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86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863.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多次改道迁徙。据考证,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 3000 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 1593 次,平均 3 年 2 次决口,重要的改道 26 次,大的迁徙 6 次。濮阳地处黄河下游,屡遭黄河改道泛滥之害。黄河在濮阳境内较大的决口、漫溢有 64 个年份 100 余次,改道迁徙 8 次。目前,市境内仍存在有黄河变迁留下的故道、残堤和沙岗。其中,濮阳县境内有两条黄河故道:其一由浚县进入县境后,经小屯庄、张庄、聂固村,至戚城折向西北,入内黄县境,此故道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 年)始,至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 11 年)止,为首次黄河经濮阳之故道
2、,史称西汉故道;其二也是来自浚县县境,入境后偏向东南汇入黄龙潭,又逶迤东行,经今县城南门外,清河头、临河寨,田村,至孙固城转向东北,入清丰县境,汇入潴龙河。此故道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始,至北宋末年(1128年)止,为黄河第二次迁徙时的故道。可以说,濮阳见证了“黄河的变迁”。濮阳地区黄河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春秋以前 历史文献中确切记载黄河首次流经濮阳地区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 年)的河徙。那么,之前黄河是否也流经濮阳地区呢?文献中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通过对一些文献的梳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上古及夏商周时期某个阶段黄河可能流经濮阳地区的端倪。帝尧之时,黄河曾经发生旷日持久的大泛滥,
3、这在 尚书 尧典 和史记夏本纪均有记载。尚书尧典有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史记夏本纪云:“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洪水之灾,天下分绝为十二州”(汉书谷永传)。天下本九州,其中多出的三州,均为遭洪水而与原来的所属州隔开,而此所分及原属州,盖冀、并、幽、兖、营五州,皆黄河下游故道所在的可能区域。濮阳正位于这一可能的地区之内,也就是说,当时之河也可能流经濮阳附近。洪水滔天,下民受虐,因之,有鲧、禹治水。鲧治水无功,被舜“殛死于羽山”(尚书尧典)。禹承父志,改堵为疏,终治河患。尚书禹贡有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
4、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史记夏本纪也有相似的记载。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禹导河之道没有流经濮阳,而是从浚县北入漳河,进入河北。若尧舜之时河流经濮阳,那么禹导河则为黄河在濮阳的第一次改道变迁。有夏一代,河水几无变迁,这一状况可能一直延续至商代晚期。商代晚期,河水出现枯竭的现象。史记殷本纪有云:“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河竭的情况可能是原河道一度枯断,水流由汜水东入济水(王颋:黄河故道考辨)。从史记夏本纪和水经注 中关于济水河道的记载,可知其流经濮阳地区。由此可见,在商代晚期,黄河曾经流经濮阳地区。但这一状况持续时间很短,黄河又改道,远离濮阳
5、,直到周定王五年(前 602 年)才再一次流经濮 阳。二、春秋至西汉末 周定王五年(前 602 年),河徙,自宿胥口(今浚县西淇河、卫河合流处)东行漯川,又经滑台城(滑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今浚县城东北隅)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至长寿津(今濮阳县城西南),至此与漯别行而北折向戚城(今濮阳市区)西,繁阳故城(内黄东北),阴安县故城(今清丰县西北 12.5 公里)西,昌乐县故城(今南乐县西北)东,由元城县故城(今河北大名县东)西北,经山东、河北各县,最后在黄骅西南一带入海。与漯川分流后的河道,水经谓之“大河故渎”。此故道为历史文献上有确切记载的黄河首次流经濮阳地区之故道,史称“西汉故道”。
6、该故道自周定王五年始,至新莽始建国三年止(公元 11 年)止,历 613 年,期间除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 132年)河决瓠子注巨野,通淮、泗 23 年外,实际行河 590 年。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巨野(巨野泽,在今山东西南部),通于淮、泗”(史记河渠书),这是历史记载黄河第一次夺淮入海。汉武帝因武安侯田蚡上书“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而久不事复塞,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才“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寘河”,终堵河决,使河复归“西汉故道”。三、新莽至宋初 王莽始建国三年(11 年),河决魏郡(今清丰西北),泛清河
7、以 东数郡。“王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附近)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汉书王莽传),这致使河患愈演愈烈,造成黄河泛滥于济、汴之间常达 60 年之久。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 年),王景“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碛”(后汉书王景传),固定出一条新的河道,史称“东汉河道”,俗称王景河道。此河道在濮阳地区自西汉大河长寿津分出,东北行,汇入黄龙潭,逶迤东行,由后寨、徐堤口、刘堤口、濮阳县城南门外、清河头、临河寨、田村,至孙固城折转东至山东东阿西,然后再转向东北,最后至利津东南入海。自王景治河迄至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安流时期,决溢较少,无重大变迁。此河道历经三国、
