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德上完整版.pdf
《古代官德上完整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官德上完整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代官德上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中国古代官德(上)刘余莉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导 一、为什么要重视官德建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国古代官德,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智慧。在官德建设上也是有很丰富的经验,特别重视对官员道德的建设。那么为什么这么重视对官员道德的建设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官德对社会国家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就是官员道德对于整个社会国家的影响。在群书治要崔寔政论上面有一段话,这一段话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国家由兴盛转为衰落
2、的原因,这一段话说得很精彩,我给大家念一下:“凡天下之所以不知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是以王刚纵奔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这句话我们把它翻译成汉语就是说大凡国家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多是由于君主承继太平之时已久,风气日渐便坏也不觉察,政治日渐腐败也不变革,习惯于混乱安于现状,逸乐而看不到危机,有的荒淫奢侈不考虑国家大事,有的不听忠言劝告,不知虚伪,忽视真诚;有的在歧路徘徊,不知何去何从;有的是被信任的大臣为了保住禄位而不敢直言进谏;有的是
3、被疏远的臣子因地位低微建言被弃不用,于是国法松驰于上,有识之士忧忡于下,真是可悲啊!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为我们总结了一个国家之所以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这个原因就是官吏的道德风气颓废,所以在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做李商隐,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时候在他咏史的诗篇里头就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历览 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他考察了这个国这个家族之所以兴盛发达的原因无一例外的都是勤俭持家,后来为什么就衰落了呢?究其原因无一例外的是因为过上了过分奢侈、浪费的生活所导致的。那我们用这一个规律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那么艰苦卓绝的情况下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日本人、国民党,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那一
4、批共产党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所以他们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获得了大众的支持,所以取得了天下。所以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二)官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那么我们再看一看官吏道德对于整个社会风气又有甚么影响呢?同样是在群书治要礼记这本书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他说“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说下级侍奉上级不光要看这个上级领导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如果上级领导喜欢某一个东西,那么他的下级一定有人比他更加的喜好,所以上级喜好的所厌恶的东西不能够不谨慎。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那
5、么这也就是告诉我们上行则下效,那么在说文解字上把这个教,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样是有效的教育呢上所施,下所效。这个上在国家就是指官员领导,在家里就是指家长,在学校就是指老师,也就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是跟着怎么效仿,这就是良好的有效的道德教育了。所以孔老夫人特别强调了领导者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巨大影响。在论语上孔子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君子就是指在位的领导者他的德行就像风一样,而一般百姓的德行就像草一样,这个风向哪边吹,这个草必然会向哪边倒。实践也证明,“上行则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那么从这里也告诉我们官员的道德对于整个社会道德
6、风气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三)官德对官员本身的意义 那么官员修身有良好的德行对于官员本身又有甚么意义呢?在大学上有一句这样的教诲,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财富不重要,德行很重要。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不敢去学习传统文化了。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如何保持长久的富贵,这个德行是财富、身份、地位、民生的根本,而这个财富、身份、民生是德行的枝叶、花果、外在的表现而已。那我们学习植物的人都知道,这个植物的枝叶花果能够延伸到哪里,它下边的根必须能延伸到哪里。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也就是说你外在的身份地位、民生是靠你身后的德行来承载的,如果你没有身后的德行,虽然获得了好的
7、身份,好的地位,好的财富,但是不能够维持良久,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我们看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呢,比如说有的领导做科长的时候能够做得很好,做到了处长也能够做得不错,甚至做到了局长也能够做到还可以,但是一旦把他提到了部长、省长的时候,他就犯了错误,出了问题,甚至锒铛入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你的位置越高,你的财富越多,越需有深厚的德行来承载,结果你的位置提升了,但是德行没有相应的提升,结果怎么样呢承载不了外在的身份地位和民生了。那么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会知道个人的修身对于自己保持长久的富贵至关重要。在中庸上面孔老夫子在称赞舜王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
