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肌缺血及其治疗.pdf
《临床心肌缺血及其治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心肌缺血及其治疗.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庭常用治疗心肌缺血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丹参片: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黏度和血凝等作用。适用于血瘀症的胸痹病人。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缺血心肌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有片剂和滴丸两种。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也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麝香保心丸:由麝香、苏合香酯、牛黄、肉桂、蟾酥、冰片、人参提取物等组成。具有抑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上升,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抑制动脉内膜增生,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起效迅速,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或用于预防或减轻心绞痛发作。地奥心血康:由特有的药用植物中提取的甾体总皂甙精制
2、而成。具有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脂、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作用。尤适用于胸闷为主的病人或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心动过缓者慎用。心可舒:由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楂等组成。有改善心肌缺血和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室舒张功能等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病人。冠脉宁:由丹参、当归、红花、血竭、鸡血藤、延胡索、桃仁、何首乌、黄精等组成。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等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孕妇忌用。通心络: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调节血脂,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改善血管内皮细
3、胞功能等作用。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诺迪康:为藏药(圣地红景天)。有改善心肌缺血,调节血脂、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银杏叶制剂:(百路达、斯泰隆、脑恩、天保宁、杏灵颗粒)为银杏叶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能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病人。心肌缺血注意事项:心肌缺血或供血不足实质上就是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心肌缺血。1、冠心病者应心胸开阔,定期检查注意病情,如心绞痛急性发作应当地休息、服药治疗如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或含化消心痛、硝酸甘油片;必要时吸氧心情紧张者服安定辅助治疗。2、平素生活要有规律,适当
4、的体育锻炼,不但能预防肥胖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应变能力。3、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以素食、青菜、水果为主要饮食将会减低血胆固醇脂蛋白的升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及早戒烟。4、如有心前区憋闷、窒息感、大汗不止者及时去医院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防治】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 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患者寿命。(一)一般防治措施 1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已有客观根据证明:经过合理防治可以延缓和 阻止病变进展,甚至可使之逆转消退,患者可维持一
5、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此外,缓慢进 展的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患者耐心接受 长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2合理的膳食 (1)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 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正常体重 的简单计算法为: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一般以 2024 为正常范围,或以腰围为标准,一般以女性80cm,男性85cm 为超标。(2)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入量不超过 总热量的 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 10)、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 200mg)膳食,并 限制酒和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
6、维生素 C(如新鲜蔬菜、瓜 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尽量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为食 用油。(3)年过 40 岁者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 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肾、肺等内脏,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 品、椰子油、可可油等。以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禽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为宜。(4)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 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 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裨
7、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量应 根据原来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 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 1 小时,可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 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5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虽然少量低浓度酒能提高血 HDL,但长期饮用会引起 其他问题,因此不宜提倡。6积极控制与本病有关的一些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不少学者认为,本病的预防措施应从儿童期开始,即儿童也不宜进食
