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pdf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 0 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 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用竖式计算时,把 0 前面的数对齐 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 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 用 0 前面的数相乘 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 0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2、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五课时 第二课时(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一课时:认识千米 1.联系生活,引出千米 2.认识 1 千米 认识千米(公里)KM 1 千米=1000 米 千米的用途 联系学校操场认识 1 千米 估测 3.应用练习 第二课时:认识吨 1.联系生活,引出吨 2.认识 1 吨 认识吨 t 1 吨=1000
3、 千克 吨的用途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 1 吨 估测大约有多少位同学的体重是 1 吨 3.应用练习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 理解题意,分析问题:最多剩下多少元 探究新知 数量关系:剩下的钱=带的钱花去的钱 一个两位数乘11 的计算规律 有趣的乘法计算“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 第六课时 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 10。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
4、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确定条件:剩下的钱多,所花的钱就少。运动服 130 元和运动鞋 85 元 列式解答:巩固理解 想一想:买 3 顶帽子,付出 100 元,最少找回多少元?从问题入手(条件较多或复杂)回顾反思 提炼方法 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条件 列式解答 第二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 理解题意,分析问题:一套衣服多少元?探究新知 数量关系: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一套的价格 确定条件:画线段图 列式解答: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巩固理解 想一想: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从问题入手 回顾反思 对比
5、总结 分析数量关系倍数关系线段图 确定条件 列式解答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分步 2.探究新知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综合 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 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 3.巩固理解 例 1 的第 2 问 分步综合书写格式 4.回顾反思 对比总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第二课时: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探究新知 用综合算式解答 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 明确计算的步骤 3.巩固理解 试一试 4.回顾反思 对比总结: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第三课时:
6、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分步 2.探究新知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综合引发认知冲突 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 3.巩固练习 试一试 4.回顾反思 对比总结: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 1.出示年历,进行观察。2.各月天数 完成活动单 对比归纳 3.灵活记忆 (拳头法、歌谣法、单双数法)4.应用练习 全年天数,季度天数 重要节日 第二课时:认识平年和闰年 1.出示月历,对比整理。2.各年二用天数 完成活动单 对比归纳 3.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4.应用练习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知识 结构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