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模拟试题测试卷(1).pdf
《【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模拟试题测试卷(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模拟试题测试卷(1).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模拟试题测试卷(1)1圈出各组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1)白昼(zhu)撩乱(lio)弩弓(n)(2)镌刻(jin)千仞(rn)企鹅(q)(3)绊倒(bn)推荐(jin)雇佣(c)(4)公爵(j)淤泥(y)家禽(q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呐喊 奔赴 B保姆 引存 C漂泊 发怔 D荣幸 簇拥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人胸有成竹,站在马路中间拼命挥手,那辆面包车才刹住车,司机吓得面色煞白。B海面风平浪静,好像昨天的那场暴雨从没有发生过。C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颇负盛名,他的诗“诗中有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D这里
2、的景色实在太美了,游客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4请在下列诗、句的理解中,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A“村庄儿女各当家”中的“儿女”指的是成年男女,不是指小孩子。B“遗民泪尽胡尘里”表现百姓企盼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C“其人弗能应也”这里的“弗能应”是楚人在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D“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凝聚着中国人对故乡的深情。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C在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D这篇
3、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环境、滥杀动物。6下列各项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B唐朝的张族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注意。7按季节排列下列诗句,正确的顺序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可怜九月初三夜 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荷才露尖尖角 遥知兄弟登高处 天津桥下冰初结 A B C.D 8综合实践。学校要举办课本剧表演比赛,老师请你作为组织者去准备这次比赛。你会怎么做呢?请你说一说。_ 9在古诗中回味明理 美丽的景色:“人闲挂花落,_”是幽静的山间春夜;“_
4、,子规声里雨如烟”是初夏时节的江南乡村。多彩的童年:“稚子金盆脱晓冰,_”,玩冰的孩童是那么天真顽皮;“_,短笛无腔信口吹”,放牛的孩童是那么悠闲自在;“_,_”,种瓜的孩童是那么勤劳可爱。“_,不可同世面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能相互矛盾。“多行_,_”告诉我们不能做坏事。看到别人遭遇不幸而心生同情是一种美德正如孟子中所说“_,_”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2)“年龄”有许多简洁优美的别称,我们可以用“_”来表示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_”来表示男子二十岁的年纪,用“不惑”来表示人_岁,用“古稀”来表示人_岁。(3)读孟子,我们知道“恻隐之心,_”;读论
5、语,我们知道“_,小人喻于利”;读左传,我们知道“_,必自毙”。(4)从古诗中感受人间真情:诗中有对母爱的歌颂,如“谁言寸草心,_”;诗中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如“孤帆远影碧空尽,_”;诗中还有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如“黄沙百战穿金甲,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性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类书籍。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6、譬如,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合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材料二 某年我国 18 岁-70 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视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38 分钟 18 分钟 98 分钟 29梳理材料一中的信息,说说作者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哪些。_ 12、阅读材料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13、你喜欢阅读书籍吗?你知道哪些我国经典的民间故事_、_、
7、_。14、阅读文学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的一些个性鲜明、充满魅力的人物吸引。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说说为什么?_ 文言文阅读。疑邻窃斧 有人亡其斧者,疑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15、根据文意,给下面语句中的带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1)有人亡其斧者,疑其邻之子。()A遗忘 B丢失 C逃亡 D损坏(2)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A不久 B突然 C而且 D果然 1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语句的意思。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_ 17、亡其斧者,疑邻
