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提问技术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治疗中的提问技术精选PPT.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心理治疗中的提问技术第1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直陈式uu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是问题?,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是问题?,谁发现的?五个发现的?五个W。uu问题与场景有关吗?uu如果不管它,一般会持续多久?uu问题喜欢指向谁的,与谁有关。uu如果问题有一个规律,是什么?uu有没有例外,什么事情促使了这样的例外?第2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直陈式uu有没有什么事情,或关系对问题有促进或阻止的作用?uu有没有在什么情形、时间、关系中问题就不是问题了。uu问题引起什么变化(关系、生活规律,情绪),那些是你喜欢的,那些是你讨厌的?uu问题的下一步(明天、下月、明年)会怎样?第3页,讲稿共32
2、张,创作于星期日直陈式u如果我们不管它,问题接下来的发展会是怎样?uu问题会自己消失吗?怎样做会自动消失呢?uu有没有什么(关系、事情)不受问题的影响呢?uu如果排序的话,那个问题你是想率先改变的?第4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差异性提问 u1,对一种行为的不同赋义,行为的对一种行为的不同赋义,行为的对象,场景和时间组织:对象,场景和时间组织:uu谁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意义?uu如果它真有另外的意义,最大的可能是什么。uu如果你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解释,会是什么?u有没有人喜欢你的问题,你能告诉我他为什么会怎样说?第5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差异性提问uu谁来告诉我,为什么问题在你的面前
3、和她的面前不一样?uu为什么今天和明天不同?u为什么问题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样?uu如果你的问题突然消失了,谁最先发现?uu如果排序,谁对问题更关注呢?第6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差异性提问uu2,澄清沟通三要素中描述澄清沟通三要素中描述-解释解释-评价间评价间的差异。的差异。uu同样的问题你怎么看?uu如果让你来重述一遍,你认为那些内容是你一定要说到的?uu如果别人来讲你的故事,会不一样吗?uu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有没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第7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差异性提问uu如果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会是什么?你喜欢把那个原因当原因呢?uu问题有不同的意义吗?如果有你喜欢是那一个
4、?uu问题真的很糟吗?如果问题还有一个好处,会是什么?uu如果没有问题你(关系、生活、学习、工作)还是这样,怎样来解释呢?第8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差异性提问uu有没有谁认为这不是问题?uu谁最认为这是问题,谁次之,谁更次之?uu如果你认为这是问题的原因,用百分率来表达,你认为有百分之多少是这样的?剩下百分数可能是什么?uu有没有人喜欢你的问题,如果有,你讷讷个告诉我为什么吗?第9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差异性提问uu3,对过去-现在-将来构成不同的时间纬度的提问:uu如果问题早一年出现,会是什么样,如果晚一年出现有怎么样。uu如果问题照此发展,三年以后会是怎样。uu假设十年后,
5、问题还是问题,你又会怎样?uu如果问题是基因造成的,你还要改变它吗?第10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假设性提问 uu1,针对解决问题的提问针对解决问题的提问uu谁的变化对问题改变有益?uu如果不是这样或那样,你们认为问题就不存在了吗?uu当没有问题时,家庭的关系是怎样,有了问题又是怎样?uu如果有一天问题消失了,家庭关系会怎样,与有问题前会不会不同,那些方面会不同?第11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假设性提问uu2,对例外的提问,扰动疾病观念:对例外的提问,扰动疾病观念:uu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如何解释这种例外?uu如果发生奇迹,问题不存在了,怎样看出来,谁会最先看出来,谁可能不知道。uu
6、假如问题解决了,你和她会怎么样,有变化吗?uu如果问题好了,你不告诉我,我怎么样知道你好了。第12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假设性提问uu如果发生一个奇迹,问题消失了,别人怎么看出来?uu如果有这样的奇迹,你认为发生了什么最可能引起这样的奇迹?uu如果有一个奇迹,问题可以消失了,你希望什么问题最先消失?uu如果一个天使你,答应给一个一个愿望,你最到的愿望是什么?第13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假设性提问uu3,针对问题变化的提问:针对问题变化的提问:uu如果要努力保持住问题,如何保留得住uu如果你需要有人帮助你才能留住问题,谁最能有可能帮你把问题维持下来?uu如果要让问题更糟糕,你要怎
7、么做?uu如果你想把问题搞得更糟,谁可以帮助你?第14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假设性提问uu4,针对未来的提问:针对未来的提问:uu保留一些问题会不会有好处,如果可能的话,你打算保留多少。uu你决定要维持问题多久。假如你需要问题时你怎么让它回来?uu假如你好了,但仍要父母看到症状该怎么办?我怎么知道症状是真实的还是你刻意表现的。第15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前馈提问uu会不会突然有一天,你的问题不在被认为是问题?uu如果这个问题消失了,你还需要有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有是什么?uu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你的问题,你还愿意治疗它吗?uu如果问题突然消失了,你会不会不习惯,要多久你才会适应
