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建设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控专业建设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专业建设方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业二: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1专业需求论证(1)产业背景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到 2015 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 12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23左右,装备制造业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1 万亿元,全国排名前移 23 位.山东省是机械制造业大省,也是机械设备需求大省。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2015 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达到 1.38 万亿元,年均增长 16%。青岛市的装备制造业形成了轨道交通、船舶及海洋工程、航空和机械 4 大领域集约化、高端化发展的战略格局,2011 年装备制造业增长 21.4,产
2、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 34.6%.“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莱西市在“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南部组团园区空间进一步拓展,机械制造等六大产业初步实现集群化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莱西将以青岛吉明美机械有限公司和阿菲尼亚青岛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机械加工产业基地,2015 年制造业过亿元项目将达到 45 个,总投资达到 153.07 亿元,新型工业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布局将进一步优化.(2)人才需求分析“十二五期间,青岛市以数控机床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每年数控机床及其相关工
3、种的操作人员年需求量至少在 2 万人以上.2012 年 7 月,青岛市政府正式发布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将莱西南部的姜山新城规划为青岛北部的机械制造基地,到 2015 年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械加工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 2100 公顷,主导产业将以汽车零部件、农用机械、工程机械零部件及配套产品、轻工机械、电子制造等为主,2012 年上半年,姜山新城先后引进了投资 20 亿元的中美精密机械装备产业园、16 亿元的华通高新机械装备产业园,组团引进了中一实业和城阳惜福镇机械制造协会,50 多家机械企业正在抱团落户。预计在未来几年之内,这个产业园将需求 3000 至 4000
4、名熟练加工制造类人才,能吸纳本专业 6-8 年的毕业生就业。(3)专业定位 面向半岛地区加工制造类企业,针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及其相关行业特点,根据目前学生实际,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培养,获得相应工种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后能从事普通机床操作及基本维护,数控设备的操作及基本维护,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产品测量检验等工作。(4)现有基础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专业始建于 2003 年,是青岛市骨干专业。目前拥有专业教师 38 人,外聘兼职教师 5 人。其中高级技师 1人,技师 7 人,中高级技工 29 人,双师型教师达到 92%
5、。教师队伍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已经为社会培养了 2300 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设备较为完备。本专业拥有青岛市教育局和青岛市财政局重点支持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一个,拥有 3 个实训车间,3 个实训室,有加工中心、数控 车、铣等 231 台(套),价值 700 多万元,可基本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与青岛麦格耐特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澳司登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青岛青核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共同构建了“三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本专业迄今参加了全部 6 届青岛市数控技能大赛,成绩优秀。共获得
6、12 个一等奖。近三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 98%,就业率达 98以上,优质就业率达 85%以上,自主创业且资产百万以上的 2 人.(5)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需进一步改革,要不断增加工学结合的力度;课程体系需要重新构建,突出“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法和仿真实训教学法;改革以学校为主体的单一的评价模式,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的多元化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形成生产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大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宽
7、。2专业建设目标(1)建设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原有的“三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发展方向的引领下,构建“方向引领、分段推进”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落实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公共基础平台+专门化发展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宽基础、活模块”特点。以“典型工作项目”为引领,形成机械制图、金工实训、数控车工操作、数控铣工操作 4 门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体系,并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按照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体系,深入推进“六步项目教学法”。模拟
8、生产实践,推行仿真实训教学法。评价模式改革 改革以学校为主体的单一的评价模式,建立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的多元化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对评价结果进行个性化分析,分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数控加工技能教室,集实训、多媒体、资料查询、图书阅览于一体.扩建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的职业岗位设置基地的实训岗位,增加生产性实训设备,实施“7s管理,建设生产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 在“内训外聘、专家引领”的理念指导下,打造素质优良、技能精湛、专兼结合的一流教师队伍。培养 1 名专业带头人、2 名骨干教师,使 98%的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9、,从知名企业聘请 2 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建立“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订单培养率达到 85以上。积极参与青岛现代制造业集团为主导的校企联合办学,在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年培训能力达到 600 人日。3.专业建设思路 立足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课程体系构建为主线,以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为支撑,以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合作企业联合办学的不断深化,实现专业内涵发展,带动青岛地
10、区同类专业的发展。4.专业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原有的“三段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加工学结合的力度,构建“方向引领、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第一学年:规划生涯、夯实基础。学生集中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形成本专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公共基础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强化为专业课学习服务。专业理论课坚持“实用、实效”,强化为专业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本学年的两个学期学生都到相关企业进行一周的观摩实践。通过到冠名企业进行现场观摩,熟悉未来职业工作环境,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习潜能。发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的引领作用,组织参加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和全国文明风采竟
11、赛,学期末制定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使规划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指导性和引领作用。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奋斗目标和成长道路。学年结束后帮助学生确立个人专业发展方向。第二学年:方向引领、专项实训。学生以专门化发展方向为引领,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相应岗位上,进行专项实训,形成专业核心技能。技能成熟后,分批次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企业见习,形成精湛的核心技能。组织学生考取相应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努力培养具有多工种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高级资格证书的高层次人才。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在企业观摩、企业见习的基础上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形成岗位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打好基础。贯彻学校的学生实
12、习管理规定、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规定,学校与企业、学生、家长签订实习协议,落实学生在企业的各项保险及实习报酬,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实习过程中,学校安排专人跟踪指导,及时处理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填写实习档案。实习结束后,按照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对学生进行实习评价。再次组织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高证书数量和层次,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按照相关规定考核合格后颁发毕业证书,实现人才的“双证书”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公共基础平台+专门化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强化从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3 大模
13、块构成,具有“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基础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夯实学生专业发展基础,是职业的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内容不针对特定的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加工制造类岗位群,精选了从事此类专业必备的通用知识和技能,体现“宽基础”课程特点,立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技能模块”是由若干个主体项目课程组成的基本职业技能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不同的项目课程,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综合技能模块”是对本专业职业能力的“生产性”强化,包括职业资格技能、岗前技能和拓展技能等模块,根据考证考级、岗前培训或竞赛需要由学生自选模块。“
14、专业技能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能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体现“活模块”的课程特点,它是职业的专门化教育阶段.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教材开发.以“典型工作项目”为引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图解 开发出机械制图、金工实训、数控车工、数控铣工 4 门实训课程的项目体系,形成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项目体系,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实训。并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区域岗位需求,参照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开发出这 4 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实现“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高度对接.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围
15、绕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要素,采用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建成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校本教材、电子教案、网络题库、教学课件、名师名课、教师上课实录等。教学模式改革 在“智能并重,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项目教学,实现“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教学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个对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推行仿真实训教学法。升级更新宇龙仿真软件和 CAD/CAM 软件,增添数控车、铣、加工中心仿真操作软件节点,在仿真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构建“理论讲解仿真演示-仿真演练总结评价-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 专业 建设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