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首》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首》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三首教学设计 2教学教案 诗经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及学习无衣 静女,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2、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3、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4、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2、把握无衣 静女中的重要复唱的特点。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2、背诵课文。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
2、发展学生思维。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诗经的相关内容。2、诵读课文,粗通大意,概括三首诗的内容提要。教学教程 一、解题 2 先请学生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谈谈对诗经的了解,然后教师补充总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可分为卫、郑、秦、陈、桧、齐、曹、邶、唐、周南、召南等 15 国风,共 160 篇,是各诸侯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西周王朝地区的正声雅乐,共 105 篇,包括“大雅”、“小雅”,“大雅”用诸侯朝会,31 篇,“小雅”用于贵族宴享,74 篇。“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
3、“鲁颂”4 篇,“商颂”5 篇,共 40 篇。二、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2、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4、可再指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5、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 岂日/无衣?反问语气,升调。与子/同袍。肯定语气,降调。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军情紧急,快连)(感叹,降调)三、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氓将(qia
4、ng):愿,请。咎(jiu):灾祸。贿(hui):财物。极度:标准。德:心意、情意。耽:沉溺。言:1 言既遂矣 助词,无实义 2 静言思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 3 “于”通“吁”,于嗟,叹息。“泮”通“畔”,边岸。“说”通“脱”,解脱。无衣衣:上衣。袍:长袍,相当现在的斗蓬或披风。裳:下衣。静女 俟:(si)等待。娈(luan):美好。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说”通“悦”。怿(yi):喜爱。“归”通“馈”,赠送。荑(ti):茅草芽。洵(xun):诚然,实在。2、概括三首诗的内容大意。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氓是一首叙事诗,经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
5、。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表现了士兵们同甘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静女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一次令人心跳的约会,表现了男青年对女友的一往情深。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诗经中的三篇“风”,掌握了四言诗的诵读节 奏,粗通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的具体内容该怎样理解呢?我们下节课共同探讨。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氓的情节。2、氓的艺术表达手法。3、氓的女主人公形象。4、氓中运用的对比方法。教学步骤 4 一、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二、指名学生概括课文的内容提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首 教学 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