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自动控制原理复习.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自动控制原理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自动控制原理复习.ppt(1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12月月2626号号v考试地点:东四附考试地点:东四附201201v考试形式:闭卷,大题考试形式:闭卷,大题v计算器、铅笔、橡皮计算器、铅笔、橡皮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v自动控制自动控制 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的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或过程自动的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v自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 是指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是指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它由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组成。它由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组成。自动控制
2、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被控量:被控量:系统的输出,是一种被测量和被控制的量值或状态系统的输出,是一种被测量和被控制的量值或状态控制量:控制量:也称操纵量,是一种由控制器改变的量值或状态也称操纵量,是一种由控制器改变的量值或状态影响被控量(通常为系统的输出量)的值影响被控量(通常为系统的输出量)的值对系统的被控量的值进行测量,并且使控制量作用于系统,以修正或对系统的被控量的值进行测量,并且使控制量作用于系统,以修正或限制测量值对期望值的偏离限制测量值对期望值的偏离参考输入:人为给定,使系统具有预定性能或预定输出的激发信号参考输入:人为给定,使系统具有预定性能或预定输出的激发信号它代表输
3、出的希望值它代表输出的希望值又称为给定输入、给定值、期望输出等又称为给定输入、给定值、期望输出等反馈:将系统(或环节)的输出量经变换、处理送到系统(或环节)的输反馈:将系统(或环节)的输出量经变换、处理送到系统(或环节)的输入端。入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偏差:给定输入量与主反馈量之差偏差:给定输入量与主反馈量之差误差:是指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希望值之差误差:是指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希望值之差系统希望值是理想化系统的输出,实际很难达到,因此用与控制输系统希望值是理想化系统的输出,实际很难达到,因此用与控制输入量有一定比例关系的信号来表示入量有一定比例关系的信号来表示在单位反
4、馈情况下,希望值就是系统的输入量,误差量就等于偏差在单位反馈情况下,希望值就是系统的输入量,误差量就等于偏差量量扰动: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量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扰动: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量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扰动产生在系统的内部,称为内部扰动扰动产生在系统的内部,称为内部扰动扰动产生在系统的外部,则称之为外部扰动。外部扰动也是系统的扰动产生在系统的外部,则称之为外部扰动。外部扰动也是系统的输入量输入量控制量与扰动:控制量与扰动:通过调整控制量使得被控制量按照希望的规律变化通过调整控制量使得被控制量按照希望的规律变化扰动能影响被控制量变化,但是不被控制扰动能影响被控制量变化,但是不被控制自动控制理论自动
5、控制理论v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分析确定系统功能确定系统功能系统是干什么的,一般题干会给出系统是干什么的,一般题干会给出由系统功能确定被控量和被控对象,由系统功能确定被控量和被控对象,量是一个值量是一个值对象是一个物体,物体对象是一个物体,物体“表现表现”了值了值由系统功能确定输入量由系统功能确定输入量输入量与输出量相关,或是同类性质的量,或以其它形式体现,输入量与输出量相关,或是同类性质的量,或以其它形式体现,但可通过转换得到输出但可通过转换得到输出控制量:能够被控制(改变系统参数,可使其值发生变化)控制量:能够被控制(改变系统参数,可使其值发生变化)调整控制量使被控制量按照希望的规律
6、变化,调整控制量使被控制量按照希望的规律变化,以修正或限制测以修正或限制测量值对期望值的偏离量值对期望值的偏离控制量与参考输入息息相关,有时为同一值控制量与参考输入息息相关,有时为同一值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分析扰动:能影响被控制量变化,不能被控制扰动:能影响被控制量变化,不能被控制扰动往往只与被控制量产生联系扰动往往只与被控制量产生联系控制器:除了被控制对象之外的各个部分的组合控制器:除了被控制对象之外的各个部分的组合给被控制对象适当的控制来完成特定任务给被控制对象适当的控制来完成特定任务往往包括测量元件、比较元件和执行元件等往往包括测量元件、比较元件和执行元
7、件等反馈部分:可测量输出值,并与输入比较反馈部分:可测量输出值,并与输入比较大多数情况与输入和输出都直接连接大多数情况与输入和输出都直接连接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自动控制系统举例自动控制系统举例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系统功能:液位控制系统系统功能:液位控制系统v被控量:液位高度被控量:液位高度v被控对象:水池被控对象:水池v参考输入:希望水位设定值(参考输入:希望水位设定值(A A点的位置)点的位置)v控制量:希望水位设定值(控制量:希望水位设定值(A A点的位置)点的位置)v扰动:扰动:Q2Q2v控制器:减速器、放大器、浮子控制器:减速器、放大器、浮子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
