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二2教材.pdf





《执业药师药二2教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药二2教材.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0 讲 抗菌药物(十)第九节 酰胺醇类抗菌药物 氯霉素、甲砜霉素。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作用特点 抑菌剂,作用机制与细菌70S 核糖体中较大的 50S 亚基结合,蛋白质合成被抑制而致细菌死亡。【口诀 TANG】30 而立四环素,红绿林中50 载!【问题来了人的正常细胞不会被攻击么?TANG】哺乳动物的细胞核糖体主要是 80S 核糖体,不受影响。但线粒体中含有 70S 微粒血液系统毒性。广谱对 G-菌的抑制作用强于 G+菌。对伤寒沙门菌、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具有较强杀菌作用;对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有抑制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某些严重感染:伤寒、副伤寒突破细胞屏障(T
2、ANG 补充);脑膜炎突破血脑屏障(TANG 补充);眼部感染突破血眼屏障(TANG 补充);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的脑脓肿与青霉素合用。(二)典型不良反应 1.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再生性障碍性贫血,以12 岁以下学龄儿童较多见;2.“灰婴综合征”患儿于大剂量用药后数日出现腹泻、腹痛、呕吐、进行性苍白、发绀、皮肤灰紫、循环障碍,可于数小时死亡。【口诀】绿骨灰,多恐怖!TANG 3.其他不良反应 溶血性贫血(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者);出血倾向长程治疗者可诱发。(三)禁忌证 1.对本类药过敏者。2.新生儿、妊娠期。(四)药物相互作用 1.与林可霉素类或红霉素类合用时可因竞争靶位而产生拮抗
3、作用。2.可拮抗维生素 B12的造血作用,因此两者不宜同用。3.与维生素 B6同用时,后者的剂量应适当增加。4.与乙内酰脲类抗癫痫药合用时,可使后者的作用增强或毒性增加,故须减少剂量。二、用药监护 (一)关注新生儿灰婴综合征 早产儿或新生儿剂量应严格控制。(二)关注骨髓毒性 (三)监测肝肾功能 应用氯霉素期间和停药后57 日内禁止饮酒,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三、主要药品 1.氯霉素【适应证】(1)伤寒和副伤寒。(2)严重沙门菌属感染合并败血症。(3)耐氨苄西林的脑膜炎、G-杆菌脑膜炎(可透过血-脑屏障)。(4)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脑脓肿(尤其耳源性)。(5)严重厌氧菌所致感染,累及中枢
4、神经系统者。(6)立克次体感染。【注意事项】定期监测周围血象、网织细胞计数、骨髓检查。【补充 TANG】氯霉素细菌性眼部感染。氯霉素核心知识点 3+2(TANG,少量补充)3 大临床应用3 个屏障。脑内感染易透过血脑屏障;眼内感染易透过血眼屏障。伤寒、副伤寒易透过细胞屏障。2 大严重不良反应【骨灰!】恐怖!骨髓抑制!灰婴综合征!2.甲砜霉素 【适应证】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感染。在体内不代谢,以原形主要经肾脏排泄。【模拟测试练习版】1.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的 DNA 合成 B.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C.干扰细菌的 RNA 转录 D.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 E.
5、增加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 2.严重损害骨髓造血机能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琥乙红霉素 D.链霉素 E.甲砜霉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酰胺醇类药主要为抑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或甲砜霉素能可逆地与细菌 70S 核糖体中较大的 50S 亚基结合,这一结合阻止了氨基酰-tRNA 附着到它本该结合的部位,使肽基转移酶和它的氨基酸底物之间的转肽作用不能发生,肽链的形成被阻断,蛋白质合成被抑制而致细菌死亡。2.严重损害骨髓造血机能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琥乙红霉素 D.链霉素 E.甲砜霉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酰胺醇类抗菌药物的典型不良反应:罕见对骨髓造血
6、功能抑制,如再生性障碍性贫血,以 12岁以下学龄儿童较多见;溶血性贫血(发生在某些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者),长程治疗者可诱发出血倾向,可能与骨髓抑制、肠道菌群减少致维生素 K 合成受阻、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有关。早产儿或新生儿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致死性的“灰婴综合征”。偶见真菌感染、视力障碍、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失明、失眠、幻听、幻觉、定向力障碍。第 11 讲 抗菌药物(十一)第十节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全合成抗菌药物。第一代、第二代基本已淘汰。第三代抗菌活性明显增强。第四代抗菌谱广且抗菌作用强,既保留了前 3 代抗 G-菌的活性,又明显增强抗 G+菌的活性,并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
7、体等均有作用。作用靶位在细菌的 DNA 旋转酶影响 DNA 的合成而致细菌死亡。、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作用特点 (1)广谱:需氧 G+、G-菌,尤其 G-杆(包括绿脓杆菌)。临床上用于需氧、厌氧、混合感染。(2)可透过血-脑屏障治疗严重的脑膜炎。(3)多属浓度依赖型;血浆半衰期较长;具有抗生素作用后效应集中一日剂量分 12 次给药。(二)典型不良反应 1.肌痛、骨关节病损、跟腱炎症和跟腱断裂。2.血糖紊乱尤其是加替沙星可致严重的、致死性、双相性血糖紊乱一一低血糖或高血糖。3.光敏反应司帕沙星。4.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头痛、疲倦、昏厥、失眠、耳鸣或嗜睡。严重:抑郁、兴奋亢进、幻觉、幻视、疑虑
8、、癫痫发作、精神失常、双相情感障碍等,甚至自杀和伤人,发生率极低,且可逆。(四)药物相互作用 1.与非甾体抗炎药同服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惊厥危险性增大。2.糖尿病患者同时并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通常会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等血糖紊乱。3.与茶碱类、咖啡因、华法林同用,可使上述药物血浓度增高。以依诺沙星的作用最显著。二、用药监护 (一)关注跟腱炎症和肌腱断裂 患者应用后若出现腱疼痛、肿胀、炎症或跟腱断裂情况,应立即停服,及时就诊。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者和老年人风险更大。(二)规避光毒性 (1)服用期间避免暴露在阳光或人工紫外光源下,或采用遮光措施(打伞、涂敷护肤乳膏、穿防护服)。(2)晚间服药。(
9、3)口服抗过敏药、维生素B2和维生素 C。(三)警惕心脏毒性可引起心电图 Q-T 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四)监测血糖 (1)发生血糖异常后,均首先停药。低血糖表现以多汗、无力、心悸、震颤、意识模糊立即静脉注射 50%葡萄糖或静脉滴注 10%葡萄糖。高血糖口渴、多饮、多尿、疲劳无力胰岛素。(2)用药前先进食避免空腹,可预防低血糖。【小结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TANG】沙星会把跟腱伤,不满十八不要尝。血糖乱了心中毒,精神失常怕见光。三、主要药品 1.诺氟沙星 【注意事项】大剂量应用,或尿 pH 在 7.0 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宜多进水,保持 24h 排尿量在 1200ml 以上。2.左氧氟沙星 3
10、.环丙沙星 【适应证】(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呼吸道感染。(3)胃肠道感染。(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注意事项】服用时宜同时饮水250ml。4.莫西沙星 【适应证】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注意事项】(1)可延长心电图 Q-T 间期。(2)可能出现假膜性肠炎。(3)治疗复杂盆腔感染患者(如伴有输卵管-卵巢或盆腔脓肿)时,需考虑经静脉给药。【模拟测试练习版】1.下列会导致跟腱断裂,禁用于青少年的药物是 A.头孢克肟 B.氨曲南 C.林可霉素 D.左氧氟沙星 E.米诺环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典型不良反应:1.肌痛、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药师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