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预防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龋病的预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龋病的预防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龋病的预防课件龋病的预防课件第1页,此课件共42页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说出龋病的预防措施,叙述龋病预防方法、说出龋病的预防措施,叙述龋病预防方法 2、明白龋病易感人群的概念、明白龋病易感人群的概念 3、叙述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和氟化物的局部应、叙述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和氟化物的局部应用用 4、说出窝沟封闭的适应症及操作步骤。、说出窝沟封闭的适应症及操作步骤。5、简述预防性树脂充填与非创伤性充填的适应症。、简述预防性树脂充填与非创伤性充填的适应症。第2页,此课件共42页哦目录 一第一节 概述 一、龋病的定义 二、龋病的临床特征 三、龋病的致病因素第二节龋病易感人群的检测 一、龋病易感人群的定
2、义 二、龋活性实验第三节 龋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一、龋病的预防措施 二、龋病预防方法第四节 氟化物防龋 一、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二、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三、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第3页,此课件共42页哦目录 二第五节 点隙沟裂(窝沟)封闭 一、点隙沟裂(窝沟)封闭的适应症与非适应症 二封闭材料的种类、性能及使用方法 三、封闭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办法第六节 预防性树脂充填一、预防性树脂充填的适应证二、预防性树脂充填的分类三、操作步骤第七节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一、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二、对ART的评价及发展方向第4页,此课件共42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龋病的定义龋病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
3、慢性、破坏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第5页,此课件共42页哦二、龋病的临床特征二、龋病的临床特征第6页,此课件共42页哦三、龋病的致病因素三、龋病的致病因素 (一)细菌因素(一)细菌因素 主要致龋菌主要致龋菌 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乳酪乳酸杆菌、粘性放线菌。致龋菌的主要作用是:粘附、产酸、耐酸。牙菌斑是致龋菌的生存环境,菌斑的滞留是龋发生的条件。第7页,此课件共42页哦(二)宿主因素(二)宿主因素牙齿牙齿:牙的形态、结构、排列在龋病牙的形态、结构、排列在龋病发生方面起重要作用。发生方面起重要作用。唾液唾液:唾液是牙齿和细菌的外环境,唾液是牙齿和细菌的外环境,对维持
4、口腔正常对维持口腔正常PHPH值,阻止牙齿脱矿,值,阻止牙齿脱矿,促进再矿化,清洁口腔等方面具有重促进再矿化,清洁口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唾液中的各种蛋白质、酶及要作用。唾液中的各种蛋白质、酶及免疫球蛋白可影响龋病的发生。免疫球蛋白可影响龋病的发生。第8页,此课件共42页哦(二)宿主因素(二)宿主因素机体的全身状况:机体的全身状况:营养、内分泌、遗传、营养、内分泌、遗传、机体免疫状态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机体免疫状态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利于防止和减少龋病的发生;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利于防止和减少龋病的发生
5、;不良的口腔卫生、食糖量增加,吸烟等不良习惯,可不良的口腔卫生、食糖量增加,吸烟等不良习惯,可以促进龋的发生与发展。以促进龋的发生与发展。第9页,此课件共42页哦(三)饮食因素(三)饮食因素 食物种类与龋病的关系食物种类与龋病的关系:含糖的食物有粘性,易附着于牙面,在细菌作用:含糖的食物有粘性,易附着于牙面,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酸,易发生龋病;饮食方式与龋的关系,如摄糖频率高,尤其是餐间下发酵产酸,易发生龋病;饮食方式与龋的关系,如摄糖频率高,尤其是餐间和睡前食糖,会显著增加龋病的严重程度。和睡前食糖,会显著增加龋病的严重程度。糖的致龋性排序为: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糖的致龋性排序为:蔗
