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第一学年《成本会计》复习题概述创新讲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第一学年《成本会计》复习题概述创新讲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第一学年《成本会计》复习题概述创新讲解.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6 页 厦门大学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成本会计(本科)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成本会计的对象 指的是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工业企业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这些耗费用货币额表现,就是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 是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产品或供劳务情况的一种辅助费用分配方法。4.成本计划 是指以货币形式事先反映企业未来各项成本或费用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 5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
2、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费用的方法 6.分批法 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7.废品 是指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产品。8.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9.多步骤生产 是指生产过程在工艺上可以间断,可以分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产品生产。二、简答题 1.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其结构怎样?产品生产成本表示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报表。分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基本报表部分
3、,反映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和全部产品的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补充资料主要反映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2.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通过对脱离定额和计划的差异的核算,能及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加强成本控制,从而有效、及时地促进节约生产耗费,降低成本;产品成本是按定额成本和各种成本差异分别反映的,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由于有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能合理简便的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缺点是计算工作量大。3.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答:(1)按生产费
4、用要素进行核算,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是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2)按生产费用的用途进行核算,以确认其归属对象即承担者(3)按成本计算对象计算产品成本。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 第 1 页 共 16 页 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和有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4.为了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账户?“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等账户。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停工损失账户。5.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
5、点?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上步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的,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也要按成本项目登记。优缺点:可直接、正确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成本还原。缺点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在各步成本中看不到所耗上步半成品成本是多少,本步加工费是多少,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6.工业企业应如何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答:(1)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核算,是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的。该账户应按车间(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专栏或专行,
6、分别反映各车间各项制造费用的支出情况。(2)制造费用费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就是将登记在“制造费用”账户借方的费用从 贷方结转出去。如果该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制造费用无需分配,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就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先分配再转出。分配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7.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条件?答:(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月初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很小,月初在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就更小的情况。(2)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很少,或者虽
7、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落变化不大的产品。(3)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4)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范围较广,特别是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大,且各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不稳定,起落变化较大,其他分配方法受到限制不宜采用时,尤为合适。(5)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6)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7)定
8、额比例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8.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程序?答:(一)开设成本明细账。(二)分配各种要素费用。(三)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四)分配基本 第 1 页 共 16 页 车间制造费用。(五)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六)结转产成品成本。9.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概念及优缺点?答:概念:所谓综合结转分步法是指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转入下一生产步骤时,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综合项目记入下一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的方法。优点:可以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用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
9、: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的工作量。三、业务题 1.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 5000 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为为节约 145 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 100 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定额费用为 100000 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 5100 元。(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 1%,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4)本月完工产品的产量 500 件。甲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 220 元,定额变动系数为 0
10、.9。要求:(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3)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解:(1)本月完工产品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2200.9=198 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500198=99000 (2)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5000-100+100000-99000=5900 (3)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145-5100)(99000+5900)=5%本月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1000005100)1%=949 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9900
11、0+99000(5%)+949+100=95099(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5900+5900(5%)=5605(元)2.某产品分两道工序制成。其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40 小时,第二道工序 60 小时,每道工序按本道工序工时定额的 50%计算。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 80 件,第二道工序300 件。月末完工产品 200 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计 2769 元。要求:(1)计算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第 1 页 共 16 页(2)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解:工序一完工程度=40*0.5/100=20%工序
