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识图之平法标注(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识图之平法标注(梁).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z.平法标注(梁)一、钢筋 1、钢筋分类(1)、按照生产条件的不同分为:热轧钢筋、冷拉钢筋、热处理钢筋、冷拔低碳钢丝等。A、热轧钢筋(普通钢筋)按照强度分为:、四个等级(、是罗马字母,读一、二、三、四)。表示符号:B、冷拉钢筋(预应力钢筋)表示符号:(2)、按照外形一般分为:圆钢和螺纹钢 2、钢筋表示 二、构件:梁、柱、板、剪力墙、楼梯、基础,其中梁可分为: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悬挑梁。三、标注。标注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1、梁类型代号 2、梁内配筋 形式一:形式二:形式三:形式四:3、梁内钢筋表示 4、梁的标注。标注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原
2、位标注优先,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1)、集中标注 A、标注规则:-.z.、梁代号:详见梁代号表,如:KL 等;、梁序号: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梁跨数:阿拉伯数数字表示,如 2;、有无悬挑低号:一端悬挑注写 A,两端悬挑为 B;、截面尺寸:宽高,如 300650;、梁箍筋:钢筋等级-钢筋直径-中心间距符号-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肢数)。如:8100/20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 8 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为 200,肢数为 2;、通长筋:表示为“上部通长筋(架立筋);下部通长筋”。梁上部通长筋为:如果只有通知筋,则表示为:根数+钢筋级别+钢筋直径,如:225 表示
3、 2根二级直径是 25 的通长筋。如果只有架立筋,则表示为:(根数+钢筋级别+钢筋直径);如果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表达为通长筋(位于角部)+(架立筋)(位于中间),如:2 25+(212);如果钢筋规格不同时,则表示为:钢筋1 根数-钢筋 1 级别-钢筋 1 直径+钢筋 2 根数-钢筋 2级别-钢筋 2 直径,如:220+218 上部通长筋均为 2 根直径 20mm 的 HRB335 钢筋(二级钢)和 2 根直径 18mm 的 HRB335 钢筋(二级钢),其中 220 放在角部,218 放在中间;如果下部通长筋分排布置,则表示为:钢筋根数-钢筋级别-钢筋直径-上排根数-下排根数,如:62
4、5 4/2 表示6 根一级钢筋直径为 25 上排有 4 根下排有 2 根;梁下部通长筋(受力筋):同梁上部通长筋;如果下部通长筋分排布置,则表示为:钢筋根数-钢筋级别-钢筋直径-上排根数-下排根数,如:625 4/2 表示 6 根一级钢筋直径为 25 上排有 4 根下排有 2 根;如果钢筋规格不同时,则表示为:钢筋 1 根数-钢筋 1 级别-钢筋 1 直径+钢筋 2 根数-钢筋 2 级别-钢筋 2 直径,如:220+218 下部通长筋均为 2 根直径 20mm 的 HRB335 钢筋(二级钢)和 2 根直径 18mm 的 HRB335 钢筋(二级钢),其中 220 放在角部,218 放在中间;
5、-.z.、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侧向构造钢筋就是腰筋,当梁的有效高度大于 450mm时设置,腰筋布置在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区域,两边对称布置;受扭钢筋包括抗扭钢筋和箍筋,抗扭钢筋要求沿梁的截面四个边均匀布置,当存在扭矩时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区域需要布置纵筋,布置抗扭钢筋以后就不再需要布置侧向构造钢筋。如:标注两侧全部构造纵筋(对称布置),符号 G,例:G410,G410 表示四根一级直径是 10 的腰筋;有抗扭钢筋,标注全部侧面纵筋(对称布置),符号 N,不再标注侧向构造纵筋,例:N412,表示四根三级直径是 12 的抗扭钢筋;详见下图:二者的区别在于:构造钢筋,高度大的梁,上边受压筋和下部受
6、拉筋相距较远,中间如果没有构造钢筋,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要配构造钢筋,配筋不用计算,同时也好控制上下钢筋的相对位置,用 G表示,梁腹板高度(即板下梁截面高度)=450 时,需配置侧向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应均匀布置。梁宽=350 时,拉筋植筋=8。拉筋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的两倍;抗扭钢筋用 N 表示,构造钢筋只是构造要求,可由施工人员按照图集规定设置,而抗扭钢筋是有受力要求的,需要由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来确定的。一般是框架边跨的梁。其锚固长度和方式同 KL 下部钢筋(03G101-1 P24),搭接长度取值为 L i 或者 L i e(抗震),构造钢筋锚固、搭接长度 15d。、梁
