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df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李桥回族镇葛陵小学 贾文斌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80 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3情感与态度:(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教
2、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教学过程: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一、动手游戏,提出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 1
3、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三根小棒。)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先猜。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让学生收拾好一号学
4、具袋)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动手操作。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 3 厘米,一根长 6 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说明操作要求:(1)从 2 号学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两根小棒、作业纸和实践操作表格);(2)在作业纸上有不同的线段,请你用两根小棒去围一围,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条不同的线段围一围);(3)将数据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能围成的用表示,不能围成的用表示。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交流。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表格中输入数据和结果。(略)3.集体探究。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1)教师:同
5、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 1 厘米、3 厘米和 6 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得出:1+36,所以围不成。(2)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 2 厘米。课件演示。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得出:2+36。教师指着 5 厘米,问:那 5 厘米?得出:5+36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依次出现算式:6+36 7+36 8+36 9+36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