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高血压管理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龄高血压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龄高血压管理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龄高血压管理第1页,此课件共56页哦o2013 年的统计,80 或80 岁以上高龄人口超过2 300 万,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o预计2020 年将达到3 067 万,2040年将达到7 400 多万人。o 80 或80 岁以上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o我国每年有200 万人死于高血压,脑卒中导致的死亡71%与高血压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死亡53%与高血压相关。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第2页,此课件共56页哦o大量证据表明:大量证据表明:1 1)高血压显著增加老年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显著增加老年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的危险;脑卒中、肾衰竭的危险
2、;2)2)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第3页,此课件共56页哦p 与与606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比较,相似程度的血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比较,相似程度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升高。著升高。p 与中老年患者相比,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中老年患者相比,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特殊性。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特殊性。p 应重视老年人高血压的特殊性,并根据老年高应重视老年人高血压的特殊性,并根据老年高血压的个体特点进行治疗。血压的个体特点进行治
3、疗。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第4页,此课件共56页哦 老龄高血压的定义老龄高血压的定义 o 年龄年龄80 岁岁,血压持续或,血压持续或3 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Hg 和和(或或)舒张压舒张压90mmHg;o若收缩压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舒张压 90 mmHg,定义为,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o诊室以外的血压测量诊室以外的血压测量(包括家庭自测血压和包括家庭自测血压和24 h 动态动态血压血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第5页,此课件共56页哦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o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o(1)一
4、般测量患者坐位血压,测量血压前患者需静坐至少5 min,且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首次应测量双侧上肢血压,最好测量2 次以上,有助于发现主动脉弓缩窄和上肢动脉闭塞;当左右上臂血压持续存在差异时,应以血压高的一侧上臂血压为准。o(2)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听诊第时相柯氏音时水银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若袖带压力降为0 时,仍可以听到声音,则以第时相柯氏音作为舒张压的数值。o(3)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药物治疗开始前、治疗过程中或改变治疗方案时应监测立位血压。第6页,此课件共56页哦o(4)若出现与进食有关的头晕症状,应测量餐后血压或24 h 动态血压。o(5)使用合格的血压计:包括台式水
5、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计,并定期校准。使用自动电子血压计时,对心律失常的患者(比如快速型心房颤动),应注意可能出现测量误差。o(6)家庭自测血压和24 h 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识别体位性低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o一些因素,如进食、吸烟、焦虑、紧张、劳累、膀胱充盈、过冷、过热、肢体运动障碍(如帕金森病)均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第7页,此课件共56页哦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o收缩压增高为主收缩压增高为主o脉压增大脉压增大o血压波动大血压波动大o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o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o
6、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o继发性高血压容易漏诊继发性高血压容易漏诊第8页,此课件共56页哦oISHISH占高龄高血压的占高龄高血压的67.6%-90%67.6%-90%。o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o收缩压是心血管事件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收缩压是心血管事件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因素。收缩压收缩压 第9页,此课件共56页哦 脉脉 压压 o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o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o脉压脉压40mmHg
7、40mmHg视为脉压增大,高龄老人的脉视为脉压增大,高龄老人的脉压可达压可达7070100mmHg100mmHg。oFramingham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老年人脉压是比心脏研究显示,老年人脉压是比收缩压和舒张压更为重要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更为重要的危险因素。第10页,此课件共56页哦 脉脉 压压 o老年高血压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研究显示,6060岁以上老人的基线脉岁以上老人的基线脉压水平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和冠压水平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o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复发密切相关,脉压越大,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复发密切
8、相关,脉压越大,脑卒中再发危险越高。患痴呆风险增加。脑卒中再发危险越高。患痴呆风险增加。第11页,此课件共56页哦昼夜节律昼夜节律o昼夜节律异常表现为昼夜节律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夜间血压下降 10%或或 20%,甚至夜间血压不降反较白天升高,甚至夜间血压不降反较白天升高,靶器官损害的风险增加。靶器官损害的风险增加。第12页,此课件共56页哦o随着年龄增大,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随着年龄增大,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管顺应性降低,动脉僵硬度增加,易随血管顺应性降低,动脉僵硬度增加,易随情绪、季节、温度和体位变化、进餐情绪、季节、温度和体位变化、进餐而波而波动。动。o血压波动急剧时,可显著增加发
9、生不良血压波动急剧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害的危险。血压波动血压波动 第13页,此课件共56页哦 血压波动血压波动-1.-1.体位性血压波动体位性血压波动o包括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高血压的现象。包括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高血压的现象。o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的是指由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的3 min 内,收缩压内,收缩压下下降降20 mmHg 或舒张压下降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黑矇、,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黑矇、乏力、恶心、视物模糊、苍白、冷汗。乏力、恶心、视物模糊、苍白、冷汗。o体