7、顶标高:(+0.000)。此项为选注项,当梁顶与一般楼板结构高度齐平时不标注此项,梁顶高于一般楼面结构高度为正,梁顶低于一般楼面结构高度为负,梁顶与一般楼面结构高度的高差注写在括号内。例:第二层楼板结构标高 3.320m,厕所位置梁顶实际标高 3.220,此项标注为(-0.100)。B、标注结构:第一行:梁代号+梁序号+(梁跨A 或 B)+截面尺寸。第二行:梁箍筋。第三行:梁上部通长筋;梁下部通长筋。第四行: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z.第五行:梁顶标高。C、标注识读、梁代号:KL、梁序号:2、梁跨数:2、有无悬挑低号:一端悬挑、截面尺寸:300650(宽高);、梁箍筋:8100/20
8、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 8 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为 200,箍筋肢数为 2;、通长筋:上部通长筋:225 表示 2 根二级直径是 25 的通长筋;225+222 表示该处钢筋为 2 根二级直径是 25 的加上 2 根二级直径是 22 的,225 在角部,222 在中间;625 4/2 表示 6 根二级钢筋上排有 4 根下排有 2 根;下部通长筋:625 2/4 表示 6 根二级钢筋直径为 25,上排有 2 根下排有 4 根;425 表示四根二级钢筋直径为 25;216 表示四根一级钢筋直径为 16.、构造筋:G410 表示四根一级直径是 10 的腰筋;、(-0.100)表示梁
9、顶标高比楼板结构表面标高低 100;(2)、原位标注: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跨或*悬挑部分时,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称为原位标注。A、标注规则、梁尺寸:即梁的截面尺寸,宽高;、梁箍筋:钢筋等级-钢筋直径-中心间距符号-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肢数);-.z.、梁支座上部纵筋,包括两类钢筋,一类是通长筋,一类是非通长筋(上部直角负筋或非直角负筋):1)、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6 25 4/2 表示上部第一排 4 25,第二排 2 25,如图: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
10、:2 25+2 22 表示上部只有一排钢筋,角部 2 25,中间 2 22,见图(b)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见图(c)、梁下部纵筋 1)、注写在梁下部跨中位置。2)、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6 25 2/4 表示下部两排钢筋,最下排4 25,其上一排 2 25,见图(a)3)、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例:2 25+2 22 表示上部只有一排钢筋,角部 2 25,中间 2 22,见图(b)4)、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
11、6 20 2(-2)/4 表示下部一共两排钢筋,最下排 4 20 直接伸进支座,其上一排 2 20不伸入支座,见图(c)。5)、当已按规定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梁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侧向构造钢筋就是腰筋,当梁的有效高度大于 450mm 时设置,腰筋布置在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区域,两边对称布置;受扭钢筋包括抗扭钢筋和箍筋,抗扭钢筋要求,沿梁的截面四个边均匀布置,当存在扭矩时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区域需要布置纵筋,布置抗扭钢筋以后就不再需要布置侧向构造钢筋。如:标注两侧全部构造纵筋(对称布置),符号 G,例:G410G410 表示四根一级直径是 10 的腰筋;有抗扭钢筋,标注全部-.z.侧面纵筋(对称布置),符号 N,不再标注侧向构造纵筋,例:N412,表示四根三级直径是 12 的抗扭钢筋;、梁标高。(+0.000)。此项为选注项,当梁顶与一般楼板结构高度齐平时不标注此项,梁顶高于一般楼面结构高度为正,梁顶低于一般楼面结构高度为负,梁顶与一般楼面结构高度的高差注写在括号内。如图:、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和吊筋用在主次梁相交处,钢筋画在主梁上,一般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引线标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