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精选PPT.ppt
《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精选PPT.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什么是网络传播(一)什么是网络传播1 1、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阶段:、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阶段:人类的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进步为前提。第2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网络传播及其特征
2、2 2、什么是网络传播、什么是网络传播 (1)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兰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国际新闻界新闻界2000年第年第6期第期第49页页)。第3页,讲稿
3、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网络传播及其特征(2)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
4、文化传播的目的。目的。(匡文波匡文波 国际新闻界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年第8期第期第49页)页)第4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1 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传播的前提。正象原子是构成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传播的前提。正象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一样,比特是构成信息世界的基本单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一样,比特是构成信息世界的基本单元(比特,英文元(比特,英文Bit,意为字位,仅存在,意为字位,仅存在0和和1两种状态)。两种状态)。在因特网上,无论是色彩缤纷的图像,还是美妙悦耳的在因特网上,无论是色彩缤纷的图像,还是美妙悦
5、耳的声音,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声音,归根到底都是通过“0”和和“1”这两个数字信号的不这两个数字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达。这使得信息第一次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同组合来表达。这使得信息第一次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获得了同一性。数字化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送,上获得了同一性。数字化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送,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形式的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如将文字转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形式的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如将文字转换为声音)换为声音)第5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2 网络化:网络化是网络传播的基础。网络传
6、播的网络化:网络化是网络传播的基础。网络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得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和接收传播者和受众,都得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和接收信息。网络传播的普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因特网和信息。网络传播的普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目前的第一代因特网除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目前的第一代因特网除了传送文本、图片文件外,已能顺畅地传送音频文了传送文本、图片文件外,已能顺畅地传送音频文件,使得广播在网上直播毫无障碍。由于受因特网件,使得广播在网上直播毫无障碍。由于受因特网传输带宽限制,现在电视网上直播效果尚不理想,传输带宽限制,现在电视网上直播效果尚不理想,但下一代宽频高速网很快会打
7、破这个限制。但下一代宽频高速网很快会打破这个限制。第6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3 多元化:网络传播传者多元化。网络传播是多元化:网络传播传者多元化。网络传播是人人均可创办的媒体,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人人均可创办的媒体,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的消息的空间。目前,新闻单位、网络发布自己的消息的空间。目前,新闻单位、网络信息公司和个人构成网络传播的三大主要传者。信息公司和个人构成网络传播的三大主要传者。新闻机构垄断发布新闻的专权被打破,但仍是核新闻机构垄断发布新闻的专权被打破,但仍是核实新闻和进行深度报道
8、的权威。传播者的多元化实新闻和进行深度报道的权威。传播者的多元化在造就大量个性化网站的同时,也导致网上色情在造就大量个性化网站的同时,也导致网上色情泛滥和假新闻流传。泛滥和假新闻流传。第7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4.全球化:数字时代的还乡,天涯若比邻。全球化:数字时代的还乡,天涯若比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5.实时性:网络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实时性:网络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
9、,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网站中。以往传媒特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网站中。以往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播中已经开始消失。第8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 6.交互性:交互性:指能实现传方和受众之指能实现传方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在传统的在传统的“沙漏式沙漏式”传播模式下,传方站在传播模式下,传方站在“把关人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信的岗位上,控制着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在
10、网络时代,息的生产与传播。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方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方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定。传播的基本结构图传播的基本结构图第9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 7.多媒体化多媒体化 。多媒体化是指网络传播能集报纸、广播、电视。多媒体化是指网络传播能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
11、体,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三者之长于一体,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用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用文字、图片,广播用声音,电视主要用图像,而网文字、图片,广播用声音,电视主要用图像,而网络传播三者皆用。多媒体化融合了报纸、广播和电络传播三者皆用。多媒体化融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报道手段,使受众在网上同时拥有读报纸、听视的报道手段,使受众在网上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诸般乐趣。而且通过网上超文本链广播、看电视的诸般乐趣。而且通过网上超文本链接,可以极为方便地由这种符号跳到那种符号,从接,可以极为方便地由这种符号跳到那种符号
12、,从而多侧面、多样化地传播信息、接收信息。而多侧面、多样化地传播信息、接收信息。第10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8.超文本链接的广容性超文本链接的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网络媒体发布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广容性是指网络媒体发布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网络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网络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述事的方式,采用超文本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述事的方式,采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无