8、,必得其寿。”这句话是孔子称赞舜的时候所说的。我们都知道舜是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因为他的父亲还有一个弟弟是三番五次的要置他于死地,但是舜并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反而总是去反省自己做得不好,即使他得到了天子之位,还是以不能得父母的欢心为忧,经常到田野上去嚎泣。那么后来,他的德行感化了尧帝把王位让给他,感化了天下的百姓,最终也感化了他的父母。所以孔子说真正有德行的人应该是福禄寿名都是齐全的,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一点的话,我们就知道要想保持长久的富贵使家道不衰能够延续三代以上必须首先有德行。那么没有德行的结果是什么呢?在群书治要尚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
9、此,未或弗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在外沉迷于打猎,纵情于饮酒享乐而没有节制,沉迷于歌舞也是不知道节制,建筑很高达的房屋,而且这个墙上都雕刻着彩色的图案,如果以上所说的这些有一项,那就没有不灭亡的。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成由勤俭败由奢,不仅仅适合一个国家,适合一个家族,对于一个人而言也同样适用。所以官员道德修养不仅对国家、社会的风气有影响,对于自己能够维持一个良好的家道家风也是有重要的影响。二、古人的官德修养之道 我们认识到了官员道德的重要意义,我们就看一看中国古人是怎么样来进行道德修养的。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讲一讲古代的官德。第一就是修身,第二就是爱民,第三就是纳谏,第四尊贤。(
10、一)修身 一、首先我们看一看修身。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来修养自己的身心呢?我们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当然中国古人讲官员修身有很多方面,我们把主要的方面概括为三个。第一个就是戒贪。在贞观政要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它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就是当君主的如果太贪心一定会丧国,如果当臣子的有贪心一定会让自己亡身,这就是一言道破了贪心对自己对国家的影响。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的官员不是贪财就是贪色,不是贪名就是贪利,总之就有一个东西过分的贪琢。如果我们很贪财的话,我们一定要记住在大学上有一句重要的教诲,这句教诲很重要,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学习这一句话结果很多人本来可以平步青云,一帆风顺,但是却锒铛入
11、狱了,这句话就是“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的财货是以不正当的方式,不道义的方式聚敛而来的,悖而入,不用着急,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给败散掉。这一句话出现在经典之中,那也是古圣先贤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普遍的规律。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相信这一点,古人也可能预料到后人对这会有怀 疑,所以他就把那个不好的败散钱财的方式给我们概括为五个方面。他们说这个财富为五家所共有,并不是赚到手就是你的了。这五家首先就是官府。比如说我们的这个钱是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坑蒙拐骗赚得的,最后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家产被没收,被充公,虽然赚到你手了,但是还没有等你享受又昙花一现给你收回去了,最后还落得一
12、个锒铛入狱的结果,得不偿失。第二就是水灾。也就是说这个不义之财也会被大水给剽夺走。在前不够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案例说有一个地方的官员贪污了很多钱,但是又不好把它存在银行里,怎么办呢?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买了一个别墅,找了很多的破纸箱,藏在了别墅之中,他以为这样一做,就万无一失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房子发水,最后把这个钱都冲了出来,一调查呢,说不清来历了。最后,他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情形就暴光了。那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案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古人的总结,我们不得不对它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三就是火灾。也就是说大火也会把不义之财给焚烧掉。第四是盗贼。中国有一句话说盗亦有道,也就是说这个盗贼也有他的
13、道义,如果这个盗贼不讲他的道义的话,也成不了大盗。比如说在庄子上有一个大盗叫跖,这个盗跖在分享自己成为大盗的经验的时候说这个大盗也要讲仁义礼智信,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这个房子里有没有财物,我们进去之后不会扑空,这就是智的表现。那么进去偷盗的时候首领要冲在前面,出来的时候他要最后出来,这也是勇的表现。在分配赃物的时候要按照每一个人付出多少平均分配,这也是一个义的表现。那么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做盗贼不讲道义,那也不能成为大盗,更何况是我们做领导做企业的呢?而盗贼有一个重要的道义,那就是专门劫富济贫。也就是说这个盗贼看到你的这个钱来历不明,拿着这个钱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也没有去资助慈善、照顾贫苦
14、,相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盗贼看了都过意不去。这个盗贼也专门偷盗敲诈勒索为富不仁的人。第五点是防不胜防,就是不肖的子孙就是败家子也会把你的不义之财给败散掉。这一点很多人去注意观察更容易观察得出来,不过现在的人都没有学习传统文化,说起很多的贪官贪了很多的钱,把儿女都送到国外去求学,说起来 就很羡慕。其实我们再深入去看的时候,我们就生不起羡慕之心了,比如说这个孩子到国外去求学根本不是靠自己勤奋学习获得奖学金到国外去学习的,都是拿着父母贪污的钱去交那个高额的学费。我们都知道国外的学费很昂贵,是我们国内学费的几十倍上百倍都不止,那么这些孩子如果真的拿着父母给的钱去刻苦求学也就罢了,这些孩子拿着父
