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等).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等)高一历史组教学计划 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较差,问题很多。有些学生初中历史基础薄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历史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研究的基础。以历史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学中,应该关
2、注研究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二、教学目标 1、深入钻研新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教材有意无意的加深和拓宽。同时,总体上要重视历史应用;重视历史观念和方法
3、的渗透。比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视野)来拓宽知识的广度,获得知识的深度。3.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氛围。4.充分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意识;组织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需求;总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研究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
4、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研究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三。教材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总共分十单元,28 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课本按研究主题编写了“章末综合”,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1.特点:政治意识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可读性和重点
5、;图文并茂,趣味横生;科米纳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历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四、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思维敏捷,有些学生也喜欢提问,有些学生忽略了历史这门学科,他们不感兴趣。他们研究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这期间我在教高一三个班的历史,整体水平不错,但个别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态度有待提高。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和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备课,明确重点和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训练。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
6、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研究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研究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4.成立历史研究小组,互相出试题,切实提高历史研究成绩。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的精神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舒明浩 123课时分配(6课时)第一课中华
7、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 课时 9 月 1-2 日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 课时 9 月 3-4 日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 课时 9 月 5-7 日第四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1 课时 9 月 8-9日 巩固 章末综合与测试 2 课时 9 月 10-13 日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时分配(6课时)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迭与国家交接第一课 9 月 15-18日 融 第六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 课时 9 月 20-23 日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 课时 9 月 24-29 日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时 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外 历史 纲要 教学计划 教学 进度表 补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