8、窃斧后,对邻居的态度发生了很多变化。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用横线划出有关的语句来。18、和这则文言短文的文体属于同一类的是()A大闹天宫 B拔苗助长 C女娲补天 D大禹治水 19、这则短文想要表达的意思是()A邻居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伤了和气。B丢了东西不能乱怀疑人,要及时报案。C丢东西事小,冤枉人事大,没有真凭实据,不能随便怀疑人。D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带着自己的成见看待别人。2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只小鼠 冰心 一只小鼠,悄悄地从桌子下钻出来,慢慢地吃着地上的饼屑,一边吃一边看我。我惊奇地叫唤了一声,母亲和父亲都向下注视。四面目光中,它仍坦然地吃着,灯影下,它那么小,浅灰色
9、的嫩毛,灵便的小身体,一双闪烁的明亮的小眼睛。一刹那,我神经错乱地俯身下去,拿起手里的书将它轻轻地盖上。啊!它竟然不走。隔着书页,我觉得它柔软的小身体无抵抗地蜷伏在地上。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的手在颤抖。母亲说:“放了吧,多有趣的小鼠”话未说完,小狗虎儿从门外跳了进来。父亲连忙说:“快放手,虎儿要吃它了!”我忙惊惶地拿起书,那小鼠仍不动。一声喜悦的微吼,虎儿已扑着它了,没等我喊出声来,它就衔着小鼠钻出门外,此后便没有了声息。母亲慢慢放下手中的书,抬头看着我说:“我看它实在小得很,无心机。否则一定跑了。初次出来觅食,不见回来,它母亲在窝里,不知怎样挂念呢。”至今已是一年多了,有时读书至夜深,再看
10、见老鼠出来,我总觉得愧疚。总想起那只小鼠的母亲,含着伤心之泪,夜夜出来找它,要带它回去。20、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鼠“无心机”,用“”画出来。21、第 3 自然段中提到“出乎我的意料”,那么“我”“意料之中”的情形应该是什么?_ 22、从“神经错乱”“颤抖”“惊惶”等词语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_ 23、后来,本文作者冰心把这件事说给朋友听,朋友却笑她:“针尖大的事,也值得说?”对此冰心会怎么想?_ 24、你还读过冰心的哪些文章或书,请写出两个。_ 14习作部分 习作园地。题目:留在心里的印象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或许是你的父母、老师,或许是你的同学、伙伴,或许是
11、曾帮过你的陌生人请以“留在心里的印象”为题写作文。要求: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人物,叙事清楚完整。1(1)nn(2)jinjun(3)c(4)jju【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弩弓,n gng,指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将箭射出的古代弓。镌刻,jun k。镌:雕的意思,两个字连在一起便是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雇佣,g yng,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公爵,gng ju,五等爵的第一等。英国贵族最高的爵位。2B【解析】B 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引存,应为:引荐,是指对人的推
12、荐、荐举的意思。故选 B。3A【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A项胸有成竹:意思是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不能用来形容老人过马路。B项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C项颇负盛名:意思是相当的有名声,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D项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4C【解析】C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A 项,题目叙述正确。“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B 项,题目叙述正确。“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
13、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C 项,题目叙述错误。“弗能应也”就是不能应答,不能回答了的意思。因为他扬言他的矛能穿透所有盾,而盾又能挡住所有矛,自相矛盾不合情理,所以当人们问他时,他什么也答不上来,并不是在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D 项,题目叙述正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凝聚着中国人对故乡的深情。5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 项,“通过”和“使”同时出现,使得句子缺少了主语。或删除“通过”,改为: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或
14、删除“使”。B 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卫生素养、文明意识”后面加“的提高”。C 项正确。D 项,成分残缺,应该在“滥杀动物”后面加“的暴行”。6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等”和双引号使用重复。B这里的引号是引用。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只是在陈述句里出现疑问语气,所以这里要用逗号。D“今天去呢”为独立的句子,后面接问号。7D【解析】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积累。出自杜牧的清明,是写清明节的;出自白居易的暮江吟,是写秋季的,点明了九月初三夜;出自贺知章的咏柳,是写春季的,点明了二月;出自杨万里的小池,是写夏季的;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写重阳节的
15、;出自孟郊的洛桥晚望,是写冬季的。根据以上分析便可得出答案。8我应该首先确定好比赛时间,然后选择好比赛场地,在老师的帮助下决定好比赛制度,并购买好比赛所要用的物资,邀请老师和同学来当裁判和主持人,最后做好海报进行宣传工作。【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作为组织者去准备比赛,明确准备一场完整的比赛需要的流程,分别需要的步骤,需要做哪些工作,按照顺序分类做好,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9 夜静春山空 绿遍山原白满川 彩丝穿取当银铮 牧童归去横牛背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义 必自毙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详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年级 下册 期末 模拟 试题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