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故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后的故事.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8 页 80 后的故事 80 后创业故事篇 1 离开了澳洲的阳光,丢掉了澳洲华人圈数一数二的房地产公司,他像大航海时代一位勇敢的船长,扬帆起航,目的地中国。作为第一位把书法作品挂进澳大利亚国会的华人,过少霆,这位 80 后海归创业者投身互联网创业。他说道:“在这样的大时代里,我一定愿意去做一些创造价值的事,创造价值的过程永远比享受价值的结果更精彩。”传承:让中华文化影响全世界 过少霆的哥哥是澳大利亚第一位华裔的联邦国会参议员,家族里有这样优秀的榜样,让过少霆感到自豪。“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更适合自己的人生。”他奉献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后来挂进了澳大利亚国会
2、。“很荣幸”过少霆谦虚的说:“能让中华文化的元素在南半球展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感到非常自豪的。”在过少霆看来,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不仅是经济腾飞的影响力,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已经在全世界都有了不小的影响。因此过少霆决定回到中国,投身互联网创业。感悟:创业最好的时代 “创业至今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因为我们不创造需求,创造一个需求是需要极高的试错成本的,我们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满足一个已经存在且嗷嗷待哺的市场需求。”经过详实的市场调研,过少霆把眼光聚焦在了增量极大的艺体 第 2 页 共 8 页 类市场。过少霆说道:“我们一直试图用传统企业的敬畏心去做互联网企业,我们并不认同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做法,用投资人
3、的钱烧流量。甚至创业之初,创业者们自己都没有规划好未来的盈利模式在哪里。这样的企业会站在所谓的一个风口而忘记了商业的本质和服务业的原本价值。”过少霆坚定的认为如果不能给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和更好的服务体验,最终只会速生速灭。过少霆在创业之初就规划好了未来 35 年不用想象的盈利模式。他说道:“任何的创业还是要回归到企业的本质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成绩:飞速发展 在规划好一切后,S2G 于 2023 年 5 月 20 日正式上线。这是一款定义为:艺体类新媒体视频服务平台的 APP,着力打造成最专业的艺体类视频平台,解决艺体类机构的营销获客,赛事活动精准发布,后台管理的刚性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4、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自己的艺体类爱好付费。“前段时间大家一直在聊知识付费,我们认为为兴趣爱好付费的冲动以及持续性会更强。”过少霆说道。一年多的时间,S2G 在南京已经成为艺体类机构的“大众点评”。由于定位精准,S2G 已服务于南京和上海逾千家艺体类机构,包括:健身房,舞蹈室,台球厅,器乐培训,格斗馆等。在南京,艺体类爱好者都知道 S2G,同城超过 90%的艺体类活动赛事都有 S2G的参与。今年三月进驻上海后,签约机构已超过了 500 家,数字每天都还在增长,签约的成功率达到了 98%。S2G 的城市复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今年相继还 第 3 页 共 8 页 会进驻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我们
5、希望未来的一到两年,把 S2G 的服务输送到中国每个一二线城市的艺体类机构里,把 S2G 的品牌植入到中国每个艺体类爱好者的心里。”过少霆习惯性的挑了挑眉毛。S2G 一直坚持 B-B-C 的理念,服务于艺体类机构是 S2G 的立足之本。“我们坚信,作为平台方能为 B 端客户创造价值就能获得价值。能帮助和伴随B 端客户成长,自身企业的发展是随之而来的。”目前 S2G 已经因此受益了,IP 赛事、影视作品,都顺势而为地成为了垂直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创业的初步成功并没有让过少霆自我膨胀,他还有一颗建立垂直领域服务标准的雄心。“公司正计划推出S2G 认证导师,目前得到了所有签约机构的支持,有了他们