8、西晋、南北朝、唐、五代,至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 年)河决澶州横陇埽(今河南濮阳东)止,行河 954 年。在此期间,黄河在唐景福二年(893年)曾有过决溢,但持续时间很短。四、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包括辽、金),黄河在濮阳地区曾多次改道。北宋景佑元年(1034 年)七月,河决澶州横陇埽(今濮阳市区岳村北),“弥漫而下,东北至南乐、清平县境自清平再东北至德州平原分金、赤、游三河,经棣、滨之北入海。”(姚汉元中国水利史纲要),这一河道是于汉唐旧河之北另辟一新道,史称“横陇河”。庆历八年(1048 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北栾昌胡附近)决口,改道北流,向北流经清丰东,南乐东、大名东、馆陶东、
9、临清西、武城西、故城东、阜城西至武强东折而东北流至青县东、静 海西,于天津西循海河尾闾入海,史称“北流”。嘉佑五年(1060 年),黄河又在大名第六埽(今南乐西)向东决出一支分流,向东北经今山东莘县西北至聊城北入西汉大河故道,循西汉故道东北流至平原西,与故道分流,东合笃马河(今马颊河)经陵县北,又东北经乐陵南、庆云南,于无棣北入海,时称二股河,也称东流。此后,黄河有时单股东流,有时单股北流,也有时东、北二流并行。宋朝统治阶级内部围绕着黄河是北流还是东流的问题争论不休,直到熙宁二年(1069 年),堵塞北流,才使河水尽归二股河入海。东流之后,黄河河道并没有进入相对稳定期。熙宁十年(1077年)七
10、月,河决澶州曹村(今濮阳陵平),范县东汇梁山张泽泺(今东平湖蓄洪区),后分两股:一股由泗入淮,谓之南清河;一股合济至沧州入海,谓之北清河。元丰四年(1081 年),黄河于在澶州小吴埽(今濮阳西南)决口北流,经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丘县、清河、枣强、冀县、衡水等处,从武邑东北流,经武强、阜城、交河,至南皮西汇入御河,流至独流口会界河,至天津西入海。元祐八年(1093年)又一次人为挽河东流,但没有几年,又于元符二年(1099 年)河决内黄,主流仍走小吴埽北流故道,东流尽绝,惟北流独存。南宋建炎二年(1128 年)冬,东京留守杜充为阻遏南下的金兵,在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点集南三里许
11、)以西决河,河水东流,经今滑县南、濮阳、山东东明之间,再东经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汜水,经汜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这是黄河史上发生的一次重 大改道。此后数十年,黄河迁徙无定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 年),河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光禄村,历延津、封丘、长垣、兰阳、东明、曹州、濮州、郓城、范县诸州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泺,分为两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后数年,北流绝,全河皆入淮。金末黄河入淮后,历经元、明,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 年),才再一次流经濮阳地区。五、清咸丰及以后 元、明及清早中期,黄河没有流经濮阳,濮阳也就没有遭受河患。清咸丰五年(1855 年)六月十九日,
12、黄河于兰阳铜瓦厢三堡下无工堤段溃决,20 日全河夺溜。铜瓦厢决口后,主流行流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今开封)两堤,而后折转东北,淹及兰阳、仪封、考城(后兰阳、仪封、考城合为兰考县)、长垣等县,河水至长垣县兰通集。“溜分两股,一由赵王河下注;一股由长垣县小青集行之东明县雷家庄,又分为两股:一股由东明县南门外下注,水行七分,经山东曹州府迤北下注,与赵王河下注漫水汇流入张秋镇穿运河。一股由东明县东门外下注,水行三分,经茅草河,由山东濮州城(今范县濮城镇)及白衣阁集、逯家集,范县迤南,渐向东北行,至张秋镇穿运河”(再续行水金鉴),夺大清河至利津县注入渤海。铜瓦厢决口后,水流经过 7 米至 10 米的跌
13、差,从口门倾泻而下,在下游逐渐形成一个冲积扇,上起口门至张秋长约 150 余公里,宽达30 多公里的范围内自由漫流达 20 余年。水势散漫,正溜无定,南达 赵王河,北泛开州(今濮阳县)濮县(今范县一部)。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五年(1861 年至 1866 年),主流北徙灌濮州(今范县濮城),冲开州(今濮阳县)金堤,大溜沿金堤下注。此后河水南徙,光绪元年修复金堤,至光绪三年(1878 年)八月,在金堤以南修筑濮州至东阿近河北堤。至此,铜瓦厢以下至张秋间两岸堤防形成,黄河遂被约束于两堤之间,从此结束长期漫流的形势,形成现行河道。今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以后,直至解放前的 70 多年里,河患仍连年不断,从 1855 年至 1938 年,决口达 124 次。同治七年(1868 年)河决荥泽房庄及光绪十三年(1887 年)河决郑州漫及淮河的两次,危害较大,但都随时堵塞,没有构成河道大的改变。1938 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河水远离濮阳,形成经历九年之久的改道,至 1947 年 3 月,始堵口,恢复今黄河故道。历史以来,黄河在濮阳地区多次改道变迁,为了治理河患,需要在河道两岸修筑堤防。目前,濮阳地区存在着多道古代及现代的堤防,这些堤防也见证了濮阳地区黄河的变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