13、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发布。受众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发布。受众点击感兴趣的链接,就可看到相关条目的详细内容。点击感兴趣的链接,就可看到相关条目的详细内容。第11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9 小众化:网络传播在整体传播模式上趋向小众化。小众化小众化:网络传播在整体传播模式上趋向小众化。小众化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而言的。传统媒体数量十分有限,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而言的。传统媒体数量十分有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受众只能在有限的媒体设定的有限菜单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受众只能在有限的媒体设定的有限菜单范
14、围内作有限的选择,因此必然是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媒体范围内作有限的选择,因此必然是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媒体数目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泛。数目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泛。除极少数网站人流如潮外,网民们更多时间停留在志趣相投除极少数网站人流如潮外,网民们更多时间停留在志趣相投但访者不多的各类个性化网站上。众多网站分流了人群,在但访者不多的各类个性化网站上。众多网站分流了人群,在整体上形成小众化传播。小众化的媒体网站通过联合或被极整体上形成小众化传播。小众化的媒体网站通过联合或被极少数大型综合性网站收购而成为其组件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少数大型综合性网站收购而成为其
15、组件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值。第12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11 易检性:易检性是指网络媒体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易检性:易检性是指网络媒体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广播、电视错过时间,通常就很难再听料检索功能。广播、电视错过时间,通常就很难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想查看报纸以前的报道,也不是到、看到同一内容;想查看报纸以前的报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第四媒体突破了这种时间限制,网民在很容易的事。第四媒体突破了这种时间限制,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网络媒体的过刊,也可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网络媒体的过刊,
16、也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第13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一、网络传播及其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二)网络传播的特征12.双刃性:双刃性:人类传播具有认识环境的功能、协调行动的功能、文化教育的功能、调节精神的人类传播具有认识环境的功能、协调行动的功能、文化教育的功能、调节精神的功能。这些功能历来都有正负两个方向:功能。这些功能历来都有正负两个方向:真实信息的传播有助于正确真实信息的传播有助于正确认识环境,虚假信息的传播会迷惑人们的视听认识环境,虚假信息的传播会迷惑人们的视听;正确理念的传播正确理念的传播能够形成有益社会的共
17、同行动,邪恶观念的传播会导致有害社会的破坏性行动;先进思想、能够形成有益社会的共同行动,邪恶观念的传播会导致有害社会的破坏性行动;先进思想、优秀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历史进步,错误思想、腐朽文化的传播必然阻碍历史的前进;健康优秀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历史进步,错误思想、腐朽文化的传播必然阻碍历史的前进;健康向上的娱乐内容会给人以鼓舞和精神升华,低级庸俗的娱乐内容会使人腐化堕落。向上的娱乐内容会给人以鼓舞和精神升华,低级庸俗的娱乐内容会使人腐化堕落。网络传网络传播由于它的种种传播优势,既可以极大地发扬传播活动的正功能,也可能播由于它的种种传播优势,既可以极大地发扬传播活动的正功能,也可能产生极大的负影响。产
18、生极大的负影响。谣言谎话、流言蜚语、好战言论、邪教宣传、种族歧视、色情谣言谎话、流言蜚语、好战言论、邪教宣传、种族歧视、色情诱惑等等有害信息,而今正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这种传播的广泛性、渗透性、危害诱惑等等有害信息,而今正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这种传播的广泛性、渗透性、危害性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媒介和领域。在网络世界里如何弘扬正气、遏制歪风已成为进性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媒介和领域。在网络世界里如何弘扬正气、遏制歪风已成为进步人类面临的更加重要、更加艰巨的任务。步人类面临的更加重要、更加艰巨的任务。第14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网络传播技术
19、方面,其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其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网络内容发展方面呈现出参与性、创造性、视在网络内容发展方面呈现出参与性、创造性、视频化等特征;频化等特征;在网络传播发展方面热点迭出,博客传播、手机在网络传播发展方面热点迭出,博客传播、手机媒体、媒介融合、网络实名制等不断成为社会和媒体、媒介融合、网络实名制等不断成为社会和研究界所持续关注的焦点,而网络侵权、网络恶研究界所持续关注的焦点,而网络侵权、网络恶搞、网络示丑等现象也成为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搞、网络示丑等现象也成为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的争论焦点。的争论焦点。第15
20、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1.聚焦聚焦web2.0:拓展网络传播技术和应用的新时代:拓展网络传播技术和应用的新时代 Web2.0Web2.0是是20032003年之后互联网的热门概念之一,不过目前对什么是年之后互联网的热门概念之一,不过目前对什么是Web2.0Web2.0并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Web2.0Web2.0(也有人称之为互联网(也有人称之为互联网2.02.0)是相对)是相对Web1.0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
21、过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Web2.0Web2.0技术主要包括:技术主要包括:博客(博客(BLOGBLOG)、RSSRSS(简易信息聚合(简易信息聚合(RSS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RSS会收集和组织定制的新闻,按照你希会收集和组织定制的新闻,按照你希望的格式、地点、时间和方式,直接
22、传送到你的计算机上望的格式、地点、时间和方式,直接传送到你的计算机上 )、百科全书、百科全书(Wiki)(Wiki)、网摘、网摘 、社会网络(社会网络(SNSSNS)、P2PP2P、即时信息(即时信息(IMIM)等。等。第16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2.网络新闻传播地位:从边缘到主流网络新闻传播地位:从边缘到主流 2006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并且评出了三类(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并且评出了三类(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首批网络新闻专栏)首批13件网络新闻
23、获奖作品。这次件网络新闻获奖作品。这次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反映了自一步得到确立,反映了自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快速年以来网络媒体快速的发展及其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现实。的发展及其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现实。第17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二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3.微内容:长尾理论开始发力微内容:长尾理论开始发力微内容:微内容:英文是微内容: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 传播 现状 发展趋势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