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93.pdf
《绵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9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93.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z.绵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规划 序言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绵阳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也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具备物流中心建设所必须的便利交通运输条件。为加快建设绵阳区域性物流中心,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促进商品交换,推动绵阳科技城和“一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建设,按照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三化”专题会议精神,结合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特制定
2、绵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规划。本规划期限为 20112015 年。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9 年,全市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 50 亿元,占全市 GDP 的比重为 6.1%。全市物流企业仓储面积 100 万余平方米,货运车辆 25293 台,载货吨位 67911 吨,集装箱货场年吞吐能力约 90 万吨。2010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14447.8 公里;主要通航河流 4 条,航道里程 645 余公里。绵阳出口加工区建有面积 2200 平方米的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业务已初具规模。全市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 31.1
3、亿吨公里,水运货运周转量 11 万吨公里,铁路货运量 106.4 万吨,民用航空货邮运量5392 吨。全市有物流从业人员 12000 余人,注册物流业务的企业 76 家,其中:四川长虹民生物流、绵阳富临物流、四川双汇物流、绵阳安运物流、四川中邮物流绵阳分公司、中外运空运已成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z.(二)发展优势。区位优势。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辖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安县、梓潼县、盐亭县、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代省管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幅员面积 2 万余平方公里。绵阳作为西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成都一小时都市圈的重要城市,绵遂高速通车后绵阳至重庆公路里程为
4、300 余公里,成西客专建成后距西安 2 小时车程,区位优势明显。2007 年、2009年省政府四川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 均把绵阳确定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二级物流节点城市和八大次区域物流中心之一,主要以电子产品、农产品物流为特色,辐射四川西北部地区及陕、甘交界区域。科技优势。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科技资源丰厚,有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代表的国防科研院所 18 家,西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 13 所,长虹等国家技术中心 5 个,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6 名,各类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17 万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近 900 名,具有产业发
5、展的人才、技术基础。产业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是绵阳的支柱产业,彩电、空调、VCD、高能环保电池、雷达通讯设备、有线电视设备、音响播控设备、宽带多媒体设备等技术和市场优势突出。食品及生物医药、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及新能源、化工环保等产业竞争力较强,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交通优势。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的统一规划,绵阳已被纳入全国 196 个国家枢纽城市范围。宝成铁路、成绵广高速公路、108 国道穿境而过,绵阳机场 16-.z.条航线直达全国中心城市。绵阳在建有成绵高速复线、绵遂高速、成南巴高速、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建设有绵九、甘南高速、成兰铁路、成西客运专线、
6、绵遂铁路。集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为一体的多节点、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将进一步提升绵阳的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口岸优势。绵阳有铁路口岸 1 个,口岸作业区(点)、特殊监管区 3 处,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空运及公水联运的立体口岸物流网络,形成了以市政府口岸办、绵阳海关、绵阳检验检疫局、绵阳车务段为主体的口岸联检体系,口岸机构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在省内仅次于成都市,具备大力发展国际保税物流业务的基础条件。(三)主要问题。发展物流业紧迫感不足,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集约化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现象以及物流业发展组织
7、机构不健全、规划滞后、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建设相对滞后。绵阳综合性、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尚处于规划建设中,主要的综合交易市场及货运市场位于城区,主要货物铁路装运集中在火车北站,物流业用地不足,物流设施存在资源浪费、陈旧失修和通达不畅等问题,物流运输与城市交通混杂。绵阳口岸开放程度低,仅开放二类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尚未开放,口岸设施落后,承载能力较弱。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绵阳第三方物流尚处于发育阶段,当前进入绵阳市的物流企业主要是省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支机构,区域分布分散,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物流市场,其功能发挥和影响力较弱;运输车型车-.z.种、仓储设施等技术装备
8、陈旧落后,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发展现代物流必需的先进网络信息设施和信息平台缺乏;现有物流资源整合难度较大,物流企业长期处于分散、割裂、单一和低效状态,难以形成综合、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网络;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方式单一。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先进技术和信息化为支撑,充分发挥重点物流节点城镇和公路、铁路、航空、邮电、通信等物流体系的作用,统筹规划,培育一批重点现代物流中心和物流品牌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建设原则。政府营造环境,市场配置资源。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改善物流基
9、础设施,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创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物流。建立技术标准,推进一体化运作。用标准化和信息化综合集成运输、仓储、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多种功能,提高物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服务方式。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坚持节约用地、用能、用水,建立节能环保型绿色物流服务体系。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发展。兼顾国际与国内、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商贸物流协调发展,科学引导,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特色鲜明的绵阳现代物流业。(三)发展目标。-.z.到 2015 年,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信息畅
10、通、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营业收入占 GDP 比重力争达到 10%,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物流企业 1 家以上、超过 3 亿元的物流企业 5 家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省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三、发展重点 (一)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中心)。根据我市经济规模、物流发展水平、产业构成、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位特点和经济关联度等因素,着眼产业积聚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导物流企业、经营商户向物流园区聚积,全市重点规划和建设以下物流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绵阳市 区域性 物流 中心 建设 规划 29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