8、制理论2023/4/4线性线性/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连续连续/离散性系统离散性系统定常定常/时变性系统时变性系统确定确定/不确定系统不确定系统按控制方式分按控制方式分按被控对象分按被控对象分按系统性能分按系统性能分按给定值变化规律分按给定值变化规律分按系统功用分按系统功用分按给定值操纵的开环控制按给定值操纵的开环控制按干扰补偿的开环控制按干扰补偿的开环控制按偏差调节的闭环控制按偏差调节的闭环控制复合控制:闭环反馈为主,开环补偿为辅复合控制:闭环反馈为主,开环补偿为辅恒值系统恒值系统 随动系统随动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9、压力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1.3 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控制系统分析控制系统分析系统输出量和反馈量总是迟于输入量的变化系统输出量和反馈量总是迟于输入量的变化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含有储能元件含有储能元件输入量发生变化,输出量从原平衡状态到新的平衡状态总输入量发生变化,输出量从原平衡状态到新的平衡状态总要经历一定时间要经历一定时间暂态过程:在输入量的作用下,系统的输出量由初始状态暂态过程:在输入量的作用下,系统的输出量由初始状态达到最终稳态的中间变化过程,又称为瞬态过程,动态过程,达到最终稳态的中间变化过程,又称为瞬态过程,动态过程,
10、过渡过程过渡过程稳态过程:过渡过程结束后的输出响应稳态过程:过渡过程结束后的输出响应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 暂态过程特点暂态过程特点:下图中下图中,(a)、(b)非周期振荡;非周期振荡;(c)发散振荡;发散振荡;(d)、(e)收敛振荡;收敛振荡;(f)等幅振荡。等幅振荡。tnn1(a)0(b)nt0n0n1t0n(c)n0t(e)n1n0t(d)n0n1n0t(f)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v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对控制系统的要求:v稳定性(稳)稳定性(稳)是保证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是保证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v快速性(快)快速性(快)动态性能,有指标。
11、动态性能,有指标。v准确性(准)准确性(准)稳态(过渡结束后的)值应尽量与期望值一致。稳态(过渡结束后的)值应尽量与期望值一致。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时域)(时域)传递函数(或结构图)传递函数(或结构图)(复域)(复域)频率特性频率特性(频域)(频域)状态空间表达式(或状态模型)状态空间表达式(或状态模型)常用数学模型常用数学模型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由数学模型求取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由数学模型求取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求解求解观察观察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性能指标性能指标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时间响应时间响应频率
12、响应频率响应拉氏变换拉氏变换拉氏反变换拉氏反变换估算估算估算估算计算计算傅傅氏氏变变换换S=j频率特性频率特性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v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对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采用下列微分方程来描对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采用下列微分方程来描述。述。y(n)(t)+an-1y(n-1)(t)+a0y(t)=bmx(m)(t)+bm-1x(m-1)(t)+b0 x(t)其中:其中:y(t)为系统输出量,为系统输出量,y(I)表示输出的表示输出的I阶导数阶导数x(t)为系统输入量,为系统输入量,x(I)表示输入的表示输入的I阶导数阶导数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
13、2023/4/4、根据系统情况,确定输入和输出量;、根据系统情况,确定输入和输出量;、从从输输入入端端开开始始,按按照照信信号号的的传传递递顺顺序序,根根据据各各变变量量所所遵遵循循的的物物理理定定律律,列列写写出出各各元元器器件件的的动动态态方方程程,一一般般为为微微分方程组;分方程组;、消去中间变量,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消去中间变量,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标准化。、微分方程标准化。建立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立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v机械系统机械系统牛顿第二定