12、二完工程度=(40+60*0.5)/100=70%约当产量=80*20%+300*70%=226 件 分配率=2769/(226+200)=6.5 在产品负担=226*6.5=1469 元 完工产品负担=200*6.5=1300 元 3.某工业企业生产乙产品 6 月初在产品费用:原材料费用 1400 元;工资和福利费 3000元,制造费用 1000 元。完工产品 4000 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 2 元,单件工时定额 1.25 小时。月末在产品 1000 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 2 元,工时定额 1 小时。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解:生产费用累计 原材料:9600
13、 工资和福利费:3600 制造费用:1200 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9600(8000+2000)=0.96 工资和福利费:3600(5000+1000)=0.6 制造费用:1200(5000+1000)=0.2 完工产品费用 原材料:定额 40002=8000 实际 80000.96=7680 工资和福利费:定额 40001.25=5000 小时 实际 50000.6=3000 制造费用:定额 5000 小时 实际 50000.2=1000 合计 11680 月末在产品费用 原材料:定额 10002=2000 实际 20000.96=1920 工资和福利费:定额 10001=1000(小时)实
14、际 10000.6=600 制造费用:定额 1000(小时)实际 10000.2=200 合计 2720 4.资料:(1)某企业某月某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计划 156000 元,实际为 139810 元,降低了 16190 元。(2)该种产品的数量为:计划工作 400 件,实际 410 件;单件消耗为:计 第 1 页 共 16 页 划 30 千克,实际 31 千克;每千克原料单价为:计划 13 元,实际 11 元。要求:用连环替代法计算产品数量、单位产品耗料数量和原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解:产品数量变动的影响=410*30*13-400*30*13=3900元 单位产品耗料数量变动的
15、影响=410*31*13-410*13*13=5330元 原料单价变动的影响=410*31*11-410-31*13=-25420 元 三因素影响合计=3900+5330-25420=-16190 元 5.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为 4430 元;(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借方发生额为3954 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
16、。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 3140 元。(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为8032 元(在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 1670 小时,乙产品 1685 小时。要求:根据以上资料(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2)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解:(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3 954+4 430=8 384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7、5 28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84(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8 032+5 280=13 312 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X46 680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X46 632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6 680 一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13 312 6.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 9020 元,提供修理劳务量 5200 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 800 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 4000 小 第 1 页 共 16 页 时,为行政管理部门
18、修理 400 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 15840 元,运输劳务量 15000 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 600 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 10400 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 4000 吨公里。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列出算式);(2)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要写出明细科目)。解:1、分配修理费用:(1)分配率:9020/(4000+400)=2.05(元/小时)(2)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费用:2.05*4000=8200(元)(3)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费用:2.05*400=8
19、20(元)2、分配运输费用:(1)分配率:15840/(10400+4000)=1.1(元/吨公里)(2)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费用:1.1*10400=11440(元)(3)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费用:1.1*4000=4400(元)3、各部门费用合计:(1)基本生产车间:8200+11440=19640(元)(2)行政管理部门:820+4400=5220(元)4、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9640 管理费用 5220 贷:辅助成产成本修理 8020 运输 15840 3某工业企业某级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 30 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 45 分钟。该级工的小时工资率为 6.6
20、 元。该工人某月加工甲产品 470 件(其中,料废产品 60 件),乙产品 220 件(其中,工废产品 12 件)。要求:(1)计算该级工人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2)计算该工人该月应得的计件工资。解答:(1)该级工人生产甲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470*30/60*6.6)/470=3.30(元/件)该级工人生产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220*45/60*6.6)/220=4.95(元/件)(2)该工人该月应得的计件工资=30*(470-60)+45*(220-12)/60*6.6=2382.6 4.某企业的丙类产品中有 A、B、C 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
21、A 产品 200 元/件,B产品 300 元件,C 产品 500 元件。企业将 A 产品确定为标准产品,其材料费用的定额系数为 1。2008年 6 月份,丙类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为 822 000 元,完工产品产量分别为:A 产品 50 件,B 产品 80 件,第 1 页 共 16 页 C 产品 100 件。要求:(1)采用系数法,填列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表;(请问系数法是在课本的那一章节)(2)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并计算各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表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系数 产量 总系数 A 产品 1 50 50 B 产品 1.5 80 12
22、0 C 产品 2.5 100 250 合计 420 1.A 产品费用系数为 1、B 产品 1.5、C 产品 2.5 2.A 产品分配率=50/(50+80X1.5+100X2.5)X100%=11.904%B 产品分配率=80X1.5/(50+80X1.5+100X2.5)X100%=28.571%C 产品分配率=100X2.5/(50+80X1.5+100X2.5)X100%=59.525%A 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822000X11.904%=97851 B 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822000X28.571%=234854 C 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822000X59.525%=48929
23、5 对成本会计模拟题 2 的补充 1、某企业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08 年 9 月归集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数量等资料见表:辅助生产车间 交互分配前发生费用额 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 计量单位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基本生产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合计 甲产品 乙产品 供电 32800 度 8000 28000 20000 18000 8000 82000 机修 66500 工时 2600 14000 2400 19000 要求:(1)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答案如下:第一步:交互分配 交互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供电车间交互分配率328
24、00/820000.40(元/度)机修车间交互分配率66500/190003.50(元/小时)第 1 页 共 16 页 交互分配转入、转出的费用:供电车间应转给机修车间的费用80000.403200(元)机修车间应转给供电车间的费用26003.509100(元)第二步:直接分配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电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328003200910038700(元)机修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665009100320060600(元)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38700/(820008000)0.5230(元/度)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率60600/(1900026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本会计 厦门大学 网络 教育 2013 2014 第一 学年 复习题 概述 创新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