15、母给的钱去干什么了呢?当我到英国读书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事实的真相,就是这些贪官污吏的孩子拿着父母给的钱根本就没有去注册交学费,拿着父母给的钱去卡西欧就是赌博的场所一掷千金,还有去声乐的场所把这些钱给消耗掉了。所以我们看得深远一点我们才发现你看哪一个贪官污吏的孩子是非常贤达的、有出息的呢?结果我们现在的人看不到这么久远,看到很多贪官赚了很多的钱,过着奢侈的生活,说起来还特别的羡慕。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在土地局工作,他说起他们土地局的局长就是非常的羡慕。他说我们这个土地局的局长虽然只是一个偏僻的小小市的土地局的局长,但是他们家的别墅有好几栋,全部都是开发商送给他的,豪华的轿车有好几辆,结果把女儿送
16、到澳大利亚去求学。在她求学的时候还给她买了一栋别墅,说起来就非常羡慕,他说你看看你上学的时候还要勤工俭学,每一年都不能回来看望父母,因为钱很紧张,结果人家是飞来飞去,每一年会来好几次。走的时候都是豪华的轿车一路开着到机场,说起来就特别的羡慕。那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我们看问题必要久远,我们就劝他说这样的事情不能够羡慕,这样的事情保持不了很久,而且你还要劝导你们的局长赶紧悬崖勒马,否则的话灾难就不远了。结果他说我们的老局长是个老江湖了,他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他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他才不信这一套呢。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他不相信,那你看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傲慢心很重,你想去帮助他都无能为力,所
17、以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坐视事情的发展。结果三年过去了,这个市的市委书记因为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被抓了起来,当时波及到好几个局长,其中有一位就是这位土地局的局长,而他被关起来之后,以前的亲朋好友对他敬而远之,见到他的家属也就像不认识一样了。以前要给他送礼都要排着队,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说门前冷落鞍马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一旦失势了,被打入监牢了,再给你送礼的人就没有了。我们从这一个事实中就看到,当你看到一个腐败分子被关进监狱或者是被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来在十年八年之前你遇到他的时候,他那种威风不可一世的样子吗?我们十年八年的时候遇到他的时候,看到他那种春风得意的样子,也想象不到他被关进了监狱成了
18、阶下囚。所以中国人看问题都是比较久远都是用发展的眼光,是不论一时而论久远的。不要看他一时的享受,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再看一看他的子孙后代就好了。在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有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也比较形象,它说“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说得非常好,它说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好象是吃了那个有毒的肉,漏脯就是那个房屋漏了,滴在了这个肉干上,这个雨水滴在了肉干上,结果这个肉干吃了就有毒,鸩酒就是有毒的酒来止息自己的饥渴,结果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那么这个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劝善书,它里面讲的是善恶的标准,也是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案头必备的一本书。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接受这样
19、的熏陶,他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财不可能取,但是可能有的人还是不相信。我们再看易经上有这样的一段话,现在很多人学易经都喜欢去推导事物发展的规律看看自己的吉凶祸福,实际上易经上有两句最重要的教诲,也就是说古人根据什么来推断人的吉凶祸福呢?根据的就是这两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就是说我们看这个人后代子孙能不能兴旺发达,有没有发展前途就看看他们的祖宗是不是积善之家。当时孔子的岳父要把女儿嫁给孔子的时候,那也是非常的谨慎,就是看到孔子他们家的历代祖先都是积善之家,这个德积得很厚,所以才很放心的把女儿嫁给了孔子。易经上还有一句话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
20、身。”如果你善积累得不够厚,就不足以成就你的名声,如果你的恶积累得不够多,也不足以让你身败名裂。那么这一个规律也都可以从我们现实生活中得以观察。但是仍然会有人说虽然有这样的案例,但是大部分人他们贪污受贿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一呼百应,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原因古人也给我们总结出来了。它说“为善不昌,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不殃,必有余昌,昌尽 必殃。”就是这个人做了很多的善事善行,但是却没有昌达,什么原因呢?一定是有余留下来的灾殃,也就是他的父辈祖辈做了很多的恶事,把这个祸延及到后代。那么他这种灾殃报尽了,因为他今天的善行一定会得到昌盛昌达;那么相反为恶不殃,必有余昌,昌尽必殃”就是这个人做了
21、很多的恶事,但是还没有受到灾殃。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的祖宗积德很厚,这个德行庇荫着他的子孙,但是如果他作恶多端,把祖先积的德给享完了,结果怎么样呢因为今天的恶行也一定会受到灾殃。所以我们看问题也要看得远一点,不要论一时,而要论久远,就像我们看电影,结果我们迟到了,我们看到一个人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一掷千金,结果还作威作福,还受到领导的赏识,还一呼百应。结果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有人打了一个电话,你出去接电话了,后面的一段你就没有看到。前面你进来晚了,前面那一段你没有看到。前面那一段是什么呢?这个人从小家境贫寒,他很有志气,为了能够脱贫致富,所以他就历尽了艰难险阻,刻苦攻读,然后吃了很多人所不能吃的
22、那些苦,最后呢经过一番奋斗才有今天的飞黄腾达,但是他有了钱有了势之后就忘记了以前的贫苦,结果就开始骄奢淫逸了。后面一段你出去了又没有看到他的结果是什么。后面的结果就是他因为今天的骄奢淫逸,最后把自己的家产被败落了,最后家境越来越衰败,最后也是沦为乞丐。所以我们只看了中间这一段,所以觉得一个人作恶多端,阴谋诡计还可以昌达,这个就是错乱了因果。如果大家还是不相信,还可以再看一本书,那就是聂云台先生写的保富法。这个聂云台先生是清末明初的上海商会的会长,他就是曾国藩的外孙,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外孙又出任上海商会的会长,他和晚清末年那些权贵的后人交往很多,耳闻目睹了他们后代子孙起起落落的情形,就把这些案例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官德上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