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教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某家庭的亲子照片(如某知名人物或本校教师等)。2.进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的建构所需的材料。3.实物投影仪、白纸(或投影机和透明胶片)。情境创设 教师用投影显示萨达姆与其长子乌代(左)和次子库赛(右)合影的资料照片。如图2125。图 2125 教师:照片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啊?学生:萨达姆与其长子乌代(左)和次子库赛(右)。教师:乌代与库赛均为萨达姆与其妻子所生,但为什么他们三个人会长得不一样?要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还需学习“受精作用”的内容。师生互动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
2、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那么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学生:受精卵。教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父亲体内所有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但为什么会出现萨达姆与其儿子乌代和库赛的情况?学生:是不是参加受精作用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不一样的呢?教师:这猜想有道理。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来寻找答案。教师:在我们进行模型建构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与主要行为变化。教师投影显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师生共同回顾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与主要行为变化。教师:下面让我们进行“
3、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的模型建构。教师组织学生按下表的“活动准备”“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和“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的顺序进行模型建构,教师则巡视检查学生在模型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醒学生在动手建构的过程中思考相应的问题。“表达与交流”一项采用两组学生分别演示,一方面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现学生在模型建构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本活动项目由两人合作完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效率,所以教师可建议学生在活动准备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实验方案如下:建构过程 方法步骤 学生思考 活动准备 本活动由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4、 1.染色体在什么时候复制?2.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几个中心体?几个中心粒?1.用橡皮泥做出 4 条黄色和 4 条红色的染色单体,其中 2 条黄色的染色单体长 34cm,2 条长 68cm;2 条红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 条长 68cm 2.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并排放置。用同一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代表着丝点,在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小块橡皮泥粘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 建构过程 方法步骤 学生思考 3.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能够容纳所做的 4 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1.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1.把做好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让长
5、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点靠近。红色、黄色分别代表来自母方和父方的染色体 1.各 步 骤 分别模拟了减数分裂过程中何时何种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2.将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纺锤体中部赤道板处,红色和黄色染色体分别放在赤道板的两侧 2.减 数 分 裂开始时细胞内有几条染色体?有多少个DNA分子?染色体数目减半发 生 在 什 么 时候?3.减 数 分 裂结束时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4.如 果 模 拟卵细胞的形成,应该怎么做?3.双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4.在另一张纸上再画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并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将
6、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放到这两个新细胞中 5.将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平均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小块橡皮泥相当于着丝点分裂。抓住粘有小块橡皮泥(即着丝点)的部位,把染色体分别拉向细胞的两极。尽量一次移动所有的染色体,像在活细胞中发生的一样。然后,在两极有染色体的部分画出细胞轮廓,代表新细胞生成 2.模 拟1.同活动一的方法步骤“染色体配对”1.你 认 为 含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将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纺锤体中部赤道板处 注意:这次要在赤道板每一侧放两条不同颜色的染色体 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几种配子?产生每一种配子的比例是多少?如果含
7、有3 对同源染色体呢?如果有 n 对呢?2.从 建 立 模型的过程来看,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 不 同 点 有 哪些?3.同活动一的方法步骤“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4.同活动一的方法步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5.同活动一的方法步骤“模拟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3.表达与交流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或投影机),画有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画有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白纸(或透明胶片)各一张 1.教 师 与 学生共同观看学生的演示过程,并作点评。(对演示学生的评价尽量以肯定为主)2.任选一组学生演示“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并予以相应的说明 3.任选一组学生演示“模拟减数分裂过
8、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并予以相应的说明 2.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共能产生几种配子呢?教师:从我们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的实验中,大家可以发现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共能产生几种配子呢?学生:4 种。教师:如果初级精母细胞有 3 对同源染色体呢?学生:8 种。教师:大家可以推算一下我们人类成熟男性共能产生多少种的精子(不考虑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学生:223种。教师:因此,在不考虑非姐妹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如果一种生物有 n 对同源染色体,则该生物能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2n。4.受精作用 教师播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的录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
9、什么是受精作用?学生: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教师:那卵细胞和精子依靠什么物质进行相互识别?学生:细胞膜外面的糖蛋白。教师:很好。现在同学们能否把刚才所看到的受精作用过程的录像介绍一下?学生: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教师:通过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出现什么变化?学生: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教师: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同
10、源染色体的概念,同学们现在是否明白了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意思呢?学生:明白。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精子带有其中的一条,卵细胞带有其中的另一条,受精后,这两条同源染色体到了一个细胞中,它们就成对存在了。教师:总结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卵细胞在受精前后的变化。未受精时,卵细胞好像睡着了,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变得十分活跃。教师显示以下胚胎分裂分化系列图片(如图2126)。图 2126 教师:受精作用发生后,受精卵将迅速进行细胞分裂、分化,最终发育成新生命。新生命诞生以后由此开始了遗传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发育过程。这里要注意的是,受精
11、卵以什么方式进行分裂?学生:有丝分裂。教师:同学们,当我们看这些图片的时候,不知你是否也感觉到生命的神奇和来之不易:一个成熟的男子每次释放的精子约为2 亿3 亿个,但能到达卵细胞周围的只剩下几十至数百个,而最终完成受精作用的只有一个精子。受精卵发育成新生儿要经过“十月怀胎”,在母亲怀孕和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只要有任何的意外,都会让我们提早离开这美好的世界。所以,我们有理由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学生:没有。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自己。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教师:现在大家是否明白我们课前所提的问题“乌代与库赛均为萨达姆与其妻子所生,但为什么他们三个人会长得不一样”的原因啦?学生:主要是因为减数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人教版 生物 高中 必修 减数分裂 受精 作用 教学 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