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大禹治水》教案【优秀3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大班语言《大禹治水》教案【优秀3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语言《大禹治水》教案【优秀3篇】.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语言大禹治水教案【优秀 3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分析】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教学要求】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教
2、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简介大禹。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2、检查字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3、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三、细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2、讨论:(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练习。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3、。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二、细读课文。1、第 2 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9)知道朗读。2、细读第 3 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4)知道朗读。3、细读第 4 段。(1)齐读课文。(2)为
4、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4)齐读课文。三、练习背诵。1、引导背诵。2、自由练习。指名背诵。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1、多音字组词。(出示小黑板)2、口头扩词。治()()()久()()()理()()()伟()()()二、教学生字。1、教学字形。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指导“伟、雄”的笔顺。2、指导书写。3、学生描红。三、课堂练习 读一读,抄一抄。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导 父亲 伟大英雄 按要求填空:洪:有()画,第七画是()父:有()画,第三画是()理:有()画,第十画是()姓:有()画,第三画是()四、作业 1、抄写生字。2、背诵课文。大禹治
5、水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熏陶感染的作用,学生阅读有独特的体验,语文学习应重视学生对学习语文
6、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因此,教学中,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通过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学生已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深入思考,积极表达,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在此过程中,以教材为蓝本,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学习能力。【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副词的
7、表达效果。【教学重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通过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进而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大禹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题检测,回顾内容。1、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然而,水也有发怒的时候,当洪水滚滚而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野兽,带给人民无限的恐惧和不幸。于是,从远古时期开始,勤劳智慧的人民就与洪水展开了较量,开始了治理洪水的过程。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课文,学习这篇关于治水的古老传说大禹治水。(板书课题)2、在昨天的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很多词语,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词语,检测认读。
8、)3、请同学们仔细回忆这个故事,你能用上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两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4、谁能从这些词中选几个词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啊,正是因为这样,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既是对学生识字情况的检测,同时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回顾,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概括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二、走进文本,品读感悟。1、出示尝试题:自读课文,想一想,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画出有感受的词或者句子,读一读。2、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读一读你画出的词或句子,谈谈你的感受。3、全班交流
9、,相机点拨引导如下:(1)治理洪水。A、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 B、启发引导:同学们,文字是有生命的,它能带你回到过去,走进现场(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多么凶猛的洪水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指导朗读。C、总结:是啊,无情的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的生活可以用这样的词来形容悲惨,凄惨,可怜,生不如死,水深火热 是大禹让人们结束了这种的生活状况,是他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安宁,欣欣向荣。在这里,治洪前和治洪后人们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因为如此,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设计意图:课文第一
10、自然段以生动的语句描写了洪水的危害,既是引子,又是铺垫。只有深刻感受到洪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才能进而体会大禹治水的伟大无私与功德无量。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并没有一带而过,而是通过朗读、想象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洪水的肆虐,人们生活的悲惨,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2)不怕困难。A、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英雄,不仅仅在于他做了什么,还在于他是怎么做的?(出示第3 段)禹是怎样治水的呢?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抓住“常常”“天蒙蒙亮”“拄着棍子”等词语感受禹治水的艰难与不易。)B、创境想象:是啊,大禹治理洪水历经了整整十年,十年间,爬山涉水,所到
11、之处必然都是荒郊野外,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想一想他都会经受哪些磨难和痛苦呢?试着说一说:为了治理洪水,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当他渴了,_,当他饿了,_,当他累了,_。他走遍了_,可他_。C、是的,他所经历的困苦和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他却坚持了下来,那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有这样一种精神坚持不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那是因为,他的心里始终想着老百姓。正是这种精神和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治水的伟大工程,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人们心目中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D、谁来试着读一读?读出他的这种精神。(生生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禹治水 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 语言 教案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