8、没有问题的生活?第16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循环提问 uu1,对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的模式和变对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的模式和变化提问。化提问。uu2,把问题的关系特征从固化描述为,把问题的关系特征从固化描述为流动。流动。uu3,问题描述,问题描述-索解的提问。索解的提问。uu4,行为者,行为者-受害者转换提问。受害者转换提问。第17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循环提问uu被问者会从旁观者的态度去描述另外被问者会从旁观者的态度去描述另外两人的关系,而被描述者却能得到一两人的关系,而被描述者却能得到一个不同于他们内心的解释,看到在另个不同于他们内心的解释,看到在另一人的眼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9、一人的眼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与他们自身的感觉不同。的与他们自身的感觉不同。第18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循环提问uu被描述出来的差异包含了极大的信息,被描述出来的差异包含了极大的信息,扰动了他们对彼此关系的固守态度。扰动了他们对彼此关系的固守态度。uu转换当事人的视觉,让他看到多种转换当事人的视觉,让他看到多种可能性,并让家庭内部形成一种沟可能性,并让家庭内部形成一种沟通。通。第19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循环提问uu问母亲:“你怎样看你儿子与父亲的关系?,谁能猜到你有这样的看法”uu“你猜你的太太会怎样来看你和儿子的关系?uu“孩子,如果你给父母的关系打一个分,谁能猜到你会
10、打几分?”uu“如果妈妈说父亲要对问题负责,你心里不这样看,父亲能猜到吗?第20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循环提问uu问儿子:如果妈妈喜欢你在家陪她,你有了这个问题,就真的可以在家陪她了,你觉得妈妈内心会感激你吗?uu问父亲:如果有人说孩子有问题后,你们夫妻不争吵了,更亲密了,你猜儿子听见这样的话会好受一些吗?uu问母亲:如果有一天儿子问题好了,你们夫妻有回到原来的样子,儿子会不会又病了。第21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对问题提问uu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是问题?uu这个行为你也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现在觉得是问题?uu把它看成问题前和后,你的生活态度有不一样吗?第22页,讲稿共32张,创作
11、于星期日对问题提问uu如果问题有一个原因,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uu有人不认为这是问题吗?有人比你更着急吗?uu谁最认为是问题,谁最不认为是问题?uu有例外吗?有一段时间问题没有了?第23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对问题提问uu如果有例外,能告诉我那段时间你在做什么吗?uu如果问题有一个变化的规律,会是什么呢?uu有没有一段时间,你觉得问题并不那么坏?第24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解决问题的提问uu你能告诉我问题里面那些你可以勉强接受,那些是你难以容忍的?uu问题没有发生前和后,那些关系或事物因它改变吗?uu那些改变是你不喜欢的,那些改变又让你求之不得?第25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
12、期日解决问题的提问uu如果一定要说问题还是有一些好处,那么最大的好处是什么?uu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你的问题,你还会为它痛苦吗?uu假如你身边的人都有一样的问题,你还会烦恼吗?第26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解决问题的提问uu假如你的好朋友认为你有问题比没问题更好,你能理解他吗?uu如果问题跟人、场景有关,你愿意让我知道吗?uu假如你说的人、场景变了,你的问题就会消失吗?uu如果问题一辈子都好不了,你会一辈子如此生活吗?第27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对变化的提问uu问题有一天会自动消失吗?如果会,可能是多久?uu如果发生了奇迹,问题突然消失了,你怎么知道?uu如果问题变好,什么事情可以促
13、进它呢?uu如果想让问题更糟,怎么做才能让问题更坏?第28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对变化的提问uu如果你还需要问题,怎么做才能留住它?uu如果问题好了,你不想让家人知道,他们会自己看出了吗?uu问题不存在了,你不想让人知道你会怎么做?第29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对变化的提问uu如果家人说,你有问题就可以在家,你愿意有问题吗?uu如果问题好了,你还是不快乐,那怎么解释呢?uu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是什么呢?第30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治疗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与医学思维的区别uu医学模式:注意症状-找到缺陷与障碍-对成因关注-直线因果关系-形成病因说-责任判断-去情景化-专业诊断-给予治疗与指导-观察症状的改善来判定疗效。uu心理模式:软化疾病观念-将个性特征引入行为序列-再度情景化-用系统构架寻找症状意义-索引病人的责任和获益-解释循环因果-对未来假设-尝试新的选择-揭示家庭资源与更多的机会。第31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感谢大家观看第32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