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设计精选PPT.ppt
《药物制剂设计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制剂设计精选PPT.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药物制剂设计第1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2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n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是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是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及药物的理化性质,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及药物的理化性质,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选择合适的辅料、制备工艺,筛药物剂型。选择合适的辅料、制备工艺,筛选制剂的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确定包装,选制剂的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确定包装,最终形成适合于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最终形成适合于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第2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3药物制剂设计包括以下内容:药物制剂设计包括以下内容:n处方前研究工作:处方前研究工作:对药物的理化性质
2、、药理学、药动对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学、药动学等有一个全面认识。学等有一个全面认识。n选择合适的剂型:选择合适的剂型: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治疗需要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治疗需要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n选择合适的辅料或添加剂。选择合适的辅料或添加剂。n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第3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4 第二节第二节 制剂设计的基础制剂设计的基础n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n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n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n制剂的评价和生物利用度制剂的评价和生物利用度第4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5一一 给药
3、途径和剂型的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一)临床用药的目的及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一)临床用药的目的及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n疾病的种类和特点疾病的种类和特点n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n不同的用药部位不同的用药部位n对吸收快慢要求的不同对吸收快慢要求的不同对制剂有不同对制剂有不同的要求的要求第5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61 1 口服给药的要求:口服给药的要求:n胃肠道吸收良好:胃肠道吸收良好:即良好的崩解、分散、溶出性能和吸收即良好的崩解、分散、溶出性能和吸收n避免对胃肠道刺激避免对胃肠道刺激n克服克服首过效应首过效应n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如芳香气味、味觉、大小及给
4、药如芳香气味、味觉、大小及给药方法。方法。n适于特殊人群:适于特殊人群:老人和儿童常有吞咽困难,选择液体剂型或老人和儿童常有吞咽困难,选择液体剂型或易于吞咽的小体积剂型。易于吞咽的小体积剂型。第6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72 2 注射给药的要求注射给药的要求n根据药物性质与临床要求选用溶液型、混悬型、根据药物性质与临床要求选用溶液型、混悬型、乳剂。乳剂。n无菌、无热原,刺激性小。无菌、无热原,刺激性小。n需长期注射给药时可采用缓释注射剂。需长期注射给药时可采用缓释注射剂。n对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冻干粉针或无菌粉对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冻干粉针或无菌粉末。末。第7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
5、星期三8n皮肤给药的制剂应与皮肤有良好的亲和性、铺展性或粘皮肤给药的制剂应与皮肤有良好的亲和性、铺展性或粘着性,在治疗期间内不因皮肤的伸缩、外界因素的影响着性,在治疗期间内不因皮肤的伸缩、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衣物摩擦而脱落,同时无明显皮肤刺激性、不影响以及衣物摩擦而脱落,同时无明显皮肤刺激性、不影响人体汗腺、皮脂腺的正常分泌及毛孔正常功能。人体汗腺、皮脂腺的正常分泌及毛孔正常功能。n按用药部位和目的选择适宜的剂型。适合于腔道给药的按用药部位和目的选择适宜的剂型。适合于腔道给药的剂型,一般要容量小、剂量小、刺激性小。剂型,一般要容量小、剂量小、刺激性小。3.3.皮肤或粘膜部位给药皮肤或粘膜部位给药
6、第8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9(二)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给药途径和(二)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给药途径和 剂型的确定剂型的确定n药物理化性质是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要药物理化性质是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素之一。n把握药物的理化性质把握药物的理化性质n在进行药物制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理在进行药物制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理化性质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溶解度化性质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溶解度和稳定性。和稳定性。找出制剂研发的重点找出制剂研发的重点选择适宜的剂型、辅料、制剂技术或工艺选择适宜的剂型、辅料、制剂技术或工艺第9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0n对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可以制成各种固体对于易溶于水
7、的药物,可以制成各种固体或液体剂型,适合于各种给药途径。或液体剂型,适合于各种给药途径。n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易制成溶液剂。更不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易制成溶液剂。更不适合制成注射给药剂型,但给与一定条件适合制成注射给药剂型,但给与一定条件时,也可制成溶液剂(包括注射剂),但时,也可制成溶液剂(包括注射剂),但必须注意药物的重新析出,防止由此带来必须注意药物的重新析出,防止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的不良反应。1.1.溶解度溶解度第10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1n外界因素(如空气、光、热、氧化、金属外界因素(如空气、光、热、氧化、金属离子等)的作用,使药物常常发生分解,离子等)的作用,使药物常常发
8、生分解,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未知的毒性物质。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未知的毒性物质。n进行剂型设计时,必须将稳定性作为考察进行剂型设计时,必须将稳定性作为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的主要内容之一。n稳定性较差的药物,可以选择比较稳定的稳定性较差的药物,可以选择比较稳定的剂型,如固体剂型或加隔离层,薄膜衣片剂型,如固体剂型或加隔离层,薄膜衣片可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分解。可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分解。2.2.稳定性稳定性第11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2二、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二、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n良好的制剂设计应提高或不影响药物的药理活良好的制剂设计应提高或不影响药物的药理活性,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毒副
