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世纪50年代后的中国艺术歌曲.pdf
《浅析20世纪50年代后的中国艺术歌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20世纪50年代后的中国艺术歌曲.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 浅析 20 世纪 50 年代后的中国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起源于德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是对欧洲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同时也是西方室内乐性质的一种经典的声乐体裁.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的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的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其实,西方各国对艺术歌曲的称谓是不同的,如德国称利德,意大利早期称之为牧歌,法国称其为尚松.可以说,中国使用艺术歌曲这一概念的频率远高于西方.艺术歌曲在19 世纪 20 年代传入我国,学堂乐歌是其最初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艺术家们通过实践创作,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艺
2、术歌曲.建国后这段时期的艺术歌曲,包含了诸多意义,本文将对20世纪50年代后的中国艺术歌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简要分析.一、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艺术歌曲的认识和理解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歌曲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风格.但在当时,我国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初期、不稳定状态,艺术歌曲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其创作也一直走着曲折、艰辛的道路,呈现出跌宕起伏之态.二、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2/5 这个时候新中国成立,人民处于一个新的时代,有了新的生活,音乐创作也相对来说有了更广的创作空间.但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作曲家关注得更多的是创作群众歌曲,艺术歌曲在
3、这一特定的环境下没有受到重视和提倡,直至 50 年代中后期、60 年代初才有了一定的改善,艺术歌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可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民歌改编曲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期,许多专业的作曲家开始将我国优秀的各地的民歌加以改编处理,保留了民歌的朴实的同时使其创作的艺术歌曲有了民族化的色彩.其代表作品有丁善德根据哈萨克民歌创作的玛依拉;有黎海英根据#民歌创造的佳作小河淌水;根据哈萨克民歌创作的嘎俄丽泰;根据#民歌创作的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等,深受大众喜爱.这一类艺术歌曲的特点是既保留了原民歌的风格,又在旋律、伴奏等方面做了艺术处理,在艺术品位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4、.例如槐花几时开这首艺术歌曲短小别致,歌词中的槐花暗喻情郎,表达出了姑娘对情郎的期盼但又不敢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歌曲的钢琴伴奏中,用较长的引子充分的刻画出姑娘的内心,用连续固定的伴奏音型与歌唱声部形成对话的感觉,使歌曲形成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二创作歌曲 在这一时期也有许多的创作歌曲,作曲家大多将贴近时.3/5 代的题材作为创作的主要内容,有缅怀英雄人物、歌唱祖国、歌唱家乡等等.另外也有少量与爱情为题材的艺术歌曲.这些创作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影响颇深.代表作品有美丽其格作词作曲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任萍和田川作词、罗宗贤作曲的岩口滴水等.这一类艺术歌曲的特点是歌曲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精神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20 世纪 50 年代 中国艺术 歌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