8、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亦宜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二)药物治疗 1调整血脂药物血脂异常的患者,经上述饮食调节和注意进行体力活动 3 个月后,未达到目标水平者,应选用以他汀类降低 Tc 和 LD 卜 C 为主的调脂药,其他如贝特类、烟酸类、胆酸隔置剂、不饱和脂肪酸等(参见第八篇第四章)。2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可能有助于防止 血管阻塞性病变病情发展,用于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最常用者为阿司匹林,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
9、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年龄在 40 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发病机制】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 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氧耗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所决定,故常用“心率收缩压”(即二重乘积)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心肌能量的产生要求大量的氧供,心肌细 胞摄取血液氧含量的 6575,而身体其他组织则仅摄取 1025。因此心肌平时对血液中氧的吸取已接近于最大量,氧供需再
10、增加时已难从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只能依 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在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地扩张,血流量 可增加到休息时的 67 倍。缺氧时,冠状动脉也扩张,能使血流量增加 45 倍。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且对心肌的供血量相对地比较固定。心肌的血液供应如减低到尚能应付心脏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可无症状。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左心衰竭等,使心肌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氧耗量增加时,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冠脉的供血已不能相应
11、增加,即可引起心绞痛。在多数情况下,劳力诱发的心绞痛常在同一“心率收缩压”的水平上发生。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 的传人纤维末梢,经 15 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这种痛觉反映在与自主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 前内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而多不在心脏部位。有人认为,在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 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可以直接产生疼痛冲动。【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有 1、2
12、或 3 支动脉直径减少70的病变者分别各有 25左右,510有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其余约 15患者无显著狭窄。后者提示患者的心肌血供和氧供不足,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肌代谢异常等所致。患者在心绞痛发作之前,常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增高的变化,反映心脏和肺的顺应性减低。发作时可有左心室收缩力和收缩速度降低、射血速度 减慢、左心室收缩压下降、心搏量和心排血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和血容量增加等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变化。左心室壁可呈收缩不协调或部分心室壁有收缩减弱的现象。【临床表现】
13、(一)症状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1部位 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 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2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有些患者仅觉胸闷不适不认为有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 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3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 在一天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但
14、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昼夜节律变化有关。4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 35 分钟内渐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5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二)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是乳头肌缺血以 致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因心绞痛发作时间短暂,以下大多数检查均应在发作间期进行,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心肌缺血。(一)心脏
15、X 线检查 可无异常发现,如已伴发缺血性心肌病可见心影增大、肺充血等。(二)心电图检查 图 374 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 I、导联 sT 段压低 T 波倒置,m 导联 ST 段压低,aVF 导联 sT 段压低,T 波平坦,aVR 导联 ST 段抬高,aVL 导联 T 波倒置,u、v5 导联 sT 段压低,T 波倒置 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1静息时心电图约半数患者在正常范围,也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 ST 段和 T 波异常,有时出现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或室性、房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2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ST 段移位。
16、因心内膜下心肌更容易缺血,故常见反映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 ST 段压低(O1mv),发 作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 T 波倒置。在平时有 T 波持续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假性正常化”)。T 波改变虽然对反映心肌缺血的特异性不如 ST 段,但如与平时心电图 比较有明显差别,也有助于诊断(图 374)。3心电图负荷试验最常甩的是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可增加心脏负荷以激发心肌缺血。运动方式主要为分级活动平板或踏车,其运动强度可逐步分期升级,以前者较为常 用,让受检查者迎着转动的平板就地踏步。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是以达到按年龄预计可达到的最大心率(HRmax)或亚极量心率(8590的最大心率)为负荷目标,