14、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转动定律牛顿转动定律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 例例:写出:写出RLCRLC串联电路的微分方程串联电路的微分方程输入输入输出输出LRCi 解解: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将将代入代入得:得:这是一个线性定常二阶微分方程。这是一个线性定常二阶微分方程。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研究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作用下,输出量的变化情况研究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作用下,输出量的变化情况线性方程的求解:线性方程的求解:Laplace变换法变换法将时间域的函数变换到将时间域的函数变换到s域的复变函数域的复变函数传递函数:不用求解线性方程传递函数:不用求解线性方程有理分
15、式:有理分式:零极点形式零极点形式时间常数形式时间常数形式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基本环节:比例积分惯性振荡微分延迟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化简方块图得到传递函数化简方块图得到传递函数重点重点u方块图由方块图由函数方块函数方块、信号线信号线、相加点相加点、分支点分支点等构成。等构成。u函数方块(方框):函数方块(方框):表示对信号进行的数学变换,方框中写入元表示对信号进行的数学变换,方框中写入元件或系统的传递函数。件或系统的传递函数。u 信号线:信号线:表示信号传递通路与方向。表示信号传递通路与方向。u 相加点(比较点):相加点(比较点):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加减运算,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
16、加减运算,“+”表示表示相加,相加,“”表示相减。表示相减。u分支点(引出点):分支点(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同一位置引出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同一位置引出的信号数值和性质完全相同。的信号数值和性质完全相同。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原则:原则:变换前后环节的输入量、输出量及其数学关系都保变换前后环节的输入量、输出量及其数学关系都保持不变持不变环节的合并:并联(相加)、串联(相乘)、反馈连接(注环节的合并:并联(相加)、串联(相乘)、反馈连接(注意负反馈和正反馈)意负反馈和正反馈)信号分支点或相加点的移动信号分支点或相加点的移动相加点前移、后移,相邻相加点位置互换或合并相加点
17、前移、后移,相邻相加点位置互换或合并分支点前移后移,同一信号分支点位置互换分支点前移后移,同一信号分支点位置互换相加点和分支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互换相加点和分支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互换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方块图化简例题方块图化简例题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信号流图信号流图重点重点v信号流图的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基本性质基本性质:1)1)节点节点标志系统的变量,节点标志的变量是所有标志系统的变量,节点标志的变量是所有流向流向该该节点信号的代数和,用节点信号的代数和,用“”表示;表示;2)2)信号信号在支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在支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3)3)支路支路相当于乘法器,信
18、号流经支路时,被乘以相当于乘法器,信号流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增支路增益益而变成另一信号;而变成另一信号;4)4)对一个给定系统,信号流图不是唯一的对一个给定系统,信号流图不是唯一的。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由结构图得到信号流图“化简化简”结构图(将可合并的分支点和相加点合并)结构图(将可合并的分支点和相加点合并)由结构图由结构图“主干道主干道”上分支点、相加点和输入输出的数量画出节上分支点、相加点和输入输出的数量画出节点,并将其用线段连接起来点,并将其用线段连接起来标出每个节点所代表的变量标出每个节点所代表的变量标出每个线段上的支路增益标出每个线段上的支路增益将结构图上的将结构图上的“反馈反
19、馈”或或“顺馈顺馈”支路按照规律变换到信号流图支路按照规律变换到信号流图中中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信号流图例题信号流图例题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梅逊公式梅逊公式不必简化信号流图而直接求得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之间的总不必简化信号流图而直接求得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之间的总传输传输(即总传递函数)(即总传递函数)。其表达式为。其表达式为:式中:式中:总传输(即总传递函数);总传输(即总传递函数);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前向通道总数;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前向通道总数;第第k k个前向通道的总传输;个前向通道的总传输;流图特征式;流图特征式;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
