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职业防护精选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护士的职业防护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的职业防护精选PPT.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护士的职业防护第1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一、背景知识二、职业防护现状三、职业危害因素四、职业暴露的分级五、职业暴露的处置流程六、标准预防七、标准预防的措施八、展望自护圈自护圈第2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背景知识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于职业暴露于被感染血液而引起的HIV。至2000年为止,世界报告有57例确认的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病例,其中48例是由于针刺伤引起。2003年SARS,总共感染人数5327人,其中969例为医务人员,占总人数的18%,是SARS的第一高发人群。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蔓延趋势,比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结核、禽流感、麻疹、流行性
2、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自护圈自护圈第3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案例1LyndaAnold1992年5月以外科护理学士学位毕业,当年9月的一天,在为急诊病人用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拔出针芯时意外刺伤了手指,93年4月确诊感染了HIV,她当年23岁。由她倡导的在全美国掀起了自觉使用安全锐器的运动已有二十余个年头.第4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KarenDaley案例KarenDaley(公共卫生硕士,注册护士)以她自己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了手指后不幸感染上HIV和丙肝的遭遇,对提出设立防止针头扎伤法案做了一个生动的陈述,加快了针刺安全与预防法案的立法进程。该法案的签署标志着
3、美国加强医务工作者的防护从单一强调行为防护过度到行为防护和器械防护并重的护理理念的转变。第5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护士职业暴露的概率护士在工作中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发生比率较高,据调查显示,一年里80%的护士有过一次以上的锐器损伤。减少职业感染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减少医护人员锐器损伤的发生。陕西省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50.1次/每百床每年。美国:40次/每百床每年。年人均刺伤2.5次。每30秒,你和你的同行中就有一起针刺伤的发生。自护圈自护圈第6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1、法规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制度不完善;2、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强;3、防护知识教育不足;4、防护设
4、施滞后;5、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存在较大差异。自护圈自护圈第7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护士职业防护现状法规落实不到位,安全制度不完善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中明确了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享有职业卫生防护的权利,如第十三条中规定:“护士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时,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自护圈自护圈第8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调查人群自
5、身防护行为状况表防护行为是(是(%)否(否(%)操作后是否及时洗手68.9731.03洗手时是否按照七步洗手法40.1259.88操作前有破损是否妥善处理72.4027.60给病人抽血时是否带手套29.5070.50操作结束后是否回套针帽73.6626.34是否关注患者的化验报告单29.5870.42配制化学药物时是否带橡胶手套58.9541.05是否定期参加体检79.8220.18是否下班回家后就换衣服40.3059.70是否定期更换口罩73.1626.84第9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一、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由生物性因素引起的职业暴露称为感染性职业
6、暴露,其中针刺伤占感染性职业暴露的80-90%。二、化学性因素:如化疗药物和各种化学消毒剂。三、物理性因素:放射线、紫外线和锐器伤。四、心理性因素:工作紧张、倒夜班、心理压力过大等。自护圈自护圈第10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第11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医务人员面临的环境医务人员面临的环境第12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职业暴露的定义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是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你暴露了吗”是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简称。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它就像可怕的梦魇,更像是挣不
7、脱的魔障.2009年广东一名26岁的未婚护士因职业暴露感染HIV,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哪位患者的血液或者体液污染后引起的职业暴露,卫生部部长慰问那位护士说:我不甘心呀!自护圈自护圈第13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什么是艾滋病职业暴露?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其他工作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感染HIV可能的情况。爱护圈爱护圈第14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你知道病人是否感染?-冰山图10-15%艾滋病明确诊断85-90%感染者未
8、被诊断不要以为只有诊断HIV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第15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广州“艾滋惊魂”事件再次敲响职业防护的警钟“艾滋惊魂”事件发生于2003年7月23日,一位艾滋病病人先砍伤仇家,10多天后仇家将他的手、脚、跟腱砍断。120急救车把该病人送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时病人血肉模糊,鲜血喷到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其中一名为其清创缝合的医生手指被扎伤;麻醉科医生带着受伤的手进行麻醉;手术医生的衣服、口罩都被病人的血液染湿了。经过6小时的抢救,患者脱离的危险。由于术前紧急,没有做HIV检测,3天后结果显示:患者HIV强阳性。这
9、次事件有9名医务人员出现了职业暴露,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需经过1年的医学观察,分别在0、6、12周和半年、一年进行血液监测。第16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职业暴露分为三级。暴露源为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含有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的医疗器械、物品。一级暴露:指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指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时间较长;或者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是指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并且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有明显可见的血液。自护圈自护圈职业暴露的分级第17页,讲稿共44张,创
10、作于星期二职业暴露的处置流程1、保持镇静;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3、用肥皂,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4、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注意不要一松一紧,避免血液倒吸进入血循环。再用肥皂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5、用消毒液如碘伏、碘酒或者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并包扎伤口。自护圈自护圈第18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职业暴露的处置流程暴露后半小时内电话告知护士长,护士长报告院感科及护理部,填写不良事故上报表及职业暴露登记表。()暴露后抽血检测,给予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暴露后定期监测相关项目。自护圈自护圈第19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针
11、刺伤的危险性乙肝(HBV):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注射者,若被含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一次,其乙肝感染率为6-30%。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阳性的病人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因此传染的机会大。0.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护士感染乙肝。自护圈自护圈第20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乙肝疫苗注射是最安全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有关调查显示,经过乙肝疫苗接种后并产生了抗体的人员出现意外乙肝职业暴露几乎不会感染乙肝。丙肝与艾滋病到目前为止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第21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针刺伤的危险性丙肝(HCV):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的感染率是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士 职业 防护 精选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