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三讲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3.1)--第三讲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第三讲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讲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物要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考察,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凭空臆测。客观性原则应贯穿于从选择课题开始直至得出研究结论的整个研究过程。(一)基本内涵 3一、客观性原则(二)基本要求1.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尊重客观事实。研究者是人,研究过程往研究者是人,研究过程往往受研究者本身价值和个人好恶的影响,研究者往往带着一定的前往受研究者本身价值和个人好恶的影响,研究者往往带着一定的前提和假设观察研究对象。提和假设观察研究对象。2.研究推理推导要建立在逻辑规则之上。研究没有统一的或研究没有统一的或标准化的观察和测量的尺度,标
2、准化的观察和测量的尺度,在加上研究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加上研究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哪些行为是哪些行为是3-6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岁儿童攻击性行为?4二、系统性原则(一)基本内涵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研究中把心理与教育各个方面的情况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就的预测模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就的预测模型 5二、系统性原则(二)基本要求1.研究设计。要考虑心理的发展、变化,要考虑被研究的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2.研究过程。要善于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心理状态,切忌用固定的眼光看待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第三 心理 教育 科学研究 基本原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