6、的支持,这就不是理想,而会是迅速成型的计划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未来:脚踏实地,形成壁垒 S2G 能在短时间内被市场认可,充分证明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过少霆说道:“我们只是第一个做了这件事情,所以竞品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我们从来不认为一个真正服务于大众的互联网产品会有无法攻破的技术壁垒,有的只是市场壁垒,用户的惯性壁垒以及 B 端客户的商业氛围和依赖壁垒。所以 S2G 现在唯一要做的只是踏踏实实的服务于机构,开拓市场,形成壁垒。我们已经先行一步了,中国的一线城市我们也做了相应的布局,所以我们并不担心竞品的出现。”如今,S2G 还在朝着目标进发,这个核心技术与市场团队都是 90 后的创业公司,执
7、着中国文化的根,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充满着年轻和活力,希望能开辟出一方新天地。第 4 页 共 8 页 80 后创业故事篇 2 仪陇县,有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立山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境内沟壑纵横,距县城 90 公里,最高海拔 793 米。这些年来,这里年轻人纷纷走出深山离乡外出打工,但有一对“80 后”兄弟屈能文、屈柳州却对这块贫瘠的土地情有独钟,潜心养牛创业,使沉寂的山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弟弟屈能文曾考上阆中师范学院,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他在广东的鞋厂做过工人,在新疆做过建筑工,从事过许多个职业。打工期间,他东奔西跑,挣到的钱也寥寥无几。屈
8、能文说:“2023 年,父亲得了脑溢血,每个月都要上千元的药费,每年都要住几次医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老婆还要种庄稼,我只得回到老家,照顾年老的父母和小孩。”兄弟俩看好前景 投身养殖业 为改变家庭经济收入,他用尽心思寻找发展项目。看到成片的荒山盖上了“绿被子”,认为发展生态养殖,市场前景广阔,屈能文萌发了试养肉牛的想法。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贷款 18 万元,向亲朋好友借来 2 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养牛资金投入大,效益周期长,经过考察,一头小牛价格就在 6000 多元,还要建养殖场、购买牛饲料,还有疾病防疫等等。屈能文找到了隔房兄弟屈柳州,希望哥哥支持
9、自己,兄弟俩一起创业养牛。屈柳州是一个头脑特别灵活的年轻人,前几年抓住农村大量建房的机会开办了一个水泥板厂,效益很不错。现在弟弟提出合伙开办养牛场的想法,就满口答应了,当即投资 30 多万 第 5 页 共 8 页 元。兄弟俩参加了仪陇县发展协会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养牛专业技术培训;一起到云南、平昌、通江县等地考察。通过考察,觉得西门塔尔牛生长快、免疫能力强、肉质好,生长周期为 1415 个月;肉牛市场好,供不应求。兄弟俩一合计,决定养殖西门塔尔牛。说干就干,兄弟俩开始修建养殖场。投资 30 多万在半山腰推出一块平地,建起了 1000 个平方的养殖场,还修建了 300 米的车道联通养牛场和乡村公路
10、。屈柳州说:“多亏县畜牧局和镇畜牧站的工作人员帮忙,帮忙我们设计和规划。你看这里的青饲料储存室、饲料加工室、粪便处理池都是他们帮助设计的。还有就是弟弟屈能文特别能吃苦,每天干活干到晚上天黑了实在看不见了才休息,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活干完。”2023 年底,1000 平方的养殖场终于建起了,接下来就是引进西门塔尔牛。考虑资金问题,兄弟俩不敢买大一点的牛,选择了 6000 多元一头的小牛。兄弟俩在通江县买回 30 头西门塔尔牛,担心牛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就聘请了通江县的畜牧专家一起过来指导。经过一星期的观察,小牛生长良好,兄弟俩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兄弟俩成牛倌 打造深山致富梦 30 头牛,每天光青饲
11、料就要 500 公斤左右,另外还要加入一些用玉米、麦麸、棉泊加工的饲料。光兄弟俩每天是忙不过来了,家里的人都加入养牛队伍中。兄弟俩每天去附近农户家收购的玉米秆、秸秆,加工饲料和管理养牛场;家里的女人就负责割青草,两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两家人把自己家部分土地种上牧草,流转了村里 20 亩土地种植从广西引进的桂牧一号牧草、黑麦草,还计划承包村民的土地按季节种植青草为牛提 第 6 页 共 8 页 供足够的青饲料。钟鼓楼村村长龙云华介绍:该村有 266 户 879 人,土地 612 亩。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有 40%的土地撂荒。特别希望年轻人返乡创业,村委会会提供大