9、作用或其他不良性,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毒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兼备质量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反应,兼备质量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优势。n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12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3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安全性:安全性:药物制剂的设计应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药物制剂的设计应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刺激性和毒副作用。降低刺激性和毒副作用。有有效效性性:药药物物的的有有效效性性不不仅仅与与给给药药途途径径有有关关,也也与与剂型和剂量有关。剂型和剂量有关。
10、可控性:可控性:体现在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与重复性。体现在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与重复性。稳定性:稳定性: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顺应性:顺应性:指病人与医护人员对所用药物的接受程度。指病人与医护人员对所用药物的接受程度。第13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4n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是决定药理作用强弱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是决定药理作用强弱快慢的主要因素之一。快慢的主要因素之一。n药物的吸收除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外,还跟剂药物的吸收除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外,还跟剂型的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型的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n不同剂型在体内的过程不同,吸收程度与速不同剂型在体内的过程
11、不同,吸收程度与速度也不同。度也不同。三三 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第14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5(一)固体制剂与药物吸收:(一)固体制剂与药物吸收:n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主要受药物的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主要受药物的溶出过程及跨膜转运过程的限制。溶出过程及跨膜转运过程的限制。n药物跨膜转运吸收跟药物的分子量、脂药物跨膜转运吸收跟药物的分子量、脂/水水溶性、药物的浓度等有关。溶性、药物的浓度等有关。n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分子量)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分子量),影响药物的溶出,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影响药物的溶出,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第15页,讲
12、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6n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固体剂型,其溶出与吸收也有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固体剂型,其溶出与吸收也有很大的差异。很大的差异。n速释技术以及制剂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速释技术以及制剂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药物的崩解或溶出,使吸收加快,吸收量增加。了药物的崩解或溶出,使吸收加快,吸收量增加。n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溶出还受处方组成或添加剂的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溶出还受处方组成或添加剂的影响。影响。第16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7(二)液体制剂与药物吸收(二)液体制剂与药物吸收n溶液型制剂没有溶出过程,吸收较快溶液型制剂没有溶出过程,吸收较快n混悬型与乳剂存在溶出过程,粒子
13、越小,溶混悬型与乳剂存在溶出过程,粒子越小,溶出越快,吸收也越快。出越快,吸收也越快。n液体制剂的黏度影响药物吸收。液体制剂的黏度影响药物吸收。n眼用制剂则黏度增高,吸收增多。眼用制剂则黏度增高,吸收增多。第17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18(三)皮肤、粘膜给药制剂与吸收。(三)皮肤、粘膜给药制剂与吸收。n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被动扩散与药物的脂溶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被动扩散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密切联系。性有密切联系。n分子量大,扩散阻力大,扩散速率慢,分子量大,扩散阻力大,扩散速率慢,1000,1000,考虑加促透剂考虑加促透剂n不同粘膜吸收速率不一样。不同粘膜吸收速率不一样。第18页,讲稿共45张,
14、创作于星期三19四、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四、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 对制剂评价的目的在于其应用于临床后尽可对制剂评价的目的在于其应用于临床后尽可能地发挥疗效,降低毒性。能地发挥疗效,降低毒性。1.1.毒理学评价毒理学评价 n包括急、慢毒性,有时还要进行致畸、致突变等试验。包括急、慢毒性,有时还要进行致畸、致突变等试验。n对于局部用药的制剂必须进行刺激性试验,对于全身用药的对于局部用药的制剂必须进行刺激性试验,对于全身用药的大输液,除进行刺激性试验外,还要进行过敏试验、溶血试大输液,除进行刺激性试验外,还要进行过敏试验、溶血试验及热原检查。验及热原检查。第19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20
15、2.2.药效学评价药效学评价n根据新制剂的适应症进行相应的药理学评价,根据新制剂的适应症进行相应的药理学评价,以证明该制剂有效。以证明该制剂有效。n临床前研究要求在动物体内进行,已上市的临床前研究要求在动物体内进行,已上市的原料药可用资料代替。原料药可用资料代替。第20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213.3.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n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是药物制剂评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是药物制剂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价的一个重要方面。n一般单纯改变剂型的制剂不要求进行临床实一般单纯改变剂型的制剂不要求进行临床实验,但要求进行新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验,但要求进行
16、新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试验。物等效性试验。n对于控缓释制剂,药典规定应在临床前进行对于控缓释制剂,药典规定应在临床前进行动物体内与普通制剂单次和多次给药的比较。动物体内与普通制剂单次和多次给药的比较。第21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22第三节第三节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n一个药物从合成到最后上市,大致经历:一个药物从合成到最后上市,大致经历:药理活药理活性的筛选;性的筛选;初步药理学及分析方法研究;初步药理学及分析方法研究;处方前工作;处方前工作;处处方与制备工艺研究;方与制备工艺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申报工作。申报工作。n其中处方前工作在整个研制过程
17、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处方前工作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任务和要求一、任务和要求第22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23处方前工作的主要任务:处方前工作的主要任务:获取新药的相关理化参数;获取新药的相关理化参数;测定其动力学特征;测定其动力学特征;测定与处方有关的物理性质;测定与处方有关的物理性质;测定新药物与普通辅料间的相互作用。测定新药物与普通辅料间的相互作用。第23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三24二、文献检索二、文献检索n1 1、光盘检索:、光盘检索:CACA、IPAIPA、MedlineMedline、Drug&PharmacologyDrug&Pharmacology、中国
1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等。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等。n2 2、网络检索:、网络检索:MedlineMedline、RxlistRxlist、griffingriffin、pharmacypharmacy、US patentUS patent、FDAFDA、中国生物科技期刊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科技期刊库、万方数据库、CPACPA等等 n3 3、期刊检索:、期刊检索:J Pharm Sci,Pharm Res,DDIP,J Contr Rel,Int J Pharm Sci,Pharm Res,DDIP,J Contr Rel,Int 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制剂 设计 精选 PPT
限制150内