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色体显带技术5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染色体显带技术505.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胞遗传学实验 实验一 植物染色体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制片技术 一、实验原理:用此法可以显著提高染色体的分散程度和平衡性,可以减少染色体的变形、断裂等现象,也可以减轻细胞质对染色体的覆盖。使染色体各组成部分长臂、短臂、着丝粒、随体、染色单体等都显示得比较清楚,有利于染色体测量和显带的分析。此法也很简单,首先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再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植物细胞在冰片上用火焰烧烤,用力甩片能使细胞膜破裂,不需要特殊设备,同时也省去了繁杂的压片手续,显著提高了制片的效率。二、实验目的:学习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去臂、低渗法的技术,为染色体显带实验提供了优良的标本。三、实验步骤:1 材料的制备:黑麦根
2、尖(2n=14)根尖材料的制备:1.发根:将材料放入具有团粒结构条件的土壤中培养(锯木屑、土壤、砾石、麦杆、谷草);最适温度(2332);培养24h 再放入 04冰处理 17 天。目的:(1)使分裂速度减慢,根尖长度整齐一致;(2)调节工作时间。再将材料从冰箱中取出又放回最适温度条件下培养12 天;待根尖长度为 1.52cm 即可处理。2 预处理:化学和物理两种 (1)化学方法:(适合所有生物)a.秋水仙素 0.050.2(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的巨毒药品);b.0.002M 8-羟基喹啉(淡黄色晶体,用少量的乙醇溶解再稀释,对禾本科植物的随体很清楚);C.-溴萘饱和液(淡黄色的乳浊液,易溶于乙醇
3、和苯;难溶于水,100ml 水中倒入 12 滴剧烈的振动 5 分钟);(以上 abc 三种药剂在 1518温度下处理 35h)d.对二氯苯饱和液(淡黄色的晶体,难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只能处理 11.5h)。(2)物理方法:(适合禾本科作物,本次实验所采用)冰水混合物在 04温度下处理 24h。预处理的目的 破坏或抑制纺锤体形成;增加中期图象,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易于染色体的显带及研究。3 固定:卡诺氏 31(乙醇 醋酸);固定的目的 利用药剂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之保持细胞中的染色体处于被固定前的原有状态。4 保存:冲洗置换,从 9570的乙醇梯度置换;每次置换需停留
4、 2030min,目的是将固定液中的醋酸从材料中置换掉,最后将材料保存在 70的乙醇中备用。5 解离:将根放在 0.2MHCI 中,在 25下浸泡 1h。作用:以软化细胞壁,去除细胞壁之间的果胶质。解离的目的 使胞间层的果胶类物质解体,利于细胞分散,有助于压片;同时解离也可适当清除部分细胞质,使细胞质背景趋于透明化,便于观察染色体。6 前低渗:用自来水冲洗材料,再用 25的蒸馏水浸泡 0.5h。作用:可置换出细胞内的 HCI,使细胞充分吸水。染色体在细胞内处于游离状态,在制片时便于染色体分散。7 酶解去壁:倒掉蒸馏水,加入 2的纤维素酶与 2果胶酶的混合液,在35-37下处理 2h。作用:对细
5、胞壁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进行消化。8 后低渗:用镊子夹住根部抖落分生区,将其它部分丢弃,收集分生区组织,转入指形管,沉淀 10min 后吸出酶液,加蒸馏水浸泡 0.5h。作用:可置换出酶液。使细胞充分吸水膨胀,染色体游离在细胞质中,制片时便于染色体分散,是关键步骤。9 固定:吸去蒸馏水,加 31 的甲醇固定液,静置 15min。作用:置换出细胞内的水分,便于燃烧。(甲醇固定液作用有:具有一定的脆性,甩片时容易使细胞膜破裂。能改善染色,有助于以后实验时的吉姆萨染色)。10 制备悬浮液:吸去上清液,以 110 的比例加入新鲜的固定液(即一份细胞,10 份固定液),用吸管不停的吸放以捣碎组
6、织,制成均匀的细胞悬液。11 标本片制备:将冷冻的载玻片斜放 30-45角,点上酒精灯,吸 2-3 滴细胞悬液在该片上,加热烧烤,此时用力甩片,制作 10 张标本片。实验二 植物染色体 GiemsaC 带技术 一、实验原理:染色体显带技术是借助于特殊的处理程序,使染色体显现出深浅不同的染色带。染色带的数目、部位、宽窄与浓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在以往染色体形态特征(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等)以外又增添了一类新的标志。染色体分带技术能有效地鉴别染色体,研究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C 一带是植物吉姆萨分带的一种类型,是染色体经过 C 一带程序处理,使染色体着丝粒两侧出现带纹,故名C 一带。二、实
7、验目的:掌握植物染色体吉姆萨分带技术和方法。三、实验步骤:1、制片:选取前两次实验(压片法、去壁低渗法)制备的片子各 10 张。2、干燥:两种方法 自然干燥 松树、洋葱 15 天,(不超过 3 过月);禾本科作物 215 天。无水乙醇干燥 只需要 112 小时即可。(目的:染色体具有后熟的作用;去除染色体上的蛋白质;使材料凝固在片子上)。本实验采用自然干燥方法。3、酸处理:两种方法 用 45%醋酸在室温下处理 11.5 h;用0.2MHCl,在 25下处理 11.5 h;(处理完毕用,用 30的蒸馏水过一次)作用:去除制片上的杂质和染色体上的蛋白质;破坏细胞质;使第一次染色褪色。与染色体上的
8、DNA 或某些碱基结合,使染色体上不同程度碱基脱落,有助于程度不同的显带。应选用种方法。(酸处理是变性的过程。应注意控制时间,如果处理恰倒好处感觉染色体饱满,带纹丰富;如果处理不够,染色体上的色差不明显,观察不到带纹;如果处理过度,染色体很薄,带纹也不丰富)。4、碱处理:两种方法 强碱 NaOH、KOH;室温处理,不得超过 20 秒;(大约 15 秒)弱碱 Ba(OH)2 饱和溶液,在 25下处理 15min。碱处理也是使染色体变性的过程,作用是与染色体上的 DNA 碱基结合,消化 DNA。处理完毕不能直接倒去碱液,以防止 Ba(OH)2 与空气中 CO2 结合生成的碳酸钡薄膜覆盖在制片材料的
9、表面,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必须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去除表面的薄膜以及水中的沉淀物,冲洗完毕用 30蒸馏水漂洗浸泡几分钟,置换出碱液。5、盐处理:用 2SSC 盐溶液(0.3MNaCl+0.03MNaC6H5O7 2H2O),在 60下处理 1.5h。盐处理是使染色体复性的过程,作用(1)调节 PH 值;(2)修饰 DNA 上的碱性基团和酸性基团。1.5h 后倒去盐溶液,加入 30蒸馏水浸泡 5 分钟,置换出盐溶液。6、染色:取吉姆萨母液(1浓度)10-15ml,用磷酸缓冲液(PH6.8-7.2)稀释至1000ml(比较新鲜的母液 15ml,氧化 1 年以上的母液 10ml)。在 25下染色120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四、实验结果 载玻片观察结果有染为淡紫色细胞和蓝色杂质,但未见染色体 C 带,分析原因:1.酶解时对温度和时间的把控出现问题;2.制片时,细胞未破碎,没有甩出染色体;3.处理玻片时,将材料冲出玻片;4.当天室温太低影响了氢氧化钡的溶解,溶解不充分;如下图所示,黑色圆圈内即为一条染色体在着丝粒处的 C 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