12、力支持,不管是养猪、还是养鸡、养鸭,还是种植果树,年轻人能够留下来发展产业才是我们农村的希望。我希望兄弟俩创业成功,给村里的年轻人做个好榜样!屈能文透露“我们的养牛场是按养殖 100 头牛规划的,现在村村通公路对我们搞养殖业提供了便利,对养牛这一项目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计划在下半年再购买 50 头西门塔尔牛,但资金还差大部分,压力特别大,现在正发愁呢。我们兄弟俩都想走自繁自养模式,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到时,规模扩大了,就可以让村里的贫困户来养殖场务工,增加收入。还可以成立农民养殖合作社,我们提供小牛给贫困户养,提供防疫,统一收购和销售,大家共同创业,共同致富。现在我们兄弟俩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了
13、。所以,我们兄弟俩就必须吃得苦,受得累,创业才能有收益,也才能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致富。80 后创业故事篇 3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县城万和城沿街,有一处“奶吧”十分显眼。奶吧老板是一位 80 后女性,叫薛静。她曾在日本留学,原本有更大的空间继续发展,但却毅然决然地返回家乡莒县,做起了牛奶事业。近日,来到奶吧,见到了这位 80后创业者,倾听她与健康牛奶的故事。她毅然决然回家创业 与牛奶结下不解之缘 走进汇和奶吧,就看到一位干练的女青年在大型玻璃窗隔断后擦拭着不锈钢的奶罐,她就是薛静。薛静出生于莒县夏庄镇,今年 29 岁,是一位充满激情和活 第 7 页 共 8 页 力的 80 后。据薛静介绍,2023
14、 年,还远在日本留学的她就听同学说国家正大力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就爱折腾的她,这次按耐不住了。同年四月,拿到大学毕业证后,她就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与牛奶结缘,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引以为豪的“折腾”。做牛奶事业,源于薛静从小对牛奶就产生的深厚情感。据薛静介绍,她小时生活在农村,最爱喝的就是牛奶。那时的奶制品,浓香、挂壁,不含防腐剂、添加剂,更别说添水、加糖这样的做法了。但现在,这种“原生态”的奶制品,在市场上十分罕见。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薛静开始频繁地接触牛奶相关的知识。精益求精,只为做一杯健康、安全、营养的新鲜牛奶 创业自然是又欢喜又疲惫,好在付出总
15、有回报。在经过一年的学习、考察、交流后,山东省奶业协会和莒县丰阳奶牛专业合作社递给了薛静迈上希望的橄榄枝,省奶业协会领导及专家多次亲临指导,在他们的精心策划和耐心帮扶下,成立了莒县第一家大型原生态规模化巴氏鲜奶吧,也是目前整个日照市环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奶吧。据了解,薛静经营的汇和奶吧坚持制作精益求精的高标准生态奶。奶吧每天从远离工业污染的果庄镇丰阳奶牛养殖合作社提取优质、新鲜奶源,经专业人员严格化验,各项指标达标后,再冷藏运送至奶吧,然后再经巴氏低温消毒杀菌灌装销售,每一道工序的严格要求真正保障了奶品从源头到成品的品质安全与质量安全。采访中,记者忍不住品尝了一口鲜牛奶,确实奶香醇厚,与平时超市内购买的 第 8 页 共 8 页 牛奶口感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薛静自豪的说,不管是从挤奶、运输、透明且自动化的生产加工还是到储存,汇和奶吧都有严格的品管工艺流程。奶吧严格采用巴氏低温灭菌方式,巴氏低温灭菌在杀灭牛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菌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配合全程 2-6 度的冷藏保鲜,在保证牛奶品质的同时,更减少对奶品的外围污染,全方位、多角度给奶品五星级保护。“赚钱只是一方面,年轻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精神追求。我只想用心做一杯让莒县市民喝的安心、喝的健康、喝的营养的鲜牛奶。”薛静告诉记者。猜你感兴趣:80 后创业故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