10、位性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即体位由卧位转为直立后收缩压升,即体位由卧位转为直立后收缩压升高超过高超过20 mmHg,也是老年人血压节能力下降的表,也是老年人血压节能力下降的表现之一。现之一。第14页,此课件共56页哦血压波动血压波动-2.-2.清晨高血压清晨高血压o老年人清晨高血压指老年患者清晨醒后老年人清晨高血压指老年患者清晨醒后1 h 内的家内的家庭自测血压或起床后庭自测血压或起床后2 h 的动态血压记录的动态血压记录135/85 mmHg;或早晨或早晨6 00 10 00的诊室血压的诊室血压140/90 mmHg。第15页,此课件共56页哦血压波动血压波动-3.-3.餐后低血压餐后低血压o
11、餐后餐后2 h 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 mmHg 以上以上;或餐前收缩压或餐前收缩压100 mmHg,而餐后,而餐后 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或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第16页,此课件共56页哦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o指诊室血压升高,但诊室外血压不高的指诊室血压升高,但诊室外血压不高的现象,通过现象,通过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和和24 h 动态血动态血压监测压监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有助于明确诊断。第17页,此课件共56页哦假性高血压假性高血压o指由于严重的动脉硬化导致经袖带测量的收缩压指由于严重的
12、动脉硬化导致经袖带测量的收缩压数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得的血压值,使得收数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得的血压值,使得收缩压测量值假性升高的现象。缩压测量值假性升高的现象。o假性高血压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而收缩压过假性高血压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而收缩压过低在高龄患者可能引起跌倒、衰弱等不良预后低在高龄患者可能引起跌倒、衰弱等不良预后的增加。的增加。第18页,此课件共56页哦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o如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如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部分继发性高多症、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
13、致。对于血压难以血压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对于血压难以控制的高龄患者,除了检测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控制的高龄患者,除了检测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合理性和依从性、排除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合理性和依从性、排除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如睡眠差、合并使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如睡眠差、合并使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以外,还以外,还应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应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第19页,此课件共56页哦合并症多合并症多o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靶器官损害严重我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靶器官损害严重我国数据显示,高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检出率为国数据显示,高龄高血压合并糖
14、尿病检出率为39.39.8%8%,合并高脂血症为,合并高脂血症为51.6%51.6%,合并冠心病为,合并冠心病为52.52.7%7%,合并肾功能不全为,合并肾功能不全为19.9%19.9%,合并脑血管病,合并脑血管病为为48.4%48.4%。第20页,此课件共56页哦降压治疗的临床证据降压治疗的临床证据 o欧洲工作组老龄人群高血压研究(European working party on high blood pressure in the elderly trial,EWPHE)。o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
15、SHEP)22 年随访结果显示,接受4.5 年的降压治疗使受试者较对照组具有更大的可能活到80 岁。o2015 年美国收缩压干预试验(systolic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SPINT)亚组分析显示,对75 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9.8 岁)强化收缩压控制(120 mmHg)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o唯一的针对80 或80 岁以上高龄人群降压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HYVET 证实,降压治疗降低脑卒中风险30%,心血管死亡率下降23%,总死亡率下降21%,并节省医疗费用。亚组分析显示,85 岁以上的人群依然能够通过降压治疗显著获益。第21页,
16、此课件共56页哦降压治疗获益与患者健康状况降压治疗获益与患者健康状况(衰弱程度衰弱程度)o降压治疗获益与患者健康状况降压治疗获益与患者健康状况(衰弱程度衰弱程度)的关系。的关系。衰弱是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衰弱是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高龄、多病共存、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高龄、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的老年人发生衰弱风险增高。年岁相同的多重用药的老年人发生衰弱风险增高。年岁相同的高龄患者,健康状况高龄患者,健康状况(包括精神状态、生命活力、包括精神状态、生命活力、运动能力、认知功能、营养状况、并存疾病等运动能力、认知功能、营养
17、状况、并存疾病等)可可能完全不同,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降压治疗的获能完全不同,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降压治疗的获益程度和耐受性可能也有所不同。益程度和耐受性可能也有所不同。第22页,此课件共56页哦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水平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水平 o 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水平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水平:160/90 mmHg。o目前的证据支持对目前的证据支持对80 或或80 岁以上且血压岁以上且血压160/90 mmHg 的患者开始药物治疗。的患者开始药物治疗。第23页,此课件共56页哦降压治疗目标值降压治疗目标值o不合并临床并存疾病的高龄患者不合并临床并存疾病的高龄患者(如慢性脑血管病、如慢性脑血管病、
18、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血,血压目标值压目标值 145 150/90 mmHg。o合并心、脑、肾并存疾病的患者,首先将血压合并心、脑、肾并存疾病的患者,首先将血压降低至降低至 150/90 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降到降到 140/90 mmHg(图图1)。o高龄患者血压不宜低于高龄患者血压不宜低于130/60 mmHg。o应平稳降压,避免过快降低血压,应平稳降压,避免过快降低血压,3个月内个月内血压达血压达标。标。第24页,此课件共56页哦o推荐推荐 145 150/90 mmHg作为高龄患者的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龄 高血压 管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