 P 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多种多样,从 P 分析原因是 _。(4)大分子物质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该细胞基因的表达过程遵循“中心法则”,简写出表达过程:_。(5)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根本上是由_决定的。(6)由小分子物质 X、Y、Z、P 生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中,有一共同的生成物是_。(7)相同质量的 V 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原因是中_含量相对较高。答案(1)N、P N(2)葡萄糖(3)脱水缩合 NHCO 构成的氨基
15、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4)、转录 翻译(性状)(5)(6)水(7)C、H 15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 T2噬菌体的物质组成,其实验方案如下:(1)实验原理:DNA 溶液遇甲基绿染液呈绿色,RNA 溶液遇吡罗红染液呈红色。需要补充的另一实验原理是:_。(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3)实验步骤: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含 T2噬菌体的溶液,编号为 A、B、C。向 A 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甲基绿染液,向 B 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吡罗红染液,向 C 试管中滴加适量的_,振荡均匀。比较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4)实验结果及结论:若 A 试管中呈_,说明有 DNA 存在,否则无。若 B 试管中呈_,说明有 RNA 存在,否则无。若 C 试管中_,否则无。(5)该实验最可能的结论是_。解析 噬菌体的成分主要是 DNA 和蛋白质,蛋白质的检测用的是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染色剂的种类。根据对照实验及呈现的不同颜色确定其组成成分。答案(1)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2)染色剂的种类(3)双缩脲试剂(4)绿色 红色 呈紫色,说明有蛋白质存在(5)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