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题库.pdf
《卫生统计学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统计学题库.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3 最佳选择题 1.收集资料的方法是:E A.收集各种报表 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 C.进行专题调查 D.进行科学实验 E.以上都对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D A.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 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分析资料 C.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以上都对 3.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D A.总体中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C.总体中典型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4.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C 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B.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2、C.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以上都不是 5.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D: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构成比直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条图 6.直方图可用于: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各现象的比较 C.某现象的比较 D.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7.统计图表的要求是:A.简单明了 B.层次清楚 C.说明问题明确 D.避免臃肿复杂 E.以上都对 8.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A.5-10 B.8-15 C.10-30 D.15-20 E.20 9.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3、: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分组资料 D.调查资料 E.以上都不对 10.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均是 11.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A.从未患过病的人 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 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D.只患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 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12.标准误:A.与标准差呈反比 B.与标准差呈正比 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 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 E.以上都不对 13.x是指: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
4、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所有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14.2.58XXS表示:2/23 A.95%的正常值范围 B.95%的可信区间 C.99%的正常值范围 D.99%的可信区间 E.以上都不对 15.构成比通常以下列哪项指标为比例基数:A.100%B.1000 C.10000/万 D.100000/10 万 E.视具体情况而定 16.一事物各构成比部分相对数之和应为:A.大于 1 B.小于 1 C.等于 1 D.不一定 E.以上都不对 17.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到1.96的面积为()A、95%B、45%C、97.5%D、47.5%E、不
5、能确定 18.进行统计分析的资料必须是()A、完整、准确、及时的 B、随机取得的 C、满足条件齐同的 D、数量足够的 E、以上都对 19.指出下列变量中哪一个指标为统计量 A.p B.C.D.E.20.计算样本率的抽样误差适用公式为:A.(1)ppn B.(1)(1)ppn C.(1)n D.(1)(1)n E.以上都不对 21.RC 表的2检验的自由度为:A.1R B.1C C.1RC D.(1)(1)RC E.2R C 2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A.齐同原则 B.随机原则 C.对照原则 D.重复原则 E.以上都是 23.在相关分析中:A.r越接近 1,散点图越集中 B.r越接近 0,散点
6、图越集中 C.0r,散点图越集中 D.0r,散点图越集中 E.以上全不对 24.已知1r,则一定有:A.1b B.1a C.,0Y XS D.,Y XYSS E.,Y XXSS 25.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A.确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B.确定变量之间有无关系 C.确定变量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D.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E.以上都不是 26.在配对法秩和检验中,共有 8 对数据,且差值中没出现 0,27T,则T:A.-3 B.9 C.-9 D.-27 E.30 27.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假设检验成立,则对样本来说:A.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
7、和的绝对值 C.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D.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3/23 E.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 28.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甲组中最小数据有2 个(0.2,0.2),乙组中最小数据也有 2 个(0.2,0.2),则数据 0.2 的秩次为:A.2 B.3 C.4.5 D.2.5 E.3.5 29.当第二类错误由 0.2 变到 0.3 时,则第一类错误是:A.增大 B.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化 E.以上都不对 30.下列指标除了哪项均为疾病统计指标:A.治愈率 B.某病病死率 C.某病死亡专率 D.感染率 E.发病率 31计
8、算某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一般宜选择()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E、极差 32统计推断的内容()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估计正常值范围 D、A、B 均不是 E、A、B 均是 33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的指标是()A、标准差 B、标准误 C、四分位间距 D、变异系数 E、全距 34观察值 2、5、10、7、9、8、20、100 的平均数是()A、20.14 B、6.15 C、8.5 D、20 E、10 35当 n 一定时,第二类错误由 0.2 变到 0.3 时,第一类错误()A、增大 B、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化 E
9、、以上都不对 36两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应首先考虑()A、用t检验 B、用u检验 C、用秩和检验 D、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 E、任选一种检验方法 37抽样误差指的是()A、个体值与总体值之差 B、样本统计量之间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C、个体值与统计量值之差 D、总体参数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E、以上都不对 38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A、0,0rb B、0,0rb C、0,0rb D、rb E、r与b的符号无关 39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项资料的特征()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非对称分布 40四个样本率作比较,2
10、20.01,(3),可认为()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B、各总体率均不相等 C、各样本率均不相等 D、各样本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E、各总体率相等 二、填空题 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2、统计表的结构主要由()、()、()和()组成。3、平均数主要包括()、()和()。4、统计资料可分为()、()和()三种。5、()图可描述一事物随另一事物变化的趋势,()图描述一事物随另一事物变化的速度。4/23 6、用()和()可全面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特征 7、频数分布的两个特征是()和()三、是非题 1比较一批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标准差。()2直方图可以用于反映一批新生儿出生
11、体重的分布情况。()3某地区某病连续 3 年患病率分别为 6.0%、9.0%、12.0%,则该病 3 年总的患病率为:(6.0+9.0+12.0)/3=9.0%。()4当抽样研究的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的标准误会变小。()5当自由度趋向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6两样均数比较的 t 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两样本均数差别是否等于0。()72 检验可用于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8直线相关反映两变量的相互直线关系。()9相关关系一定是因果关系。()10若 t 检验结果为拒绝 H0,则 P 值越小,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四、简答题 1计量标准化率时,通常以什么作为标准人口?2计算参考值范
12、围的方法有哪些?3简述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4等级相关特别适用于哪些资料?五、计算题 1大量研究显示,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均数为 9.3cm。某医生记录了某山区 12 名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cm)资料如下:9.95 9.33 9.49 9.00 10.09 9.15 9.52 9.33 9.16 9.37 9.11 9.27 试问该山区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是否与一般新生儿相等?(假设检验统计量为1.026)2某地抽样调查了 360 名健康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其均数为 4.66,标准差为 0.58,问该地男性红细胞数与标准值 4.84 有无差别?(假设检验统计
13、量为 5.89)3研究者为比较耳垂血和手指血的白细胞数,调查 8 名成年人,同时采取耳垂血和手指血,见下表。编 号:1 2 3 4 5 6 7 8 耳垂血:9.7 6.2 7.0 5.3 8.1 9.9 4.7 5.8 手指血:6.7 5.4 5.0 7.5 8.3 4.6 4.2 7.5 问:(1)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是否相同?(假设检验统计量为1.073)(2)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是否相同?4尿铅测定过去采用湿式热消法双硫脲法,后改用硝酸高锰酸钾冷消化法,资料如下,患者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冷法 0.50 0.50 0.60
