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谈提高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pdf





《教学资源谈提高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资源谈提高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提高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年级聋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听障儿童。由于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偏远的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和语言康复训练。他们对文字、语言、数字缺乏起码的敏感性。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也是聋校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要让聋生学好数学必须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使聋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感情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学业的进步和潜能的开发。根据聋童视觉敏锐,爱玩,爱动的特点,运用看图表演,动手操作,游戏,生活体验等策略,构建最佳课堂教学效果。聋生与健听学生有着相同的学习
2、需要,普通小学的教学规律和内容同样适用于聋校的数学教学。但是,由于聋生特殊身体条件的限制,聋校的数学教学与普通小学存在很大差异,听觉障碍学生对比健听学生来讲,一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二是几乎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学前数学启蒙教育,数学认知为零;三是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能力尚且需要培训和引导,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更是薄弱。这样一来,对聋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主要困难就在于,一切要从零开始,启蒙、启发一起搞,数学语言和数学逻辑一起抓。那么,如何才能把数学形象与表述语言联系起来,形成聋生数学经验?如何才能让刚入学的聋孩子学习好数学呢?唯有牢牢把握一年级聋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
3、活经验,找到聋生的兴奋点,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一、寓教于乐策略,让聋生乐学数学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分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吗?”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聋哑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各类游戏,寓教于乐,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第一册第一节“数一数”这一课,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游戏活动:猜一猜,老师手握着几个小彩球?再数一数,是否猜得对。猜对了老师奖励
4、一朵大红花。猜错了,数对了或者猜对了数错了,老师就奖励一个笑脸。学生们挣着猜,抢着数,开开心心地游戏着。愉悦的课堂气氛造就了高效的教学效果。二、动手操作策略,让聋生知数学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论智力形成的几个基本阶段时说,“只有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活动形式才是完备的智力活动的源泉。”这就是说,儿童的智力活动是在对物体(或物体的代替物,如模型、标本等)的动作中形成。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一年级聋生缺乏生活经历和逻辑分析的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思维分析,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对初入学的聋生教学,我充分使用教
5、材中出现的大量的情景图让聋生们放眼去看,动手去做,用实验、操作的方式让他们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摸摸袋里有什么?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接着又引导学生触摸、观察、比划物体的表面,使学生的观察实现从“体”到“面”的转移,初步感知“面”与“体”的关系。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的一个平面比着边画一画,或用印泥印一印,可以从它们身上分别取下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而三角形则利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以后获得。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猜、摸、看、画、折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发展聋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聋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三、融入生活策略,让聋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资源 提高 一年级 数学 课堂 教学效果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