6、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木糖醇。木糖醇。蛋白类食物可使菌斑蛋白类食物可使菌斑PHPH值升高值升高,利于再矿化。利于再矿化。在牙釉质基质形成时期,缺乏在牙釉质基质形成时期,缺乏蛋白质可使釉质形成缺陷,降低抗龋能力。蛋白质可使釉质形成缺陷,降低抗龋能力。食物中的氟、钙、磷酸盐是牙再食物中的氟、钙、磷酸盐是牙再矿化的原料矿化的原料 第10页,此课件共42页哦(四)时间因素(四)时间因素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从菌斑的形成、致龋菌的代谢产酸至釉质脱矿均需要一定时间。碳水化合物在牙面上的滞留时间、牙齿萌出后的时间等,均与其他三因素相关连。第11页,此课件共42页哦第第2节节
7、龋病易感人群的检测龋病易感人群的检测 一、龋病易感人群的定义一、龋病易感人群的定义 龋病易感人群是指容易发生龋病的人群。易感人群也称龋病易感人群是指容易发生龋病的人群。易感人群也称“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二、龋活性实验二、龋活性实验 龋活性实验是检测个体与人群可能发生龋病危险因素的敏龋活性实验是检测个体与人群可能发生龋病危险因素的敏感程度。对高危人群龋病的预防和控制有一定意义。主要有:感程度。对高危人群龋病的预防和控制有一定意义。主要有:变形链球菌的检测变形链球菌的检测 、乳酸杆菌的检测、乳酸杆菌的检测 、细菌产酸力检测等。、细菌产酸力检测等。第12页,此课件共42页哦第第3节节 龋病的预防措施
8、和方法龋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一、一、龋病的预防措施龋病的预防措施龋病的三级预防龋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 促进口腔健康;实行特殊防护措施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三级预防 防止龋的并发症;康复 对高危人群的特殊防护对高危人群的特殊防护 建立对高危人群的长期专项管理制度;对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筛选;采取有效的防龋措施。第13页,此课件共42页哦二、龋病预防方法二、龋病预防方法(一)(一)控制牙菌斑控制牙菌斑1.机械方法机械方法:应用牙刷、牙膏、牙线、牙间清洁器等保健用品,清除口腔内牙菌斑。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洗必泰 3.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抗菌剂、抗附着剂(酶
9、类、甲壳素类)4.免疫方法:免疫方法:包括致龋菌特异性抗原和特异性抗体两部分第14页,此课件共42页哦二、龋病预防方法(二)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二)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1.氟防龋、2.窝沟封闭、3.激光防龋(三)使用蔗糖代用品(三)使用蔗糖代用品 蔗糖代用品有木糖醇、山梨醇、甜菊糖等,目前使用较多的糖代用品是木糖醇。第15页,此课件共42页哦第四节第四节 氟化物防龋氟化物防龋 一、氟化物与人体健康一、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氟来源(一)人体氟来源1.饮水饮水 2.食物食物 3空气空气4其他其他 (二)氟的总摄入量(二)氟的总摄入量 (三)人体氟的代谢 1.吸收氟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10、粘膜接触等途径进入吸收氟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粘膜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人体 2.分布分布 (l)血液、乳汁和软组织:()血液、乳汁和软组织:(2)骨和牙)骨和牙 (3)唾液和菌斑唾液和菌斑 3.排泄排泄 (1)经肾脏排泄经肾脏排泄(2)其他排泄通道其他排泄通道 (四)氟化物防龋机制的假设(四)氟化物防龋机制的假设 (五)急、慢性氟中毒(五)急、慢性氟中毒第16页,此课件共42页哦一、氟化物与人体健康一、氟化物与人体健康第17页,此课件共42页哦二、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二、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一)饮水氟化(一)饮水氟化 1.自来水氟化;自来水氟化的原则自来水氟化的原则饮水的适宜氟浓度一般应
11、保持在适宜氟浓度一般应保持在1mg/L之内之内;低氟区饮水含量在0.5 mg/L以下以下时,在考虑加氟前,应首先调查该地区氟牙症的流行情况:如果氟牙症指数在0.6以上,则无加氟的必要;饮水氟含量在0.5mg/L以下,氟牙症指数低于氟牙症指数低于0.6时,可结合龋病的发病情况决定:应以15岁儿童的龋均岁儿童的龋均为标准,如果超过超过1DMFT,可酌情适当增加饮水氟含量;如DMFT很低,则可考虑其他预防措施;饮水氟含量超过1.5mg/L,则应采取措施消除过量的氟;但饮水氟含量在1.5mg/L以下,而氟牙症指数超过1时,应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氟的摄入量;饮水含氟量应按季节、气温的变化而进行饮水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