17、前者称为 极量运动试验,后者称为亚极量运动试验。运动中应持续监测心电改变,运动前、运动中每当运动负荷量增加一次均应记录心电图,运动终止后即刻及此后每 2 分钟均应重复心电 图记录直至心率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进行心电图记录时应同步测定血压。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以 sT 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O1mV(J 点后 6080ms)持续 2 分钟为运动试验阳性标准(图 375)。运动中出现心绞痛、步态不稳,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接连 3 个以上室性期前收缩)或血压下降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心肌梗死急性期,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疾病者禁作运动试验。本试验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
18、和假阴性,单纯运动心电图阳性或阴性结果不能作为诊断或排除冠心病的依据。4心电图连续动态监测 常用方法是让患者在正常活动状态下,携带慢速转动的记录装置,以双极胸导联(现已可同步 12 导联)连续记录并自动分析 24 小时心电图(又称 Holter 心电监测),然后在荧光屏上快速回放并可进行人机对话选段记录,最后打印出综合报告。可从中发现心电图 sT_T 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可与患者的活动和症状 相对照。胸痛发作时相应时间的缺血性 ST_T 改变有助于确定心绞痛的诊断。(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1加Tl 一心肌显像或兼做负荷试验。”Tl(铊)随冠状血流很快被正常心肌细胞所摄取。静息时铊显像所示
19、灌注缺损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后瘢痕部位。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则明 显的灌注缺损仅见于运动后心肌缺血区。不能运动的患者可作双嘧达莫试验,静脉注射双嘧达莫使正常或较正常的冠状动脉扩张,引起“冠状动脉窃血”,使狭窄冠脉供血区局部心肌缺血更为明显,可取得与运动试验相似的效果。近年还用腺苷或多巴酚丁胺做负荷试验。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肌急性缺血区常显示特别明显的灌注缺损。近年来有用取代 Tl 作心肌显像可取得与之相似的良好效果,更便于临床推广应用。2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 应用”Tc 进行体内红细胞标记,可得到心腔内血池显影。通过对心动周期中不同时相的显影图像分析,可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显示心肌缺血区室 壁局部
20、运动障碍。3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PET)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示踪剂如”F、nC、,。N 等进行心肌显像。除可判断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外,尚可了解心肌的代谢情况。通过对心肌 血流灌注和代谢显像匹配分析可准确评估心肌的活力。(四)冠状动脉造影 参见本章第三节 aVR aVL aVF 图 3-75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静息时心电图示导联 sT 段略压低 T 波双相,aVF 和 V6 导联 sT 段略压低运动时 CC5 导联 ST 段 2rnin 开始压低,12min 38s 时达到 25mm 运动后 I、1I、aVF、V4、Vs、V6 导联均出现 ST 段压低 T 波一+双相或倒置,lOmin 后
21、仍未恢复,运动试验阳性 (五)其他检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探测到缺血区心室壁的运动异常,心肌超声造影可了解心肌血流灌注。电子束或多层螺旋 X 线计算机断层显像(EBCT 或 MDCT)(彩图 376b)冠状动脉造 影二维或三维重建,磁共振显像(MRI)冠状动脉造影等,已用于冠状动脉的显像。血管镜检查、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彩图 3-76c)及多普勒检查有助于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时 采取更恰当的治疗措施。【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典型心绞痛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 R 波 为主的导联中,ST Nc
22、K-,T 波平坦或倒置,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无改变的患者可考虑作心电图负荷试验。发作不典型者,诊断要依靠观察硝酸甘油的疗效和发 作时心电图的改变,或作 24 小时的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诊断有困难者可行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Mr)CT或 MRI 冠脉造影,如确有必要可考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鉴别诊断要考虑下列各种情况:(一)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多超过 30 分钟,可长达数小时,可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和)休克,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心电图中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 ST段抬高,及或同时有异常 Q 波(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则多表现为 ST
23、段下移及或 T 波改变)。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心肌坏死标记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 I 或 T、CKMB 等)增高。(二)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X 综合征(Kemp 1973 年)、心肌桥等病均可引起心绞痛,要根据其他临床表现来进行鉴别。其中 x 综合征多见于女性,心电图负荷试验常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则阴性且无冠状动脉痉挛,预后良 好,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系统毛细血管舒张功能不良所致。心肌桥则指通常行走于心外膜下结缔组织中的冠状动脉,如有一段行走于心肌内,其上的一束心肌纤
24、维即称为心肌桥。当 心脏收缩时,心肌桥可挤压该动脉段足以引起远端血供减少而导致心肌缺血,加之近端血管常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遂可引起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内超声检查可确立 诊断。(三)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 前者疼痛常累及 12 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后者则在肋软骨处有压痛。故与心梗相区别。(四)心脏神经症患者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久(几小时)的隐痛,患者常喜欢不时地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息性呼吸。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在疲
25、劳之后出现,而不在疲劳的当时,作轻度体力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含用硝酸甘油无效或在 10 多分钟 后才“见效”,常伴有心悸、疲乏、头昏、失眠及其他神经症的症状。(五)不典型疼痛还需与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膈疝、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颈椎病等相鉴别。心绞痛严重度的分级: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3S)分级分为四级。I 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持续用力时发生心绞痛。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 200m 以上或登楼一层以上受限。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心肌 缺血 及其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