14、 0.34 0.57 0.22 0.67 0.16 0.76 0.08 热法 0.58 0.33 0.63 0.38 0.39 0.30 0.71 0.19 0.79 0.08 问:(1)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法所得结果有无差别?(假设检验统计量为 0.067)(2)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法所得结果有无差别?5某医师用两种疗法治疗脑血管梗塞,结果见下表,试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是否相同?(假设检验统计量为 0.595)(10 分)两种疗法治疗脑梗塞效果 疗 法 人 数 有效例数 有 效 率(%)甲疗法 31 25 80.65 5/23 乙疗法 32 29 90.63 6欲了解甲乙两医
15、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随机抽取 108 人进行达标考试,结果见下表,试比较两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达标率有无差别?(假设检验统计量为 5.526)两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达标率 医学院 达标人数 参加考试人数 达标率(%)甲 30 42 71.4 乙 32 66 48.5 A均数不变 B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变 D两者均不变 各观测值同时加(或减)某一常数 B 各观测值同时乘(或除)某一常数 C 用变异系数此较变异程度,适宜于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
16、全体 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 P=0,则表示 B A 某事件必然发生 B 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 以上均不对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单纯随机抽样 E 二级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 等级资料 D 分类资料 E 有序分类资料 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41 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 6/23 治疗人数 8 23 6 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D A 计数资料 B 计量
17、资料 C 无序分类资料 D 有序分类资料 E 数值变量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C A 有价值的部分 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 D 任意一部分 E 典型部分 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 统计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D 分析资料 E 以上均不对 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 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C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E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
18、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责任事故 E 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 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原则 C 重复原则 D 交叉的原则 E 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 E 率 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14某
19、厂发生食物中毒,9 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 A 5 B 55 C 6 D lO E 12 15比较 12 岁男孩和 18 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 7/23 A 全距 B 标准差 C 方差 D 变异系数 E 极差 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 95正常值范围 A A X1.96S B X1.96SX C 1.96SX D t0.05,SX E X2.58S 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 A 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 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 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
20、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 以上均不对 18正态分布是以 E A t 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 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 A 从未患过病的人 B 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C 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 D 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 以上都不是 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 A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第九章
21、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 A 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 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 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 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 分组不合理 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中,结果为 P0.05,可以认为 B 8/23 A 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 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C 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 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 以上都不对 25下列哪项不是 t 检验的注意事项 D A 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 下结论切忌绝对化 C 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 分母不宜过小 E 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26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
22、时 B A 标准差逐渐减少 B 标准误逐渐减少 C 标准差逐渐增大 D 标准误逐渐增大 E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27tt0.05(v),统计上可认为 C A 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 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D 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 以上均不是 28两样本均数的 t 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B A 12 B 1=2 C X1X2 D X1=X2 E X1=X2 29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E S2 30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C A 两者相等 B 后者大于
23、前者 C 前者大于后者 D 不一定 E 随样本例数不同 31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 n 的样本,理论上有 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 C A 均数加减 1.96 倍的标准差 B 均数加减 2.58 倍的标准差 C 均数加减 1.96 倍的标准误 D 均数加减 2.58 倍的标准误 E 以上都不对 32同一自由度下,P 值增大 C A t 值不变 B t 值增大 C t 值减小 D t 值与 P 值相等 E t 值增大或减小 33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 t 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 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 两样本均数相近 C 两样本方差相等 D 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24、E 两样本例数相等 9/23 第十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 34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 C A 一定大于 1 B 一定小于 l C 一定等于 1 D 一定等于 0 E 随资料而异 35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C A 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 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 为了便于比较 D 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 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36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 1000 人,其中内科病人 400 人,求得 40%,这 40%是 B A 率 B 构成比 C 相对比 D 绝对数 E 标化率 37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3),可以认为 A 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 各总体率均不
25、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 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 38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D A 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E 行数列数-1 39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 N40,且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E A T5 C T5 E 1T5 40若 X2X2 0.05()则 A A P005 B P005 C P005 D P005 E P005 41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 A 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 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 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 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 分母不宜过小 42反映某一事件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统计学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