20、4余因子式余因子式,即在信号流图中,把与第,即在信号流图中,把与第K条前向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通路相接触的回路所在的项所在的项去掉以后的去掉以后的值。值。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在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两在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两个回路增益乘积和;个回路增益乘积和;在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三在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三个回路增益的乘积之和。个回路增益的乘积之和。特征式特征式: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由由梅逊公式求取传递函数的步骤:梅逊公式求取传递函数的步骤:找出回路数,并写出回路增益表达式找出回路数,并
21、写出回路增益表达式判断回路接触情况,并根据下式求取判断回路接触情况,并根据下式求取找出前向通路,并写出前向通路增益找出前向通路,并写出前向通路增益判断前向通路与回路接触情况,并求出判断前向通路与回路接触情况,并求出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Mason公式例题公式例题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2023/4/4时域分析: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动态)和稳态性能频域分析:频域分析:以频率特性为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判定系统对正弦输入的响应情况微分方程频率特性传递函数脉冲函数线性系统分析线性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线性系统的时域
22、分析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典型输入信号:阶跃,斜坡,加速度,脉冲典型输入信号:阶跃,斜坡,加速度,脉冲阶跃信号:阶跃信号:其拉氏变换后的象函数为其拉氏变换后的象函数为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过渡过程:过渡过程: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量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响应过程。又称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响应过程。又称动态过程、瞬态动态过程、瞬态过程过程。稳态过程:稳态过程: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当时间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当时间t趋于趋于无穷时,系统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时系统输出量的表现无穷时,系统达到一个新的
23、平衡状态时系统输出量的表现形式。形式。性能指标分为动态指标和稳态指标性能指标分为动态指标和稳态指标。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时间响应性能指标时间响应性能指标时间响应性能指标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以阶跃响应来衡量系统控制性能的优劣和定义系统的时域性能以阶跃响应来衡量系统控制性能的优劣和定义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指标。vv 稳态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表征系统控制准确性的性能指标。由表征系统控制准确性的性能指标。由稳态稳态误差误差ess描述。描述。vv 动动动动 态态态态 性性性性 能能能能 指指指指 标标标标:表表 征征 系系 统统 响响 应应 的的 快快 速速 性性 与与
24、阻阻 尼尼 性性。包包 括括 ;反反应应系系统统响响应应的的初初始始快快速速性性;体体现现系系统统响响应应的的总总体快速性;体快速性;描述了系统响应的平稳性或阻尼程度。描述了系统响应的平稳性或阻尼程度。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t p =0.05c()或或 0.02c()tr0.5c(t)td tp01 ts稳态误差稳态误差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一阶数学模型一阶数学模型传递函数传递函数R(s)C(s)E(s)(-)1/Ts 结构图结构图: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v二阶数学模型二阶数学模型二阶阶跃响应动态性能指标,欠阻尼状态二阶阶跃响应动态性能指标,欠阻尼状态重点重点v二阶数学模型二阶数学模型
25、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结构图结构图R(s)C(s)(-)其中:其中:n n自然频率;自然频率;阻尼比。阻尼比。重点重点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欠阻尼欠阻尼欠阻尼欠阻尼二阶系统二阶系统(即即00,且特征方程式不缺项。(必要条,且特征方程式不缺项。(必要条件)件)劳斯阵列中第一列所有项全部为正。(充分条件)劳斯阵列中第一列所有项全部为正。(充分条件)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次数,代表特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代表特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个数个数。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注意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注意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1)某某行行的的第第一一列列项项为为0,而而其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自动控制 原理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